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民,一路走好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王江民,一路走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4-28 09:47
4月8日,早上8点,八宝山竹园前摆满了一排排花圈,站满了黑压压的人群。金山软件董事长求伯君、原联众世界创始人鲍岳桥等人眼圈红红,神色凝重地等候江民科技董事长王江民追悼会。
不幸发生在四天前。4月4日,王江民,这位国内杀毒界泰斗级人物突发心脏病,走完了他59岁的年轻生命。
8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数码大厦32层的江民科技公司。这里人去楼空,只有前台的横幅“沉痛悼念董事长王江民先生”告诉来访者这里发生了什么。
王江民走得很突然,甚至都来不及交待身后事。王江民拥有江民科技66%的股份,不出意外,其独子王营将继承股权。王江民前妻、江民科技第二大股东高宁女士表示,“经过慎重思考后,我决定正式淡出江民公司”,并尽快转让其拥有的江民科技34%股份。谁将获得高宁拥有的34%股权?谁将接管江民科技?这些还没有答案。
一个传奇
和预计的一样,来参加追悼会的人很多。从灵堂排出的7、8条队伍都排到了竹园的大殿前。为此,江民科技放假一天,去追悼会现场维持秩序。在王江民先生的灵堂前,鲍岳桥饱含深情地致辞说,“王江民老师是一个传奇,代表着一个英雄时代。”
的确。他是个传奇。他的创业故事永远镌刻在中关村的历史上,无法抹去。多年后,一位位与王江民素不相识的小程序员在网上搜寻他的传记,从他的传奇经历中获得激励。
他半路出家,却在IT界中做得风声水起;他初中毕业,却拥有包括国家级科研成果在内的各种创造发明20多项;38岁开始学习计算机,两三年之内就成为中国最出色的反病毒专家;45岁只身独闯中关村,开办江民公司,很快,其KV产品就占据反病毒市场的80%以上。不懂市场营销,却发明了最初的版权保护、不断升级的思想念头。
作为传奇,王江民的意义在于,他各方面的起点都非常低。在一般人看来,凭着王江民的外在条件,他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性。每一个想在中关村追求成功的人都可以从他身上看到希望和信心。
这些大器晚成的故事至今被媒体颂扬。其后,王江民历经了盗版、经销商压榨、同行打压、对手非议、媒体攻击等等危机。在这些过程中,王江民充分展示了其宽厚的长者风范、坚定的技术者风采。
这让他在国内杀毒界有着强烈人格魅力。王江民去世后,江民科技的老冤家----瑞星的官网变成黑色,来悼念这位长者。瑞星官网的首页这样写道:“王老师是自我奋斗的杰出典范,是自强不息的创业英雄。王老师一路走好。”敬重之情,溢于言表。
王江民是元老级的人物,其反病毒在中国IT界的贡献突出。“即使竞争如何惨烈,也抹杀不了王老师对杀毒软件市场的贡献。”原联众世界创始人之一简晶说。
计算机世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奇虎董事长周鸿祎,原联众世界三大创始人鲍岳桥、简晶、王建华都尊称王江民为“王老师”。他们对王老师非常尊重。在计算机世界记者询问他们对王江民的印象时,他们都非常爽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要求。“王老师非常宽厚;王老师很无私;王老师有长者风范。”这些赞美之语时常从他们的嘴中蹦出来。
创造杀毒软件时代
王江民不仅个人是传奇,他还开创了杀毒软件时代,这是另一种奇迹。在王江民出现之前,中国人绝大多数不知道杀毒软件为何物。是王江民开创了杀毒软件这一新概念,并研制出了产品。奇虎董事长周鸿祎就明确表示,“王江民老师开创了杀毒软件时代。”
在上世纪90年代,王江民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一直挺立在杀毒软件的潮头。其后,瑞星、金山等一批公司都开始涉足杀毒软件业务,齐心协力培育了这个市场。在通用软件行业,杀毒软件是消费者唯一愿意掏钱购买正版的产品。
一个市场从无到有,王江民这位个人英雄的作用不可估量。王江民最早接触病毒的人之一。1989年,国内首次报道,并界定了病毒。而那时,王江民已经发现了病毒。其后,王江民的KV系列响誉大江南北。“王江民起步早,毫无疑问是杀毒的规则制定者。”简晶说。
借助媒体,王江民一炮而红。早期,王江民每杀一种病毒就在报刊上公布这段杀病毒的程序。后来,在更新KV100病毒库上,在销售KV200、KV300上,媒体同样扮演了一定角色。
“要杀病毒而非防病毒”的技术思路给王江民带来了新机遇。1992年前后,市面上各种防病毒卡多达五六十种。王江民认为,病毒是防不住的。越防,市场越火。果然,不久,杀病毒成为共识。
或许,这样的技术与商业天赋成就了王江民,让他担当起创造杀毒软件时代的历史使命。上世纪90年代,在车水马龙的中关村,王江民,这三个字无人争锋。“那时候,KV系列产品是中关村的硬通货。”回想起当年的繁荣,江民科技第二大股东、飞客瑞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宁倍感自豪。
2002年后,瑞星、江民、金山等杀毒企业在杀毒软件市场上打得你死我活,互不相让。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2001年9月,计算机世界报记者孙小羽的《瑞星江民龙虎斗》文章,详细描述了瑞星江民争夺国内市场的始末,也让整个杀毒市场的竞争更加白热化。“作为杀病毒软件市场的一对老对手,瑞星和江民公司的龙虎斗已经从过去的地下转为地面。双方拼杀的轨迹,仿佛是一件活标本,上面写着:你死我活。”今天,我们依然能从当时的新闻里感受到竞争的残酷。
互联网来袭,杀毒软件的收费模式也日渐式微。2009年10月,奇虎推出了永久免费的360杀毒。瑞星称,正版瑞星2010免费用270天。虽然,金山安全称其金山毒霸还不会免费。但免费的商业模式已经不可阻挡。未来,互联网时代的杀毒将对绝大多数用户免费,而对使用增值服务的人收费。杀毒开始投入互联网的怀抱,杀毒软件时代开始落幕。
4月的北京却还是春寒料峭。在这个人们希望它快点过去的季节,王江民走了,带走了属于他的杀毒软件时代。
链接:
王江民印象
在前妻高宁的印象中,王江民非常勤奋。当年,王老师每天早点6、7点起来编程,一直到晚上12点,坐在电脑前面一动也不动。在高宁的心中,王江民是她的亲密战友,是她最尊重的人。王老师去世了,高宁说,“心被掏空了,那个战友走了,老了的时候,没有人和我坐在一起回顾创业经历。。。。。。”
王江民留给和他接触的人最深印象是朴实。周鸿祎给计算机世界记者讲了一个故事。“2005年左右,有一次,我和王江民一起喝酒聊天。酒喝得有点多,并且聊得很晚了。我们都有司机、有人来接。我问他怎么回去,他说打车。我当时就有点吃惊。他是个亿万富翁,却如此平实。从外表来看,你不可能看得出来他是个亿万富翁。”
2006年夏天,酷爱钓鱼的王老师组织媒体朋友们去西郊一个垂钓园休闲游玩,本报记者曾有幸参加。在约定好比赛时间终结之时,王江民老师身边的水桶装满了鱼儿,而许多在场的记者却颗粒无收。看出大家尴尬的王老师,将自己桶中的战利品二话没说分给了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