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风光摄影(连载7)

  • 来源:照相机
  • 关键字:风光摄影,小夜曲
  • 发布时间:2014-08-26 13:09

  从平时身边的行摄中,寻觅司空见惯的“小景”,寄托情致,是笔者拍摄风光的重要乐趣之一。有人说我们身边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力,这话不无道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场景都能被“眼力”发现出美来,重要的是多动脑筋,多一点激情,多一点表达意愿,从这一点看来,摄影的确是修身养性、培养情趣的好手段,无怪乎如今热爱摄影的朋友越来越多—大好事!

  本期8图例“小景”,或是略有意境,或是略有所涵,或是色彩丰富对比强烈,或是晴空中的风风雨雨……立足于真情实景,稍加后期处理,就能较好地表达意念,愿与影友们交流切磋。

  图1 冬暖

  创意:冬日里,偶遇荷塘中一只翠鸟,似乎在尽情享受这寒天里晴日的温暖,若衬之以雪晴场景,更加融洽、生态,便产生“冬暖”的想法。

  技术要点:翠鸟所在位置周围色彩暗淡,不利于主角的突现,寻找光照相似的简洁荷塘处为一张背景素材,也即主景,后期合成。

  时间:2013年2月19日10∶18(主景);2014年1月6日9∶27(翠鸟)。

  地点:合肥市包河公园拍雪晴之荷塘,市图书馆旁荷塘拍翠鸟。

  器材:宾得K-r+PK口适马AF 70~300mm F4~5.6变焦镜头;尼康D800E+尼康AF-S 28~300mm F3.5~5.6G ED VR。

  拍摄数据:主图即背景图,焦距120mm(等效焦距180mm),光圈F8,快门1/500秒,感光度ISO400,+1EV曝光补偿,自动白平衡。翠鸟图,焦距300mm(DX画幅拍摄,等效焦距450mm),光圈F5.6,快门1/640秒,感光度ISO400,自动白平衡。

  后期处理:在PS中打开主图(即背景图)、翠鸟图,用多边形套索工具或钢笔工具将翠鸟图中的翠鸟放大细心抠出(羽化1~2)移至主图中适当位置,再合并图层或另保存JPEG格式,最后进行色阶、对比度等常规处理即完成。

  图2 冬日小景

  创意:冬日行摄采风中,发现公园一处小景色彩丰富且对比强烈,顿时迷住了笔者,筹划若留下它,再辅之以动态之鸟禽,后期让图像朦胧点,即产生较生动的“冬日小景”。

  技术要点:用RAW格式拍摄,后期转换格式时适当提高饱和度;后期整体影像模拟一虚一实二次爆光,其中鸟禽部分虚像采用动感模糊,使画面静中有动。

  时间:2013年12月8日10∶04。

  地点:合肥包河公园。

  器材:富士X-E1套机(18~55mm)。

  拍摄数据:焦距32mm(等效焦距47mm);光圈F8;快门1/120秒;感光度ISO200;自动白平衡。

  后期处理:在PS中打开原图即风景图,复制该图层,即点“图层”选“复制图层”→点“编辑”,选“缩放”,适当放大该复制图层并提高透明度50%左右→点“滤镜”选“模糊”、“高斯模糊”(半径70像素),再提高此图层透明度(70%左右)→点软件对话框下部矢量蒙版→点左侧橡皮擦工具对需要清晰表达的地方进行擦除,再合并图层;用多边形套索工具将另外拍的鸟禽图中的鸟禽部分勾出(羽化100)移入经模拟二次曝光处理的风景图中适当位置后,复制此图层,→点“编辑”,选“缩放”,适当放大该复制图层并提高透明度50%左右→点“滤镜”选“模糊”、“动感模糊”(角度5左右,距离135左右像素)→点软件对话框下部矢量蒙版→点左侧橡皮擦工具对需要清晰表达的鸟禽部分进行擦除,最后合并图层或另保存JPEG格式,再整体进行色阶、对比度等常规处理即完成。

  图3 小夜曲

  创意:2013年国庆期间采风路过北京,夜晚去鸟巢参观时,在天桥上看到川流不息的各种车辆编织出的美景,便产生“小夜曲”的表现意念。

  技术要点:用较长时间曝光,需用稳定的三脚架并用快门线遥控拍摄;用相机的多次曝光功能实施三次曝光,注意细心按“胸有成竹”的想法构图拍摄。

  时间:2013年10月1日20∶09。

  地点:北京鸟巢附近。

  器材:尼康D800E+尼康AF-S 28~300mm F3.5~5.6G ED VR+快门线+曼富图三脚架、云台。

  拍摄数据:焦距28mm;光圈F22;快门13秒;感光度ISO200;自动白平衡。

  后期处理:在PS中打开原图,裁剪为1:1画幅,再进行常规色阶、对比度等调整即完成。

  图4 觅寻

  创意:世界文化遗产古村落宏村,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走进“中国画里的乡村”。每次走进宏村都被这独特的魅力所吸引,抓取一对情侣的“觅寻”视觉融合在画中,加上红色衣着的色彩对比便形成这平凡又常见的画中人的场景。

  技术要点:注意抓取景中主体人物“觅寻”眼神是这幅小景的点睛之笔。

  时间:2012年1月1日10∶07。

  地点:宏村。

  器材:尼康D300s+适马AF24~70mm F2.8。

  拍摄数据:焦距70mm(等效焦距105mm);光圈F8;快门1/320秒;感光度SO200;自动白平衡。

  后期处理:PS中模拟二次爆光:在PS中打开原图,复制该图层,即点“图层”选“复制图层”→点“编辑”,选“缩放”,适当放大该复制图层并提高透明度60%左右→点“滤镜”选“模糊”、“高斯模糊”(半径70像素)→点软件对话框下部矢量蒙版→点左侧橡皮擦工具对需要清晰表达的地方进行擦除,最后合并图层或另保存JPEG格式,再整体进行色阶、对比度等常规处理即完成。

  图5 公园一隅

  创意:经常出入司空见惯的公园里同样会送给我们美丽的画卷—笔者在秋高气爽的季节一个晴朗天上午,选择当地逍遥津公园一个色彩斑斓一角,留下这“公园一隅”。

  技术要点:等待鸟禽嬉戏游玩时抓拍,让静谧的画面富有生机。

  时间:2010年11月7日8∶41。

  地点:合肥逍遥津公园。

  器材:佳能IXUS 860 IS卡片机;。

  拍摄数据:焦距:13mm(等效焦距79mm),光圈F5,快门1/500秒,感光度ISO200,自动白平衡。

  后期处理:在PS中打开原图进行常规色阶、对比度等处理即完成。

  图6 晴雨

  创意:曾多次遇到晴天里的风起雨落,感到别有意趣,在一次去当地植物园游玩时,看到蓝天白云、风和日丽便突发“晴雨”的构思。

  技术要点:用心拍好平常而有倒影魅力的小景;后期复制图层作风雨状并注意主体景物有足够的清晰度。

  时间:2014年2月2日12∶00。

  地点:合肥植物园。

  器材:尼康D800E+尼康AF-S 28~300mm F3.5~5.6G ED VR。

  拍摄数据:焦距48mm,光圈F11,快门1/50秒,感光度ISO250,自动白平衡。

  后期处理:在PS中打开原图,复制该图层,即点“图层”选“复制图层”→点“滤镜”选“模糊”、“动感模糊”(角度45°左右,距离135左右像素),再提高此图层透明度(70%左右)→点软件对话框下部矢量蒙版→点左侧橡皮擦工具对需要清晰表达的主体景物进行擦除,最后合并图层或另保存JPEG格式,再整体进行色阶、对比度等常规处理即完成。

  图7 渔火初上

  创意:石台县位于安徽省南部,介于旅游胜地黄山和佛教圣地九华山之间,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是安徽第二小县,这个县虽然很小,但是周边自然景观却非同一般,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示范县。离石台不远即是美名天下的秋浦河,秋浦是李白诗中的熟客,古人云“行尽秋浦都是诗”—秋浦河,那清澈的河水,碧蓝的天空,还有那阵阵清新的微风,让你心醉。我们一行影友来到此地天色已晚,也准备住在附近的旅馆,未入室住宿之前,大家争相赏析这秋浦河之美。不一会儿,河心的渔船亮起了灯火,那意境更是妙不可言,于是便产生了“渔火初上”的表达。

  技术要点:用相机多次曝光(实施一虚一实二次曝光)拍摄。应注意的是:第一次用略长焦距(约28mm)手动对焦拍虚像,-0.3EV曝光补偿;第二次用略短焦距(24mm)手动对焦拍实像,+0.3EV曝光补偿。

  时间:2007年5月12日19∶14。

  地点:安徽石台秋浦河。

  器材:尼康D200+适马AF 24~70mm F2.8+快门线+曼富图三脚架、云台。

  拍摄数据:第一次曝光,焦距28mm(等效焦距42mm),光圈F11,快门12秒,感光度ISO100,自动白平衡;第二次曝光,焦距24mm(等效焦距36mm),光圈F11,快门18秒,感光度ISO100,自动白平衡。后期处理:在PS中打开原图进行常规色阶、对比度等处理即完成。

  图8 赏

  创意:一次去当地植物园采风遇到一拨影友带两个“模特”拍摄,发现模特衣着与环境形成强烈对比,笔者即尾随这拨影友边思索边构思,意欲在模特“赏景”时留住“赏”,并让环境“朦胧”,提升画面冲击力中显现主题。

  技术要点:在观察中待符合创意的画面时及时抓拍;后期模拟二次曝光,让画面

  朦胧,注意让主角影像清晰可视。

  时间:2014年3月2日11∶16。

  地点:合肥植物园。

  器材:尼康D800E+尼康AF-S尼克尔28~300mm F3.5~5.6GEDVR。拍摄数据:焦距48mm,光圈F5.6,快门1/500秒,感光度ISO200,自动白平衡。后期处理:在PS中打开原图,复制该图层,即点“图层”选“复制图层”→点“编辑”,选“缩放”,适当放大该复制图层并提高透明度65%左右→点“滤镜”选“模糊”、“高斯模糊”(半径70像素)→点软件对话框下部矢量蒙版→点左侧橡皮擦工具对画面中间衣着一红一黄的两个“赏景”的人物进行擦除,使其清晰可见,最后合并图层或另保存JPEG格式,再整体进行色阶、对比度等常规处理即完成。

  图文/许宗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