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给中国政治带进来“枪杆子”理论的是袁世凯。通过对枪杆子的掌握运用,满清王朝不得不接纳他,辛亥革命也不得不接纳他。然而,青出于蓝的当属蒋介石。他登上中国政治舞台,首先利用了鲍罗廷提供的机遇,其次便是手中的枪杆子。
蒋介石精神底蕴
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蒋介石所向无敌。
他通过辞职、下野、收买、驱逐、行刺、战争等手段,使众多对手如多米诺骨牌一般纷纷倒地。他赶走许崇智,软禁胡汉民,孤立唐生智,枪毙邓演达,刺杀汪精卫,用大炮和机关枪打垮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用官爵和“袁大头”买通石友三、韩复榘、余汉谋。
中国政治舞台上从古到今那十八般武艺,他样样精通。原本不太拿这个奉化人当回事的众多风云人物,纷纷被他挑滑车一般弄翻在地。
从主观因素说,他们忽视了这个人的精神底蕴。
蒋介石到日本振武学校学习时,每次洗了脸,官长就带他到马厩去擦马。等到马擦完了之后,再将它牵到厩外雪地里马槽去饮水和喂料。直到马喂好了。才能回营房去吃早饭。到了傍晚,要同样到马厩去擦马一次,然后才吃晚饭,蒋介石就这样咬着牙齿坚持着。
大雪纷扬,天气寒冷,蒋介石也像不少日本人那样,用雪擦身和洗冷水澡。蒋介石认为,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身体开始强健起来。他自己说道:“好的身体,天生我的只有三分,其余七分全靠锻炼。”任务繁重、卑微,人不如马,蒋介石在耻辱中磨炼自身意志,以苦作乐。
不爱钱,不怕死,是蒋介石不离口的军人信条。
苏联军事顾问契列潘诺夫在其回忆录中,这样描写蒋介石:“在军事工作人员中,他与我们关系最密切。懂政治,自尊心强得可怕。读日文版的拿破仑著作……能很快做出决定,但经常考虑欠周。于是又改变主意。倔强,喜欢固执己见。他在政治进步中,应该会走到合乎逻辑的极点。”
这是共产党人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对手。
蒋介石碰到真对手
自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蒋介石在大陆统治22年零5天,三次上台三次下野。可谓“三上三下”,回回依靠枪杆子起死回生。
第三次是毛泽东让他下台。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在南京总统官邸宣布“引退”,真是流水落花春去也。
毛泽东不是蒋介石面对的第一位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之前,蒋介石用法庭审判了陈独秀,用死亡压垮了向忠发,用子弹击倒了瞿秋白。对付这三个共产党的第一把手,他甚至不用亲自出马,部下们就把审讯陈独秀的记录,枪毙向忠发、瞿秋白的照片,规规矩矩放到了他案头。
使蒋介石真正认识毛泽东的,是他发动的对中央苏区的五次“围剿”和举世震惊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他最终也是通过朱毛红军对枪杆子的运用,认识了毛泽东。
对手之间本不用互相尊重。蒋介石从第一次“围剿”起,便以5万大洋悬赏毛泽东的人头。毛泽东1934年7月在江西苏区写的《目前时局与红军抗日先遣队》一文,也嬉笑怒骂道:“试问蒋介石这个蠢货懂什么?”
对手之间又是相互礼待的。蒋不得不于1945年,在重庆恭敬地请毛泽东吃饭,还举杯互祝健康。
悬赏了毛泽东人头的蒋介石,1945年抗战胜利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讨“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两次留毛泽东下榻于自己的林园官邸。毛泽东虽然烟瘾很大,一天能吸几十支,但在得知蒋不抽烟后,只要有他当年骂为“蠢货”的蒋介石在场,便一口烟也不吸。即使连续会谈达四个小时之久,也是如此。以后,他对任何政要皆无这种特殊的礼遇。
遇上了毛泽东,蒋介石便也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共产党人。
(刘思琪荐自《特别关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