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AF-S 80~400mm F4.5~5.6G ED VR镜头使用报告
- 来源:照相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尼康,拍鸟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26 12:29
2013年3月5日,尼康宣布推出FX格式的AF-S 80~400mm F4.5~5.6G ED VR远摄变焦镜头。经过近一年的流转,该镜头在摄影者中形成了不错口碑,笔者于去年年底购买了此款镜头。该镜头上市初期价格达18000元左右,购买时水货价格为13600元。
购买该镜头的初衷是“拍鸟”。曾经看到身边有不少“鸟人”使用大口径长焦距镜头,如400mm F2.8、600mm F4镜头,由于该类镜头体大量重,根本无法实现手持追焦拍摄,但如果拍鸟时仅将相机安装在三脚架上,在很多情况下都会错失良机。鉴于笔者长期习惯手持相机拍摄,从使用携带的轻便灵活性角度考虑,自然会优先选择这枚镜头。
1.镜头光学系统特点
尼康曾经有一老款AF VR80~400mm F4.5~5.6D镜头,但使用者对它的评价不十分高。这款新版80~400mm镜头采用20片12组的镜头结构,内置4片ED镜片和1片超级ED镜片的新光学设计,拥有5倍远摄变焦,换算为DX格式的等效焦距为120~600mm。它提供3种对焦模式:A/M(自动对焦加手动控制、自动对焦优先)、M/A(自动对焦加手动控制、手动优先)和M(手动)。据称,超级ED镜片具有消除色散兼纠正像差的特性,在尼康镜头群中,搭载超级ED镜片的镜头数量不多,如非常知名的AF-S 200mm F2G ED VRⅡ便是其中一员。尼康在这款镜头中使用了超级ED镜片,仅此便引起了不少发烧友的密切关注,因此当笔者外出使用此镜头拍摄时,经常会遇到尼康用户主动前来打听镜头的价格和成像状况。此外,从该镜头上右侧金色的“N”标签看,它还采用了纳米结晶涂层,采用纳米结晶涂层的优势在于能有效减轻鬼影和眩光,使图像更加鲜明、清晰。它还配备了高速的AF系统,内置宁静超声波马达(SWM)。其搭载的镜头位移减震功能(即VR防抖),可实现相当于提高4档快门速度的防抖功能,使用三脚架时也可有效进行防抖补偿。
2.与老款镜头的主要区别
与老款镜头相比,该镜头有5个变化:第一,老款80~400mm镜头采用外对焦方式,对焦时前镜片移动,镜筒长度变化。此款镜头则采用了内对焦,对焦时通过移动中间镜片组完成,因此不容易影响镜筒的重量平衡;第二,该镜头搭载了超声波马达,实现了平滑的快速自动对焦,对焦灵敏度要明显强于老款;第三,该镜头重量比旧款轻了210g,仅有1480g,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了摄影者长时间手持拍摄所带来的重量负担;第四,最近对焦距离也比老款大为缩短,由原来老款的2.3m缩至1.75m(AF)或1.5m(MF),这对微距近摄花卉昆虫等带来了更多便利,在某些条件下甚至可以替代微距镜头使用;第五,镜头的防抖VR非常给力,对有一定经验的摄影者来说,选择焦距400mm端时,手持以1/125s快门速度都能提高出片率。
3.实拍体会之一:中华秋沙鸭
尼康公司相关资料介绍,尼康AF-S 80~400mm F4.5~5.6G ED VR镜头适合拍摄风景、野生鸟类和体育赛事等,因此在测试镜头时,笔者重点选择拍摄鸟类。我们知道,拍摄鸟类主要检测其快速聚焦的反应能力、聚焦精度以及成像锐度等。凡是“打鸟”的摄影者都知道,要表现好鸟儿羽毛的细节,对镜头的要求比较高。感觉从80mm到400mm,光圈全开时,成像都很锐利。本次拍摄的重点对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但相对来说摄距比较远,只能检测其聚焦反应能力。实地拍摄运动中的中华秋沙鸭时,发现这种鸟儿往往是突然飞来迅速从镜头前掠过,属于典型的“来去无踪”。但只要摄影者具有比较扎实的拍鸟基本功,思想上有所准备并具有操控器材的经验,即使拍摄突如其来的“飞版”,也能确保较高的成功率。当然,用此镜头拍鸟,成像质量与400mm F2.8或600mm F4的大口径定焦镜头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用它拍摄野鸟,基本质量却没有什么大问题。
图1、图2为一组突然飞过眼前的中华秋沙鸭。那也是我们一行那天在拍摄现场等候近一整天唯一的收获,完全是在不知情条件下得到的画面。那天直到下午三点半左右,突然发现两只浅色鸟儿从江面飞快滑过,我赶紧举起相机拍摄。拍摄第一张时鸟儿几乎已经处于与相机垂直的角度,立即聚焦追随飞鸟不断释放快门,最后检查发现一共拍摄了10张左右,其中有7张焦点清晰,不算低的成功概率,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该镜头的聚焦响应比较迅速快捷。
4.实拍体会之二:小鸟
此外,还经过对翠鸟、白颊噪眉、迅速飞行的青脚鹬等多种野生小鸟实地拍摄,感觉相对来说拍摄摄距相对较近的对象时,成像质量比较好,尤其是拍摄摄距为10米之内形体不算太小的鸟儿,只要聚焦到位,手持拍摄能确保持稳相机,选择的感光度不太高,基本上都能拍摄到质量较
高的“数毛版”。图3为在江西山区拍摄的白颊噪眉,该鸟儿形体与普通画眉差不多,但它们胆子较大允许适当靠近,当时摄距为7米左右,可以看到其白色颊毛具有清晰的细节。图4为在江西信江边拍摄的红胁蓝尾鸲,这种鸟形体比较小,仅为麻雀大小,摄距为6~7米,开启防抖后手持相机拍摄,图像在电脑上放大观看,基本上能满足“数毛”要求。图5为翠鸟,拍摄时摄距为10~12米,为了凝固其动感,特地选择ISO 2200高感光度拍摄,快门速度为1/1600秒以上,相机追随拍摄,随着翠鸟的活动方向和轨迹移动,一边移动一边持续聚焦,可见画面具有较好清晰度。如拍摄时现场光再强一些,感光度再适当降低些,图像将显得更为细腻,给人感觉清晰度也将进一步提高。图6为快速飞行的青脚鹬,直接拍摄获得,不难发现反差和层次都比较理想。
5.实拍体会之三:其他题材
当然,除了拍鸟必定还得拍摄其他更多题材,包括人物、静物、风景等。为此,笔者特地选择了包括人物、静态场景等各种素材,拍摄后进行放大分析,发现拍摄的远景在电脑中放大到50%细节比较清晰,放大到70%细节表现受到影响,而近景放大到80%以上,也会有很好的细节表现,其中的差异在于,近景特写等成像后,其本身已经被记录了较丰富的细节,所以能经得起放大,而远景等原本画面中记录的细节较少,后期自然就较难放大。图7为在上海茶馆内拍摄的场景,当时很多茶客在遛鸟、交流养画眉的经验,笔者发现茶客转头说话时脸部在大侧光下的反差立体感以及细节等很鲜明,手持相机抓拍了两张,此为其中一张。感觉以前在这种环境下手持相机以“小钢炮”200mm焦距端随机拍摄的成功把握并不大,但以这枚镜头所摄画面放大后观察,发现画质的确不错。不少摄影者看了都说没想到5倍变焦镜头的成像素质也能达到这样的高水准,实属鲜见。
6.对镜头评价
该镜头最大光圈为F4.5~5.6,当变焦到400mm时,镜头的最大光圈仅为F5.6,此时如对较暗被摄对象聚焦,会感觉镜头有点迟缓。这显然与进光量少,镜头识别能力减弱有关。因此在较暗环境下拍摄,宜尽量选最短的焦距端来拍摄以避免聚焦迟缓。由于该镜头最大光圈相对较小,即使全开光圈拍摄,背景虚化效果常常也不十分明显,用以拍摄模特人像等有时不一定合适。
这枚镜头的最大优势在于——
第一,其400mm端成像质量不错,可以放心开足光圈拍摄,这为在较暗弱光线下手持拍摄需提高快门速度提供了一定的保证。第二,80~400mm变焦范围比较大,包含中焦到超长焦端,除了能满足常规题材拍摄外,400mm焦距端还可满足一般拍鸟需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实用价值要比400mm定焦镜头还要强,当然其成像质量与400mm定焦镜头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第三,该镜头重量较轻,携带比较方便,尤其是远程外出创作,携带这个大变焦比的镜头,显然能为摄影者减轻一些负担。
7.白璧微瑕话不足
有摄影者认为,尼康推出该镜头让自己陷入了尴尬,因为尼康前不久推出200~400mm变焦镜头虽然成像较好,但只有2倍变焦且价格明显贵很多,而实用性和性价比明显偏低,这只镜头是否会影响到200~400mm变焦镜头的销路?笔者认为,应该会有点小影响,但相信尼康作为专业器材厂商,自然会有自己的独特考虑,而且在市场上“一分价格一分货”的规律始终在起作用,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也无须为此杞人忧天。
通过网络搜索,不难发现,使用者最为不满的是该镜头的变焦环设计在镜头前端,这样在拍摄时必须预先将遮光罩取下或正戴在镜头上,否则无法变焦。而一般摄影者在不拍摄时,都会将遮光罩反戴,如此一来要是临时发现内容需要抢拍,难免会贻误拍摄时机。此外,由于该镜头镜身较长,而手动对焦环恰好处于手托持的部位,如将相机安装在三脚架上使用,问题还不大,要是手持相机时拍摄,很容易因无意中触及手动聚焦环而导致焦点偏移。
该镜头焦距400mm端时,如果加用2×增距镜,镜头的自动聚焦将无法工作,这是因为加增距镜后,原本F5.6最大光圈已变成F11,进光量相当之小,如果手动聚焦也较难看清被摄对象。当然,口径小与镜头的成本有一定关系,这也就无须苛求厂家了。
图文/徐和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