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中的清宫油画屏风

  摘要:近年来随着艺术市场的火热,清朝宫廷外籍传教士的绘画作品也开始频繁出现在国内外各大艺术拍卖市场中。这些融合了中西文化精华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市场中散发着自己的热量。清朝外籍传教士供职宫廷是一种历史现象,在这种历史现象中产生的艺术作品也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价值。近年来,清朝宫廷油画屏风在国内外艺术市场中也开始频繁露面,这些油画屏风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国内外各大拍卖市场中的拍品样式,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市场讯息。这些油画屏风拍品的出现,同时也让我们对宫廷油画的发展有了更加丰富的认识,对当今艺术市场的走势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关键词:清宫油画 油画屏风 艺术市场

  2000年7月2号,在北京瀚海拍卖公司拍得一件郎世宁绘制的油画屏风画《花鸟》四条屏。该屏风中,有明显的落款,落款均落在了画幅左下角这一部位。整架屏风由四扇组成,每扇描绘不同的花鸟作品,按照四时季节的不同分别安排画面中的花树以及鸟禽。整架屏风在背景的处理上均用蓝色背景做衬托,使整架屏风色调统一。在绘制花卉时,运用了西方透视方法以及光影表现手法,让整架屏风充满了一种西方审美情趣和绘画韵味。

  这架《花鸟》四扇油画屏风,由外籍传教士郎世宁绘制,在北京瀚海拍卖公司成功拍卖,以24,000人民币的价格成交。这一现象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艺术市场也开始火热,在这一火热的艺术市场中,油画、屏风以及清朝外籍传教士的绘画作品也开始跻身市场,大展身手了。再加上,人们对外籍传教士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及人们对外籍传教士绘画作品的重视程度的加强,外籍传教士绘制的油画作品也得到人们的青睐。

  目前,出现在艺术市场中的宫廷油画作品或外籍传教士绘制的艺术作品多为郎世宁的作品。郎世宁是清朝宫廷供职时间最长,名气最大的外籍传教士画家,并且也是历史上留下作品最多的传教士。在清朝宫廷供职期间,得到各位皇帝的喜爱,绘制的作品多被记录在档案中,并且受到皇帝的重用,被下诏画过很多很有价值的作品。但是,外籍传教士供职宫廷这一现象随着清朝的没落以及八国联军的入侵,便烟消云散了。然而,外籍传教士留下的艺术作品随着清朝政府的动荡,便有些作品散落民间或被私人收藏,或流落国外各大艺术馆、博物馆中,以致我们今天才得以在艺术市场中见到郎世宁的绘画作品。

  今天,艺术市场中出现的郎世宁的作品除了《花鸟》四扇油画屏风外,还有一些很有价值的艺术作品现身于各大拍卖市场中。比如,2001年在香港春季拍卖市场中出现了郎世宁的绘画作品《苹野鸣秋图》,而在秋季拍卖市场中又出现了郎世宁的《秋林群鹿图》绘画作品。两年后的2003年4月,在香港苏富比拍卖市场中出现了郎世宁绘制的《纯慧皇贵妃朝服像》,而在同年5月份的北京嘉得拍卖市场中接着出现了郎世宁的作品《平安春信图》。然而,中国嘉德在1999年4月就曾拍过一幅郎世宁的作品《双豹图》镜心画。

  上述郎世宁的绘画作品,无论是油画屏风作品,还是其他绘画作品,均出现在中国各大拍卖行。然而,在国外一些拍卖行,近年来也不断出现郎世宁的绘画作品。目前,在国外拍卖行现身的郎世宁的作品中也有一些是清宫油画屏风作品。这些作品,价值不菲,绘画水平高超,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并且,这些现身于国外艺术市场中的油画屏风作品,多被收藏在国外各大博物馆或美术馆中,还有一些是在私人手中收藏。

  近年来,出现在国外拍卖市场中的作品分别为《纯慧贵妃半身朝服像》油画挂屏,私人收藏、《乾隆皇帝半身朝服像》油画挂屏,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藏以及《嘉妃半身朝服像》油画挂屏,法国多勒市美术馆藏。这些艺术作品在聂崇正先生看来,都出自法国弗雷将军后裔的手中,“法国费雷将军是1900年八国联军中法国的将领,这些艺术品是作为战利品掠往欧洲的”。这些现身于国外艺术市场中的宫廷绘画作品应该也与此人的后裔有一定的关联。

  这些国外艺术市场中现身的油画屏风作品,均为清朝宫廷画家郎世宁的作品。《纯慧贵妃半身朝服像》油画屏风画,是在2005年出现在欧洲的拍卖市场上的,现在收藏在私人手中。这幅油画挂屏为纸本油画,与北京故宫博物馆中收藏的油画挂屏为同一时期的绘画作品。画中描绘的是乾隆皇帝的妃子之一。画屏中的人物与2003年4月香港苏富比拍卖市场中出现的郎世宁绘制的《纯慧皇贵妃朝服像》(轴)中的人物为同一个人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画像。此人在乾隆十年(1745年)晋封为纯贵妃,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晋封为纯皇贵妃。两幅画对比也可以看出:两幅画中的人物为同一人,只是《纯慧皇贵妃朝服像》(轴)中的人物年龄要比《纯慧贵妃半身朝服像》(油画挂屏)中的人物年龄大一些。这两幅画中的人物虽为同一人,却一幅出现在中国拍卖市场中,而另一幅则出现在欧洲艺术市场中。而且,这两幅画均被国内外的私人所收藏。这两种巧合可谓无独有偶的一种历史现象。

  在国外拍卖市场中现身的其他两幅油画肖像挂屏,《乾隆皇帝半身朝服像》油画挂屏以及《嘉妃半身朝服像》油画挂屏与上述的《纯慧贵妃半身朝服像》油画挂屏均为同一时期的作品。并且都是供职宫廷的外籍传教士画家郎世宁绘制的。这两幅油画挂屏作品,在形制以及绘画手法上,都很好的表现出西方绘画手法与中国审美情趣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绘画特点。画面中准确的记录了人物的相貌,为我们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历史人物资料。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艺术市场的不断壮大,以及人们对外籍传教士绘画作品认识水平的提高,再加上一些宫廷油画作品在国内外艺术市场中的频繁现身。使这些融合了西方绘画技巧与中国人审美趣好的艺术作品,出现在世人的眼前。不仅丰富了艺术市场中拍卖作品的形式,而且,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清朝外籍传教士的绘画作品及其在中国宫廷中取得的成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姜莉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