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亚太区域一体化的竞赛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贸易,投资协议,战略
  • 发布时间:2014-08-01 08:01

  一、简介

  在高端平台谈判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起始于小范围协议,但却有很大的政策含义。TPP实质上是加强了亚洲与美国的联系,创建了一个进行国际贸易与投资的新模板,而且可能促成亚太地区建立综合性的自由贸易区。

  前一个主要的多边贸易协定签订至今已接近20年,贸易规则的发展已经逐渐从全球性向双边和区域协定转变。到2000年时,亚太经济合作论坛的成员方达成6项贸易协定,如今已达成47项贸易协定,还有更多的正在谈判当中。“志趣相投”的合作团体更可能达成互惠协议,消除对立局面。WTO的报道称在推动世界各地经济发展当中,已达成319项这样的协定。在贸易与投资规则上的进步能防止现存协定的滑坡,而且会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到目前为止,区域谈判为促进这样的进步提供了最佳选择。

  如果TPP能成功,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经济地区的有竞争力的产业都将受益,贸易水平将会有大幅提升。在巩固现有贸易协定的基础上,TPP会成为一种新的模型。

  TPP是形成贸易协定的跨太平洋路径的关键一步,此路径已经包含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P4),即文莱、智利、新西兰和新加坡之间的贸易协定,以及众多的跨太平洋双边协定。[1]与之相平行的亚洲路径包含东盟国家间达成的协定,中、日、韩间的谈判,以及泛亚自由贸易协定的建议。跨太平洋路径和亚洲路径相互促进,TPP受之前亚洲协定的推动,而且会促使中、日、韩达成新的投资协议,成为自由贸易谈判的开端。

  自由贸易协定通常会有地缘政治目标,亚太路径也不例外。在几年前以美国为主导的TPP出现,在现在被认为是美国在亚洲地区重新确立战略地位的举措。旨在促进东南亚经济同盟的亚洲协定提升了东北亚国家的政治关系,也为新兴市场国家中国重新确立了地位。

  不论在政治上会取得怎样的优势,两种路径在经济上更具有建设性的意义。TPP和亚洲路径不是零和博弈,而是一项巨大的正和工程,所有参与方都会获得实质性的利益。同时,它们也是一项动态过程,例如自由化的竞争过程也会促使亚太地区甚至全球贸易达成更进一步的规则。可以确定的是,不同国家的利益在许多细节方面是有偏离的。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更关注商品贸易的自由化,以及对敏感性产品达成的广泛的免责条款。而发达国家更青睐综合性的自由化,处理影响它们领导性产业地位的新问题。但重要的是,这种偏离主要是影响对做大蛋糕之后的分享问题。[2]

  二、两方模板的竞赛

  美国和中国的经济总量庞大,相对于在未来贸易体系中所占的关键地位来说,小范围的区域贸易协定并不会立即起到效果。跨太平洋和亚洲模板之间的竞争是组织未来合作关系的竞争,而不是相互间经济福利的竞争。从经济视角来说,如果将区域分裂,任何一方团体的国家都不会受益,但每个国家都会从改善它们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部门的贸易条件中获利。两个路径在战略博弈中是可变化的,不过在通向巨大的正和结果当中会“各执己见”。

  下面对比一下两方路径模板。据最新进展,美国与东盟的贸易协定已达成最终削减关税90%和96%的最惠国待遇水平,亚洲协定进展稍缓,仍有许多异常项目未达成一致意见。在减少非关税壁垒方面,两方路径模板也存在显著差异。在美国与东盟的协定当中,关于竞争、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国有企业和劳动力方面比亚洲协定更进一步。同样,亚洲协定也在一些方面比美国与东盟的协定更具优势,包括争端解决机制与合作方面。

  如何解释这些差异?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亚洲模板主要是新兴市场国家间的谈判,这些国家在制造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商品的市场准入规则。而美国模板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要求,谈判主要集中于服务、投资、知识产权等方面,它们也强调在发达国家制度方面普遍存在的规则导向。

  三、两方路径的动态分析

  一旦进入运转当中,两方路径都会产生发展势头。每一方都会有扩大范围的动机,这又会进一步促进另一方的发展。两方路径相互促进发展,进一步巩固原有地位。

  在跨太平洋和亚洲路径的早期时,经济福利主要是由小型合作伙伴分别进入中国和美国的巨大市场而产生的。例如,在TPP中,越南、马来西亚和秘鲁能获得可靠的利益。对中国和美国来说,经济福利的增加更为柔和。然而,大型合作伙伴诸如日本和韩国的加入,会使中国和美国的经济福利大幅增加。

  在中期时,许多国家可能会同时加入两个路径。据最新研究预测,这些国家包括文莱、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但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新西兰、菲律宾和泰国可能最终也会效仿它们。预计到中期截止时,多数亚太经济体会优先进入亚太市场。在取得优惠待遇后,日本和韩国的经济福利预计将分别增长91%和90%。

  在最后时期,只会剩下少数国家没有进入中国和美国两个巨大市场。中美将提供近4倍于从亚洲和TPP协定中可获得的利益,中国和美国占据无可争议的领导地位。

  达到完全区域一体化的路径难以预测,但区域一体化可获得巨大利益是毋庸置疑的。据估计,亚太自由贸易协定每年可获得1.3万亿到2.4万亿的经济利益,约占世界GDP的1.5%到2.7%。

  四、政策启示与建议

  总之,TPP和亚洲路径会产生广泛分配的实质利益,这些利益取决于两方路径向更广范围的区域一体化的进展情况。

  通过对两个路径的比较分析,可得出四个政策方面的启示与建议:

  第一,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将取决于TPP和亚洲路径的发展。

  第二,未来的协定谈判会反映出两个政策目标:更高水平和全面的亚太经济一体化。为达到目标,需要树立一个雄心勃勃的模板,并广泛应用于区域贸易体系。可操作的目标是达成一项可维系10年的协定,该协定要具有强大的原则性和包容性,能为区域中具有改革意识的经济体所接受。由于不同的特殊利益要求,要达到这样的结果,需要依靠政府首脑部门的领导。

  第三,联系跨太平洋和亚洲谈判路径的团体对话具有很大价值。这种联系能加强两方路径对实质性的重叠部分的认同,减少政治摩擦。这对两方路径能否相互学习和采用普遍的最佳实践方法有很大影响,在联系方面可以采用包括技术交换、高级部长会议或者精英团体讨论的方式。亚太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的技术部门也可以促成两方的对话,它们在技术问题领域有众多专家意见,能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和建议。

  第四,虽然路径的不同会导致中美之间的摩擦,至少在一段时期内会存在,但第三条路径—中美之间在贸易与投资领域的直接合作仍然存在。战略与经济对话为中美间的积极合作提供了渠道,政治氛围也在逐步提升。例如,中美间的投资谈判在战略与经济对话中重新进行。未来的谈判领域将集中于补贴、政府采购、出口控制、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服务自由化和知识产权等方面。这些努力涉及到区域协定的主要构成部分,提升了未来进一步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可行性。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