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育模式变更探究

  现代教育中“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逐步渗透于教学。新修订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充分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下,传统的重教轻学、重传授轻引导、重结果轻过程的中学数学教育模式已经难以实现新课改下中学数学的教学目标。要想达到中学数学新课程的标准,就必须变革和创新中学数学的教学模式。结合我自身的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中学数学教育模式的并更进行了探究。

  一、变革传统教学理念,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体现了新时代教育教理念的革新,新课程改革将追求学习者个性的发展,培养理解、合作与创新意识视为积极应对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主要方面,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主体性与创造性的发展,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建立新型的师生关就成为改革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做的就是转换教学主体,将传统课堂中“教师传授”为主转换为“学生求学”为主,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新教学模式下,学生应变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观察、归纳、类比、思考、猜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尽量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不提示,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教师不代替,学生能够独立操作;教师不示范,学生能够独立解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由于内容形式单一、模式化教学而无法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许多学生因此感觉上数学课枯燥乏味,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自然难以令人满意。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当尽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介绍数学原理背后的趣味故事。传统数学教学的模式化令学生们感觉枯燥乏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介绍到原理背后的趣味故事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钻研新教材,精心设计,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教师要认真钻研新教材,切实掌握新教材的编写体系,深入挖掘知识的潜在因素,研究学生的学习思路,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选择一种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思路。对于同一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往往能唤起学生对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也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注重初中生问题探究和反问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初中数学新课改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自己能学,掌握学习的方法。在课常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学习方法进行大胆的猜想、迁移、推测、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对某些定理、公式、例题的结论或其本身进行深入、延伸或推广。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环境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进行实践活动,运用积极的求异思维、敏锐的观察力、活跃的灵感去发现“新”问题[3]。

  四、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形式单一,主要采用教师单纯口授的形式,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很难保证学生对数学各方面知识的掌握。新课改的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学校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开展中学数学教育”。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校应综合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开展数学教学。在数学课堂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点包括:1.多媒体可以创造特定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好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将抽象、枯燥的数学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就能达到事半功倍教学效果。在这中间,学生因而可以吧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2.静止知识动态化,学生乐于接受。最不能将知识动态地展示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就是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课本的教学模式,而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可以给学生强烈的视听震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形象和容易。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搭建学生的自主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可以采用的其他教学形式还可以包括:举行班级数学解题思路大赛是一较好方式。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酒能充分让学生发挥出个性化解题方法,而且不拘一格;数形结合的教学形式也是数学教学中的好方法,以数形结合的数学教学就可以将抽象的数学难题具体化和形象化,合理的运用数形结合不但可以加快学生吸收课堂知识的速度,提高课堂效率,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多种教学形式并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综合性,在数学教学中即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课的兴趣,又能够确保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多样性。

  五、结语

  由于体制和观念等一系列传统因素的制约,新课程的改革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肯定还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只要坚持改革中学数学的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坚定学生为本的思想不动摇,主动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新的数学教学模式,新课改大纲中要求的中学数学教学目标就一定可以完成。

  文/沈连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