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下一只米兔
不同于那个被视为终极BOSS的苹果,关于小米,最有趣的一点是,无论小米做到什么,都有人认为超越它并不困难——秘诀仿佛就躺在那里:极致、参与感、粉丝、社会化营销……
2014年11月7日,雷军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了一句,“很多同行想比一下”。结果呢?双11,小米在天猫上销售了116万只手机,其他厂商加起来只销售了73万只。更值得留意的是,小米已经不再只是擅长卖手机了——小米电视2也坐在天猫电视单品销量第一宝座上,未来畅销商品列表中会不会有更多的小米产品?
热销单品的体会与经验(如果真的有结论的话)在小米体系中复制,蔓延的范围不只是以“小米”为品牌的产品。
“我们也很想注册出一个带‘米’的品牌”,骑记CEO黄尉祥说,小米如今牵动的不止是手机产业——三年前创办的顺为资本,目前已投资了60多家公司,主力方向是智能硬件、移动互联网应用、在线教育和旅游等。
作为被投资企业中的一员,黄尉祥之所以如此希望多些“米”的印记,关键还在于实际的好处——让他欣喜的是,以小米为主干、以这些投资企业为枝条的小米生态系统能给予确确实实的支持。
为此,这位把自行车项目大本营设在厦门的CEO,却几乎每个月都要去两次北京——多支“米记”团队相约在此碰头,交换经验与资源。
从陈彤加盟,以及小米在二级市场购入优酷土豆股票、2014年11月小米和顺为资本以18亿元人民币入股爱奇艺(百度同时追加了对爱奇艺的投资)等一系列关联事件来看,似乎小米的下一步重点是通过手机、电视等终端销售内容,增加除了硬件销售之外的利润来源。
但或许,这些举动更大的范本意义在于,小米可以用不站队、不对抗、不招致反感的姿态建立广泛的联盟,进而使这些联盟关系成为小米生态系统的生长环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