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年前(359期),我在本讲堂以「飞行中的Snapshot」为题讲过如何在乘飞机时随机抓拍窗外的风景。近几年,我常在高原旅行,交通工具主要是四轮驱动的越野车,沿途有特别多机会抓拍车窗外的风景,收获也不少。这种拍摄方式当然远不及停下车来精心拍摄那么有把握,可是实际上我们不可能频频停车拍摄,有很多拍摄机遇要在汽车奔驰中抓取。
在汽车上抓拍比飞行Snapshot的难度大,「成功率」低,但是机会比飞行时更多,也更紧张刺激,常常富有乐趣。
在公路上行驶,停车有很多限制。例如:高速公路上、桥梁上一般都禁止停车;弯道、狭窄山路、常会落石塌方的高危路段、冰雪路面上下坡时……出于安全考虑也不应该停车;抢时间赶路时,频繁停车会耽误行程。这些时候,抓拍就能派上用场。
事先做好准备
抓拍车窗外的风景,当然最好是开了窗子来拍摄,但是如果在寒冷天气或者是尘土滚滚的沙土路上行驶,就不得不考虑关上车窗隔着窗玻璃抓拍。因此要预先做好车窗的清洁。窗玻璃的洁净程度对影像清晰度有颇大影响,所以要选择通透度好的部位,并且以湿纸巾仔细清洁,再以乾纸巾抹乾。有些车子的侧面窗户贴有减光膜,而且减光膜多数有色,大大干扰了拍摄效果,一般都不应透过这样的窗子来拍摄。
在司机位旁边的前排座位是最好的抓拍位置,这里可以拍摄正前方和侧面的景致,而且正面的窗玻璃一般比较干净,又可以请司机常喷水刮净窗玻璃。坐在这位置上,应将窗台上的浅色杂物都清除,以免造成玻璃上的反光。自己穿的衣服也要讲究,外衣颜色宜深不宜浅。
摄影器材的选择和设定
我在《飞行中的Snapshot》一文中讲过,拍摄时宜用小型照相机。空中拍摄一般都光照充足,照相机设定于中常感光度如ISO 100或200就可以了,只是在日出、日落时分要用高一些的感光度,如ISO 400。这是因为,飞机虽然飞行速度高,但是非常平稳,一般用1/250秒快门已很少抖动。
然而,在崎岖道路行车时,抖动却是非常厉害的,常常要用1/1000秒以上快门,因此往往要将感光度设置在ISO 800或以上。
同样,由于行车速度和震荡的影响,必须用对焦灵敏快速的照相机才能应付裕如,单镜头反光相机配上有防抖功能的镜头是上选。无反相机在激烈震动时常捉不住焦点,只有极少数机种可以胜任,不过此时可以用手动调节焦点到无限远,如果怕一不小心移动了焦点,不妨用胶贴将焦点固定。
镜头以中等焦距较常用,例如35mm片幅相机用24mm至135mm焦距镜头较为合适,在高原上,则常用100~400mm的长焦距镜头。为了避免窗玻璃上的反射光摄入画面,应把镜头贴近窗玻璃,因此最好卸掉镜头上的遮光罩。
行车抓拍的技术
在车上抓拍,有赖眼明手快的连拍技术。成功与否,则很大程度是靠运气。
为了避免震动引至影像模糊,应开启相机或镜头的防震功能,并将快门速度设在1/800秒或以上,最好有1/1000秒以上的高速度,视乎当时的行车速度和路面颠簸程度而定。当然,如果能与司机商量在关键时刻将车速减慢一点,命中率会大大提高。
在车上抓拍稍纵即逝的画面,需要有较强的观察预见能力,在机会到来之前就要做好所有的拍摄准备。把照相机设置于快速连续快门,调好适合的镜头焦段,从预计划面进入镜头之前的一瞬间就要按下快门,连环拍摄到画面过去才松手。如果是在S形回旋的盘山路上,有些拍摄机会是会反覆出现的,只是随着行车高度改变而角度不同而已。
在动荡不定中抓拍的景物,大部分会有缺陷,很难说得上完美,能碰巧有百分之一的成功率就不错了。不过从另外的角度看,有些照片记录了有纪念价值的景物,有些不完美的照片可以作为素材。例如:你拍到了很美的云彩,可以移植给一些风景用;拍到生动的马匹,又可以作为风景的点缀……我还有另类用途,就是作为画画的参考,很多不完美的照片可能为我的画作提供了形象素材,以创作出完美的图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