做好“创新”代言人
- 来源: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创新,孙佑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5-09 09:17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南校学生孙佑浩小吉
一接到要接受记者采访的消息,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以下简称枣庄八中)南校学生孙佑浩便忙活起来:搜集资料,记下自己想说的话,并一次次请老师修改,直到满意为止;担心照片不符要求,又匆匆跑去照相馆照了一大堆风格迥异的照片,还不忘提醒记者:上封面时记得把我“P(S)”帅气些……
这个带着黑框眼镜、头脑中不断闪烁着新奇古怪念头、做起事来风风火火的水瓶座男孩,在同学眼中是乐观、幽默的“孙院长”,在老师眼中是办事能力强的好学生。但他心里清楚,自己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践行心中的梦想———通过科技创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让车轮更方便
2009年,迈入中学大门的孙佑浩邂逅科技创新的序幕缓缓拉开。他第一次尝试动手制作的FLASH动画《观察战机》,一亮相便获得了山东省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三等奖,这次的成功让他尝到了科技创新的甜头,他也因此成了学校里的“电脑小专家”。
初二时的一天,孙佑浩骑电动车去奶奶家,走到半道时,电动车的前后轮都扎带了,不仅骑不了,推着走也很费劲,无奈只得请修车师傅帮忙。当时孙佑浩就想,如果有一种能让车子扎带后接着骑行的工具就好了。
带着这种想法,孙佑浩改装了儿时的旱冰鞋,通过不断设计、完善,并多次实地检测,在学校创新办贺主任的帮助下,《车轮辅助器》成功出炉,还申请了国家专利。“现在市面上的一些辅助器,大多都是根据我的作品改造而成的呢!”孙佑浩略带得意地说,“《车轮辅助器》开启了我的科技创新之路。”
让行车更安全
年少的时光短暂而美好,2012年9月,孙佑浩来到他期待已久的“创新王国”———枣庄八中南校。在加入学校的创新社团后,随着时间的历练,他的视野逐渐开阔,科技创新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和锻炼,创意点子越来越多,思路也更成熟、周密。
一次外出骑行时,孙佑浩发现,目前道路弯道处一般用凸面镜提醒驾驶员。由于凸面镜成像较小,信号不明显,且会因灰尘或雨水的“光顾”而显示不清晰,以致经常引发交通事故。
如果能在路口安装一个警示灯就好了,当车辆从弯道的另一侧驶入时,警示灯能根据来车的距离给出不同的信号,这样就可以随时了解对面不可视区域的路况信息,增强了行车的安全性。孙佑浩把想法跟科技辅导老师田家亮和沈晓彬交流,两位老师耐心细致地提出了多种方案,经过商议,最终决定采用智能控制的信号灯方案。
信号灯外形与普通交通信号灯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装有红绿两种颜色的灯珠:绿色灯长亮表示对面来车距离较远;红绿灯交替闪烁表示对面来车距离较近,需谨慎驾驶;红灯闪烁表示对面来车已到达路口,要减速让行。
“购买红绿色灯(类似于二极管)的灯珠时,我找遍了城内的每一家灯具店、五金店,历经‘千辛万苦’,才在制作灯箱的地方找到了这样的小灯珠。”谈起制作的经历,孙佑浩表现出一种释然。
为了做好灯板,孙佑浩买来两个圆形灯,把里面原装的LED灯珠拆下来,换上红绿色灯珠,接上电阻、连好导线,信号灯就做成了。在田老师的指导下,他又制作了模拟弯道场地,并画出图纸和三视图,亲自动手切割木板,安装好场地及灯架。经过反复调试和实验,终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付出总有回报。不久,孙佑浩凭借《智能弯道信号控制系统》拿下第二十八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和第三届全国校园发明创意大赛一等奖。
让创新更简单
不知不觉中,孙佑浩已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走了5年。“在初中、高中两个人生的重要阶段,我的创新素养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一步步提升,我衷心地感谢支持、关爱和帮助我的老师们。”孙佑浩推推眼镜,“不过,最要感谢的是学校的支持。学校及团委庞忠义、张兆明两位书记一直致力于把发展科技创新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还专门成立了创新研究院。”
谈起创新研究院,孙佑浩仿佛有聊不完的话题。作为枣庄八中青少年科技教育和活动基地,它以在校中小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以省内科普实验基地(学校类、科研院所类)为阵地,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引导和教育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提高综合自身科技素质。由于出色的表现和为学校做的贡献,在研究院成立之初,孙佑浩被同学们推选为院长,负责研究院的运作和科技创新工作。
在孙佑浩的精心策划下,创新研究院的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不仅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创新大赛,而且设有计算机技术指导、航模制作等特色课程,由学校科技教师授课辅导,制作出优秀作品参加竞赛。
针对数码爱好者,孙佑浩还积极为他们提供交流探讨平台,定期组织学生和外界爱好者交流。谈起举办这些活动的初衷时,孙佑浩说:“我希望那些像我一样爱思考、爱发明的同学认识到,发明很简单,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其中。”
2013年,在学校和团委的统一要求部署下,孙佑浩组织创新研究院成员参加了枣庄市第四届中小学生“小哥白尼”杯实践与创新技能大赛,这是他新官上任的“一把火”。在这次大赛中,他不仅带领团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自己的三个作品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我印象中最深的一次比赛是第三届全国校园发明创意大赛,因为这次比赛全部由创新研究院完成作品制作。参加这次比赛时正巧赶上了市里的比赛,我和创新研究院的几位院长和顾问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在两个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回望昨日,孙佑浩坦言,自己也曾怀疑过当初走上科技创新道路的决定,展望未来,现在的他已经多了一份坚定,励志要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记者采访孙佑浩时,正是各地创新大赛积极申报的时间,各种工作安排已使他忙得不可开交,但作为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代言人”,只要有一点闲暇时光,他都会主动联系记者,畅谈自己的创新历程。
随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坚信,“孙院长”一定能够实现梦想、改变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