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赞(口袋通)

  • 来源:快公司
  • 关键字:微信,支付宝,有赞
  • 发布时间:2015-03-09 09:34

  让每一个商家成为小米

  利用微信的社交网络玩代付,这个想法在口袋通(现更名为“有赞”)团队被讨论了很久。五年多前,白鸦任职支付宝首席用户体验师时,发起了“找人代付”产品项目。但因为支付宝缺乏社交属性,这个被誉为“支付宝第一个有互联网味道”的产品并没有发挥白鸦当初设想的威力和乐趣。

  2014年7月,罗辑思维通过口袋通平台兜售真爱月饼,代付功能开始在微信强关系生态中释放出惊人能量——13天内销售23,214盒月饼,参与人数近270万人。

  最初设想很简单:用户下订单后,微信分享给朋友付款,相当于是“向一个人要月饼”。但实际操作中,根据用户反馈,口袋通迅速增加了“多人代付”功能,并在订单页面下方评论,还推出送人月饼、拼手气送礼等玩法。

  “在产品实现方面,要把交易和订单拆分开,还涉及到后续未筹集成功时的退款,整个产品逻辑非常复杂。”白鸦说,从策划构想,到商品开售只有10天时间。活动过程中,通宵4晚,共提交代码1,371次,上线83次,修改文案和界面细节无数。

  快速迭代的能力在口袋通尤为必要。毕竟,这家成立两年的企业,如今要服务50万微商。而半年前,这个数字仅为5万。“口袋通的员工都是特殊材料制作的,接到任务,分分钟变身钢铁侠。”白鸦透露,这支队伍最开始只有包括他在内的两名员工加一个实习生,如今已过百人,其中绝大多数是电商老兵(现仍不断招兵买马)。这使得口袋通“比所有人甚至商家自己都知道他们的需求。”

  “我们不需要做调研,就知道该怎么给他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我们知道每个产品的每一个细节是怎么做的,知道这个系统在这个地方有坑,在那个地方要注意什么。”在互联网用户体验深耕十余年的白鸦,说他并不擅长营销。然而,让他最骄傲的是,口袋通在前期几乎没有做任何推广。“到6月份产品可以测试时,我给20个熟悉的商家打了电话,说哥们我做了一个东西,你来用用吧,免费的。能用就用,不好用就拉倒。”

  2013年6月上线的口袋通只是一个客服管理工具,用户仍需跳到淘宝页面去购买。后来,淘宝封了微信链接,“所以我们只能做一个交易系统,让消费者直接在微信上买。”

  20个商家如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大多数商家自己找上门来,入驻口袋通后,他们能够便捷地搭建微商城,进行商品管理、订单管理、粉丝营销、数据分析等等。这样的服务远比自建系统要省事、高效,并且,是免费的。

  通过提供一个客服管理系统和一个店铺系统,口袋通希望“让每一个商家都成为小米”,以此掀起电商的“去中心化”革命。中心化模式即一个平台集中了所有商家和眼球/流量,成为消费者购物的第一入口。消费者通过这个入口找商品,平台通过这个入口做利益分配,雁过拔毛。而白鸦认为,购物需求正在场景化,中心化的入口模式只能满足“搜索”和“便宜”的需求,在未来的“无线互联网+社区化”时代里,随机的冲动型消费会成为市场的主流。在罗辑思维月饼的复盘会最后,他总结道:“+社区”是电商的未来,“+关系”可以让一切放大、裂变。

  这一结论在柳桃售卖再次得到验证。四天封闭式开发,口袋通投桃报礼,推出“降价拍”和“代付送礼人脉排行”新玩法,刺激用户参与和分享。2014年10月15日,罗辑思维10,000箱“柳桃尝鲜包”发售5小时内全部抢光。这次,白鸦这临时掌柜当得“又是倍感轻松又是怅然若失”,他感慨,没玩爽,前戏做足,正戏太快,刚有点感觉就结束了。

  柳桃售罄,白掌柜发话:如再合作,请备足库存,让挑战来得更猛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