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悲喜剧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iPad,悲喜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4-28 09:45
本报记者 李响
4月3日早上9点刚过,当Andres Schobel走出旧金山的苹果旗舰店时,他简直成了一个刚刚获得奥斯卡的影帝。挤在商店门口排队等候的人群迅速围拢上去,用充满羡慕和崇拜的目光仰视着他,而站在台阶上的他,带着满足而淡定的微笑,任由闪光灯对他“狂轰滥炸”。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手里拿着的两台刚刚从苹果商店里买到的iPad——Andres Schobel是第一批买到iPad的人之一。
就在Andres Schobel拿到iPad的同一时刻,身在纽约第五大道的Carlos Suarez,也在苹果店员的掌声中,举着自己的iPad兴奋得又叫又跳。
4月3日,iPhone上市时的盛况再次在美国上演,全美国苹果商店、百思买门口都早早地汇聚了大批苹果粉丝。毕竟,从去年下半年,苹果公司对外透露了这个看上去像“大号iPod Touch”的平板电脑产品之后,苹果的粉丝们就开始翘首以盼了。然而,iPod改变了数字音乐工业,iPhone改变了智能手机产业,作为它们的“血亲”,iPad是否能够再一次带给我们奇迹,还未可知!
苹果粉丝:iPad令我再度疯狂
“星期六的早上,我又一次站在了俄勒冈州华盛顿广场的苹果商店门前的人龙中。我还记得2007年,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的那天早上,我站的位置和现在几乎相同。”前Macworld高级编辑Rob Griffiths提前预约了购买iPad,因为上一次,“我苦等了整整6个小时,才拿到一部iPhone。”
这一次,Rob提前1小时到达时,“排队的人们已经被苹果的店员按照有没有预约分成了两队。预约的队伍只有十几个人,而在没有预约的那一队里,已经站着大约75个人。不过我估计等到开门的时候,这个人数至少会翻倍。”Rob写道,
狂热的粉丝还有很多。在旧金山,12岁的Milo Kahmey和9岁的Lyle Kahmey两兄弟,为了欢迎iPad,还特意画了一张iPad的广告板。而Mike Heinsius更是特意从荷兰鹿特丹赶到纽约。
为了迎接兴奋得粉丝们,苹果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据旧金山苹果旗舰店现场的员工透露,从星期五的晚上开始,他们就在为第二天的iPad首发做准备了。光是店内的重新布置,就忙了几乎一个通宵。而为了能够接待好一大早赶来的粉丝,店员们在凌晨5:00~7:00之间就守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开始向门外排队的人群提供点心。
iPad分为支持Wi-Fi和同时支持“Wi-Fi+3G”两个版本,每个版本又有16GB、32GB和64GB三种容量可供选择。尽管首发当日仅有Wi-Fi版本,但为了保证iPad购买现场快速有序,粉丝们分批进入苹果商店后,仍每人都有一名导购陪同,而其他工作人员们就会提前登记排队者的购买意向,并提前把产品从仓库中取出来。
当然,iPad的销售成绩也没让人失望。根据苹果公司公布的数据,截至美国时间4月3日午夜,包括预先订购的iPad、向渠道合作伙伴的发货量,以及苹果各零售店铺的销售量在内,iPad上市首日总共销售了30万台。
“面向全球推出iPad的感觉很好,它将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一种产品。用户从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下载了100多万个应用,并从iBookstore下载了超过25万本电子书。平均每人下载了3个多应用和接近1本电子书。”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对此十分得意。
按照苹果的计划,Wi-Fi+3G版iPad将在月底上市,而今年内,两种版本的iPad也将陆续进入其他国家市场。
这让不少软件企业兴奋不已,他们把iPad视为继iPhone之后“第二桶金”。目前电子游戏巨头EA已经发布了《俄罗斯方块》、《极品飞车》等游戏的iPad版本。而据移动广告公司M obclix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5日,iPad的应用已经超过3122款,但其中仅有20%免费。
此外, iPad还将给中国内地和台湾的代工厂商带来大单生意——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显示,零件供应商预测今年将付运800万~1000万部iPad。受此影响,台湾生产触控面板的胜华等一批厂商的股票一致飘红,被台湾媒体称为“iPad概念股”。
山寨厂:我们有了新追求
如果说2009年是“上网本年”,那么2010年,应该可以被称为“平板电脑年”。自从iPod和iPhone大获成功以来,乔布斯统治下的苹果就成了各竞争厂商争相模仿的对象——智能手机要用触摸屏;各手机厂商、运营商纷纷开设网上应用商店;就连山寨手机也改做“橘子iPhone”、“HiPhone”……但凡苹果有一丝风吹草动,都会引来市场上的一阵骚动,更别说iPad这种早早就放出风来的新产品了。
实际上,自从苹果吹出风来说要推出iPad的时候,各大PC甚至手机厂商就已经开始严阵以待了。
今年1月的CES展示,目前稳坐PC市场头把交椅的惠普就率先展示了一款名为Slate的平板电脑。根据国外媒体报道的信息来看,虽然在屏幕显示、电池续航能力上,iPad略胜一筹,Slate的各项参数指标仍然直指iPad的软肋。
比如,iPad不带摄像头被视为一大缺失,而Slate正面安装有VGA网络摄像头,支持视频聊天,它的背板上还有一个3百万像素摄像头;iPad使用苹果设计的1GHz A4芯片,运行iPhone OS 3.2操作系统,Slate则采用英特尔灵动处理器,主频1.6GHz,能够运行Windows 7家庭高级版,并且支持Flash;iPad仅允许通过Wi-Fi和3G连接,甚至没有USB接口,Slate则兼容Wi-Fi、3G、蓝牙、GPS等各种连接方式。
随后的3月初,戴尔泄露出的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戴尔将推出Mini 5系列平板电脑,以对抗iPad。从这份文件来看,Mini 5将搭载Google Android系统,内置人脸识别摄像头,采用触摸屏设计。同时,这份文件还显示,戴尔将与亚马逊联手,在Mini 5中整合亚马逊的Kindle、MP3和视频服务。
4月8日,戴尔平板电脑部门总经理Neeraj Choubey确认了这一消息,并承认戴尔正在积极与内容提供商讨论合作。“iPad与我所想的相差甚远,它只能说是一个iPod Touch的放大版本。”Choubey用“没什么深刻印象”来形容iPad。
此外,Acer、华硕这样的上网本主力也先后宣布加入平板电脑的战争。华硕公司系统业务集团的副总裁Eric Chen日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华硕将推出一款“比iPad更强大、更优秀的平板电脑产品”;而Acer也在明确表示不生产平板电脑一个月后,毅然决然的决定以低价平板电脑加入竞争。
除了PC厂商,诺基亚这样的手机制造商也对热闹的平板电脑领域趋之若骛。据国外媒体报道,诺基亚正在计划推出自己的平板电脑,叫板iPad。而这一产品将很可能采用诺基亚与英特尔合作的Maemo平台。
而在中国市场,尽管iPad还未上市,但山寨iPad在深圳华强北、北京中关村等电子市场中,已经有迹可循。据知情人士透露,山寨iPad实际上是“换了壳的上网本”,它们可以采用英特尔凌动处理器,也可以采用ARM架构,价格集中在2300元~2800元。
“未来,平板电脑的山寨产品最快4月底,5月初就会出现。”由联想投资、定位为“智能本”的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方礼勇预测,未来平板电脑的市场容量,应该是小于手机、大于电脑的,今年平板电脑销量有望达500万台,2014年达到5000~8000万台。
中国用户:我不买
“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你会买iPad或者平板电脑吗?”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在中国随机访问了20~40岁之间的超过10位消费者,得到的绝大部分回答是“不会。”
“好看倒是挺好看的,就是感觉iPad没有什么用。”做IT的周先生告诉记者,他看了网上很多关于iPad的新闻,认为“iPad除了尺寸大点,和iPod Touch没什么太大的区别”。而且,iPad也还不够成熟——Wi-Fi是iPad最主要的连接方式,但已经有用户反应他的iPad仅仅使用了几个小时,Wi-Fi功能就无法使用了。“如果这样的话,iPad就没法用了。”周先生说,“如果我买了,估计就是一时冲动,或者纯粹虚荣心作祟。”
而从事金融行业的数码产品爱好者潘先生向记者表示,“iPad目前的兼容性比较差,能跑的应用少,倒是用来看电子书还行”。潘先生称,如果购买平板电脑,他也可能会选择其他品牌的产品,要综合考虑价钱和性能因素。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类产品,短期内很难在市场上抢占较大份额。
“首先,是价格的因素。”Gartner硬件系统集团首席分析师叶磊表示,“苹果在中国市场上的定位一直是高端、时尚的数码产品,尽管有粉丝,但其实一直是小众的产品。现在iPad也是一样。”
据了解,苹果iPad最低配置售价499美元,而目前国内水货市场上的最低价格也要近5千元;如果通过正常渠道引进,渠道商也会层层剥削,到达消费者手中一样需要4千多元。“这样的价格对中国消费者来说,还是太高了。”
对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而言,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和比较高端的白领是最容易接受的人群,但这类人家里可能已经有不止一台PC,或者拥有上网本等产品,除非粉丝,不然短期内不会对iPad有较大的消费需求。叶磊表示,“经过2~3年后,如果平板电脑的成本逐渐下降,与上网本的价差在5%以内,我想平板电脑的市场机会就会很大了。”
但《计算机世界》评测实验室工程师李洋则认为,iPad代表着美国人的上网习惯,在中国目前上网本、山寨本风靡的情况下,价格高但计算能力和应用数量都不足的平板电脑很难成为主流。
而另一方面,“iPad在中国的普及,还受到中国用户使用习惯的限制,”叶磊说。尽管从iPhone诞生以来,智能手机的触摸屏已经普遍起来,但短期内,要让更多用户接受触摸屏的平板电脑,仍不太现实。
对此,IDC中国计算机系统研究部研究经理王吉平表示,平板电脑其实不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品类,早在10年前就有厂商制造了平板电脑,只不过当时平板电脑都定位在价格1.5万元以上的高端产品,这导致“平板电脑被局限在一个较小的市场空间,应用也不足。”
因此,王吉平认为,从长远来看,随着上网本、平板电脑等产品的推出,市场也将出现相应的变化。经过未来1~2年的发展,当平板电脑的产品成熟了,应用也丰富的时候,它在市场份额中的转机便会体现出来。
电子书:最先遭殃
“目前用户对平板电脑的接受程度不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从iPad目前的计算能力看,它只能被定位为‘功能强大的电子书产品’。”王吉平说。而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大多数业内人士的认可。
对此,叶磊也表示,从全球市场来看,iPad确实会对电子书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方面,iPad 499美元的价格虽然比亚马孙的Kindle贵,但iPad彩色的LED屏幕和它能够兼容iPhone和iPod Touch应用的特性,对电子书用户来说,的确是很有吸引力的。事实上,iPad发售当天,用户就从苹果的网上书店iBood Store下载了25万多部电子书,这也充分显示出它在电子书领域的巨大潜力。
而另一方面,由于亚马孙对电子书统一定价9.99美元,目前出版商已经对亚马逊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表现出不满,他们希望借由iPad提高版权许可的利润空间。新闻集团旗下部门HarperCollins的首席执行官Brian Murray指出,“全球仅有屈指可数的企业拥有1亿人或以上的用户,苹果是其中一家,而书籍出版业则没有一家。”因此,苹果如果就此进军电子书市场,一定会逐渐改变行业规则,对亚马孙构成实实在在的压力。
而在国内市场,业内人士指出:“iPad也会带来不小的影响。”
首先,从外观设计来看,iPad继承了苹果一贯的简洁风格,“天生就带着时尚的气质”,而国内电子书产品,外观设计则相差较多,这将iPad在人气上胜过电子书产品;而从价格上来看,国内大多数电子书端售价均在2000元以上,相对高端的产品也有3~4千元的,价格普遍偏高。再考虑iPad还能够玩游戏、听音乐、上网等诸多功能,因此,用户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iPad。
除此之外,由于国内版权保护的环境不够完善,国内电子书在内容方面也一直是困境重重,这也是目前电子书在国内一直处于小众产品领域的重要原因。而且,电子书市场虽然在去年快速增长,但它并没有达到成熟市场的地步,“甚至还不能改变中国大多数用户使用智能手机阅读的局面”。该人士指出:“从各种角度来考量,电子书和iPad相比都处在相对劣势的位置,iPad如果真的来了,电子书一定是最先遭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