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启动智慧城市建设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城市,建设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4-13 13:21
上海将在两年内成为国家云计算应用示范中心,扶持一批云计算相关的重点企业,建成一系列云计算示范工程。
去年,上海市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为2108.11亿元,同比增长20.2%,GDP占比5.2%,经济贡献不断提升,规模以上信息服务企业达3800家,企业实力显著增强。在此基础之上,上海市将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培育发展数字内容服务产业,优化提升信息传输服务产业。同时重点发展包括软件产业、金融信息服务业、航运信息服务业、网络视听、数字出版、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产业领域。
在这种背景下,由本报主办,万达信息公司与IBM联合承办的关于智慧城市的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来自于上海市政协、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科委、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上海市医保信息中心的主管领导,以及IBM公司、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的业界专家在基于上海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之上,围绕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发展、医疗健康和社会保障领域智慧化进程等议题,展开了积极的交流和探讨。
良好的基础
在会议中,上海市相关官员透露说,在优厚的政策支持下,上海市已先行在物联网领域进行诸多探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技术研发方面,上海市承担与物联网相关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0余项。在无线传感网工程化、实用化关键技术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制定国内首个城轨反恐技防上海地方标准,并代表我国参加国际传感网标准工作组。
作为国内信息产品制造的重要基地,上海正在积极布局物联网领域的多项产业化进程,其技术已在机场、安全、世博园区“电子围栏”等项目领域中得以成功应用。在环境监测、物联网应用示范、物流管理、智能安防、智能交通、医疗、智能电网、楼宇节能管理、世博园区、精准控制农业等领域,上海已拥有应用示范项目的丰富积累。
依托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上海将在数字医疗、智能交通、电子政务领域的云计算应用项目陆续启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在论坛上表示,上海将力争在两年内实现在基础设施、平台系统、方案解决、应用示范和服务模式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成为国家云计算应用示范中心,扶持和集聚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占领技术高端、商业模式领先的云计算研发和服务重点企业,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空间布局,建成系列云计算示范工程。
智慧化围绕民生
看病难、看病贵等人们反映强烈的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隐患。2009年4月,新医改方案出台,信息化作为其中一大支柱,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为基础,支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及覆盖全民的基本医药卫生制度,以便让百姓得实惠,让医务人员受鼓舞,让监管人员易掌握。
上海市在医疗信息化方面已经有多年的实践经验。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高解春,和医保信息中心主任高臻耀分别对未来上海医疗信息化如何发展,以及如何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保障,做了精彩发言。
智慧的医疗和健康管理将以人为主线,建立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整合区域内医药卫生业务机构、管理机构的信息资源,实现区域内卫生信息全方位的互联互通。以此为基础,为居民提供最优化的服务实践以及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为一体的服务,并建立创新型的业务管理和服务模式。
在智慧医疗的支持下,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可以跟随个人流动在不同地域不同级别的医疗和医护机构,医生可以方便地调阅患者的全程健康档案信息,获得患者的药物过敏史、治疗警示等信息。通过智能终端,个人可便捷的进行门诊预约、远程会诊等服务,并在异地就医时轻松办理结算,而且个人智能终端能根据健康档案的记录实时提醒不正确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社会保障的智慧化必须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实现对居民进行全程化、动态化的实时跟踪和管理、实现社会保障信息的共享,从而最终实现对居民“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受益一生”。
在智慧的社保支持下,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就业保障、住房保障等多领域联通,个人可享受覆盖一生的社保服务。多城市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异地社保轻松实现,通过个人智能终端,一站式完成多种手续办理。
联手共创典范工程
“智慧城市”的概念自提出以来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目前业界对“城市智慧化”较通用的定义是:以城市可持续发展、满足民生需求为核心,将物联网、传感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城市运行管理相结合,通过各领域智能化应用、充分的信息整合与互联、各方面的协同运作,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运作效率,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城市的智慧化,首先需要城市高层的大力支持与重视,把城市智慧化作为“低碳”、“绿色”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作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发展高端服务业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以标准制定与智慧化应用推广为主要方向,占领物联网时代的制高点。
城市的智慧化,需要总集成能力强、行业覆盖面广的应用服务提供商,如万达信息,不仅在城市信息化各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具有成熟领先的城市信息化整体以及行业性的解决方案,而且对城市智慧化有着深入、独到的理解。城市的智慧化需要通过集成商来进行传感网、信息化等各类技术与产品的整合;需要通过应用软件提供商对感知的信息进行软件加工构建城市建设管理、城市交通、现代物流、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环境监控、公共服务、居家生活等领域的创新性应用;需要通过服务提供商,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形成新的创新性服务。可以说,城市信息化领域的软件与服务提供商,是城市智慧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万达信息在以公共事务为核心的城市信息化领域已有15年的行业积累,在上海地区成功实施了社会保障、区域卫生、企业服务、阳光政务等领域多个特大城市复杂信息化项目,并先后在北京、浙江、江苏、四川、广东等地承担了城市信息化领域多个重大项目实施工作,全面涉足了智慧城市基础信息建设。
IBM在推动“智慧城市”理念在国内城市落地的同时,看好万达信息在公共事务软件开发和服务领域丰富的成功经验,与其携手成为“智慧城市”的战略合作伙伴。万达信息在多个重要城市已建成实施的大型信息化项目均属于国内同类型系统之最,技术水平达到或超过了国际标准。现在,万达信息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民航交通、物流运输、市场监管、政府办事等城市运行各环节的智慧化应用与新兴的“物联网”发展相结合,解决方案覆盖了百姓生活和政府职能的诸多重要方面,完整地构筑了一幅“智慧城市最佳实践”的蓝图。
在应用为王的物联网新发展阶段,IBM和万达强强联合,将成为共创智慧城市的最佳示范。
……
去年,上海市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为2108.11亿元,同比增长20.2%,GDP占比5.2%,经济贡献不断提升,规模以上信息服务企业达3800家,企业实力显著增强。在此基础之上,上海市将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培育发展数字内容服务产业,优化提升信息传输服务产业。同时重点发展包括软件产业、金融信息服务业、航运信息服务业、网络视听、数字出版、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产业领域。
在这种背景下,由本报主办,万达信息公司与IBM联合承办的关于智慧城市的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来自于上海市政协、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科委、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上海市医保信息中心的主管领导,以及IBM公司、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的业界专家在基于上海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之上,围绕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发展、医疗健康和社会保障领域智慧化进程等议题,展开了积极的交流和探讨。
良好的基础
在会议中,上海市相关官员透露说,在优厚的政策支持下,上海市已先行在物联网领域进行诸多探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技术研发方面,上海市承担与物联网相关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0余项。在无线传感网工程化、实用化关键技术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制定国内首个城轨反恐技防上海地方标准,并代表我国参加国际传感网标准工作组。
作为国内信息产品制造的重要基地,上海正在积极布局物联网领域的多项产业化进程,其技术已在机场、安全、世博园区“电子围栏”等项目领域中得以成功应用。在环境监测、物联网应用示范、物流管理、智能安防、智能交通、医疗、智能电网、楼宇节能管理、世博园区、精准控制农业等领域,上海已拥有应用示范项目的丰富积累。
依托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上海将在数字医疗、智能交通、电子政务领域的云计算应用项目陆续启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在论坛上表示,上海将力争在两年内实现在基础设施、平台系统、方案解决、应用示范和服务模式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成为国家云计算应用示范中心,扶持和集聚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占领技术高端、商业模式领先的云计算研发和服务重点企业,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空间布局,建成系列云计算示范工程。
智慧化围绕民生
看病难、看病贵等人们反映强烈的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隐患。2009年4月,新医改方案出台,信息化作为其中一大支柱,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为基础,支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及覆盖全民的基本医药卫生制度,以便让百姓得实惠,让医务人员受鼓舞,让监管人员易掌握。
上海市在医疗信息化方面已经有多年的实践经验。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高解春,和医保信息中心主任高臻耀分别对未来上海医疗信息化如何发展,以及如何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保障,做了精彩发言。
智慧的医疗和健康管理将以人为主线,建立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整合区域内医药卫生业务机构、管理机构的信息资源,实现区域内卫生信息全方位的互联互通。以此为基础,为居民提供最优化的服务实践以及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为一体的服务,并建立创新型的业务管理和服务模式。
在智慧医疗的支持下,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可以跟随个人流动在不同地域不同级别的医疗和医护机构,医生可以方便地调阅患者的全程健康档案信息,获得患者的药物过敏史、治疗警示等信息。通过智能终端,个人可便捷的进行门诊预约、远程会诊等服务,并在异地就医时轻松办理结算,而且个人智能终端能根据健康档案的记录实时提醒不正确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社会保障的智慧化必须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实现对居民进行全程化、动态化的实时跟踪和管理、实现社会保障信息的共享,从而最终实现对居民“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受益一生”。
在智慧的社保支持下,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就业保障、住房保障等多领域联通,个人可享受覆盖一生的社保服务。多城市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异地社保轻松实现,通过个人智能终端,一站式完成多种手续办理。
联手共创典范工程
“智慧城市”的概念自提出以来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目前业界对“城市智慧化”较通用的定义是:以城市可持续发展、满足民生需求为核心,将物联网、传感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城市运行管理相结合,通过各领域智能化应用、充分的信息整合与互联、各方面的协同运作,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运作效率,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城市的智慧化,首先需要城市高层的大力支持与重视,把城市智慧化作为“低碳”、“绿色”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作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发展高端服务业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以标准制定与智慧化应用推广为主要方向,占领物联网时代的制高点。
城市的智慧化,需要总集成能力强、行业覆盖面广的应用服务提供商,如万达信息,不仅在城市信息化各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具有成熟领先的城市信息化整体以及行业性的解决方案,而且对城市智慧化有着深入、独到的理解。城市的智慧化需要通过集成商来进行传感网、信息化等各类技术与产品的整合;需要通过应用软件提供商对感知的信息进行软件加工构建城市建设管理、城市交通、现代物流、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环境监控、公共服务、居家生活等领域的创新性应用;需要通过服务提供商,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形成新的创新性服务。可以说,城市信息化领域的软件与服务提供商,是城市智慧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万达信息在以公共事务为核心的城市信息化领域已有15年的行业积累,在上海地区成功实施了社会保障、区域卫生、企业服务、阳光政务等领域多个特大城市复杂信息化项目,并先后在北京、浙江、江苏、四川、广东等地承担了城市信息化领域多个重大项目实施工作,全面涉足了智慧城市基础信息建设。
IBM在推动“智慧城市”理念在国内城市落地的同时,看好万达信息在公共事务软件开发和服务领域丰富的成功经验,与其携手成为“智慧城市”的战略合作伙伴。万达信息在多个重要城市已建成实施的大型信息化项目均属于国内同类型系统之最,技术水平达到或超过了国际标准。现在,万达信息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民航交通、物流运输、市场监管、政府办事等城市运行各环节的智慧化应用与新兴的“物联网”发展相结合,解决方案覆盖了百姓生活和政府职能的诸多重要方面,完整地构筑了一幅“智慧城市最佳实践”的蓝图。
在应用为王的物联网新发展阶段,IBM和万达强强联合,将成为共创智慧城市的最佳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