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而不冗 薄而不轻

  • 来源:中国书画
  • 关键字:林宜耕,戏曲工笔人物画
  • 发布时间:2015-04-23 12:15

  ——林宜耕戏曲工笔人物画赏读

  在中国纷呈的画派中,有一派竟别具一格地与戏曲艺术巧妙结成连理,着手对舞台语言进行鲜活的再创造,这便是近现代画家关良开创的中国画戏曲人物流派。关良是20世纪20年代留学研习西画的画家,在他笔端成活的戏曲人物简洁而单纯、质朴而自然,抑扬中神随形至,富于夸张与变形,给人一种怪诞的艺术享受。读林宜耕的作品,令我们激动的正是这种用章台笔墨情趣来展现的传统戏曲的奇特魅力。

  林宜耕的戏曲工笔人物画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其画作既区别于传统工笔画程式技法的审美规范,又不同程度地引入西方画系中主张的写实与饱满构图等元素,故其作品富有浓郁的东方情调和明亮的西方意趣。她的作品赋彩灿烂,重而不冗,骨线雕刻丰润,装饰完美;线色虚实有致,十八描下人物状貌风姿绰约,动、静、怒、悦形容俱茂。画作中所用艺术形象及故事情节亦是巷陌家话,再经她大胆提取、精中取粹,与戏曲艺术中所扬善鞭恶的寓意俨然异曲同工、相得益彰,重塑出一种更为强烈的瞬间艺术冲突,而这种冲突被林宜耕微妙地定格在丹青中。

  中国戏曲是一门抽象艺术,其极富表现力与象征力的人物造型本身就是高吟低诉的戏曲语言,一哭一笑、一颦一怨,举手投足皆有意指。因而,读林宜耕的戏曲工笔人物,精工谨笔尤有飞天气韵,汇神于形,形中走神,连工带写,氤氲一片;一个个亦淡妆亦浓抹,或夸张其形,或端装衣襟,却无縟翻之拙。正所谓“凡画之作,功夫到处,处处是法,但觉一片化机,是为极致”。作品《巾帼英姿》,便是林宜耕集戏曲、绘画两大国粹艺术于一脉的仑央之作。画作中书写的是杨家女将穆桂英挂帅临征的场景,林宜耕以西方写实手法进行满幅面构图,别有匠心地使人物穿插、重叠与藏露,展现出丰富的空间感与层次性,预示画者力求突破二维,追求画面透视的发展思想,并分别采用统染、提染及渲染等技法对画面人物、舞台屏风、背景等物象分类赋彩,使得层落鲜明易读、毫不拖拉。画中人物则遵以戏曲语言中生、旦、净、丑本身的象征意指性艺术形貌进行塑型,虽工于线笔,亦内神写尽。佘老太君气宇浩然、深明大义,穆桂英一嗔一怨,两者于画内交相映衬,对比强烈,极具感染力地再现了杨家女将穆桂英爱恨分明的巾帼气概。

  林宜耕在戏曲工笔人物画创作中,往往会不自觉地要在画作中注入一些格外跳跃与明朗的生活笔墨元素,而且常以计白当黑的纯传统画面风格与小尺幅表现出来。于是,观者面前便出现了简而厚,静而动,淡而精彩,于夸张、变形中蕴含着诙谐情趣的小品味画作。林宜耕的这类画作幅度上显得有些小巧,形式表现上似乎也过于单薄,然细细读来,不知不觉却已然气韵万千。

  晚清书法家俞樾曾在他的《半园记》中精思妙论道:“少少许胜人多多许。”林宜耕的小品式戏曲人物画却有大气象正缘于此。中国传统戏曲是写意文化的产物,舞台上人物与道具不多,全凭唱念做打的角色抽象表演意念之“戏”,因此别有一种简练传神的旨趣。林宜耕在她的小品戏曲人物画中正是抓住了“简”与“神”,每每用兼工带写的技法书写着自己的雅逸的内心意趣:单纯、朴素、简括、传神、生动。她用若不经意的线笔表达着剧情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更是勾勒出她意念中活跃的美感。林宜耕小品式的戏曲人物画作相比于时下画坛的大制作、大尺度,未免显得“寒酸”,但她的画幅虽小,气象却大,盈尺间三两人物闪展腾挪,尤见功力之深醇;场地小,却经营奇、手法厚,反见以短击长、以小见大、以简驭繁、以少胜多之妙。如《春草闯堂》《孙成打酒》《桃花扇》等作品均可读出这种别有格调的艺术布局。《春草闯堂》讲述的是相府小姐婢女春草勇闯胡府公堂智救薛玫庭,抵抗邪恶的可歌故事。画中以胡知府、杨夫人、春草与衙役四人成三角构图后,便别无其他物象,大量的留白俨然给观者置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整个画面简约而纯粹。人物状貌各具形趣,笔墨诙谐,神韵自达,令人读来百般不厌。胡知府、杨夫人、衙役三人均作落荒状,唯春草“吴带当风”、正襟书写,辄而巧成对比,品趣横生,却又不失画之平衡。而《春草闯堂》中,其人物造型夸张、怪诞的绝妙处,亦如宋代学者李仲蒙所示,“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林宜耕的戏曲人物小品画,虽笔墨稚钝却深含灵透,层次虽少却显浑厚之趣。其线质淡如春烟、重若焦墨、润如春雨、苍如秋林,内中变化丰富耐读,颇有提笔奋起直追大师良公之势。

  林宜耕的戏曲人物工笔画,不管是囿于传统画形式的一种即兴的小品式创造,还是努力汲取诚如西方写实主义中的满构图、透视性等手法进行改良式创造,在对戏曲人物这一戏曲语言的再创作中,其作品必将在精工之中以“飘逸之美”的中国画最高审美尺度和标准向前行走。

  林宜耕,1958年生于福州市。198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93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1998年于文化部首届重彩画高级研究班学习。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彩画研究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文/陈召飞 责任编辑/宋建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