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 有业务能力没老板谋略 商情水浒(连载之6)
- 来源:凤凰生活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6-02 16:26
武松在梁山集团名列第14位,按企业的规模来衡量,他属于“总监”或“总经理助理”一级的身份。但这个职位不高的经理人,在民间的知名度,可能是梁山108将中最高的。
《水浒传》在对人物的刻画中,武松也是最细致而传神的。比如,《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大闹飞云浦》、《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武行者夜走蜈蚣岭》……每段故事都是脍炙人口,在民间广为流传。
但不管传说的故事如何动人,不管他的形象如何神气,不管他如何受崇拜,综观他人生经历,都是因为缺乏谋略而惨淡的,他把人生写得遗憾而悲壮。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没有谋略,只有武艺,只能是惨败。
历史上的武松与传说的武松性格相似
很多读者都想知道,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武松这个人物原型?当然有,《水浒传》里的108将中,36将有原型,其中就包括武松。
武松的历史原型与小说中的人物,两者的性格颇有相似之处,都是有勇无谋。只是小说把几个细节加以扩充和渲染而已。
据查,《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都记载了北宋时杭州知府中的提辖武松勇于为民除恶的侠义壮举。
武松原系浪迹江湖的卖艺人,“貌奇伟,尝使技于涌金门外”,“非盗也”。杭州知府高权见武松武艺高强,人才出众,遂邀请入府,让他充当都头。不久,因功被提为提辖,成为知府高权的心腹。
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被奸人诬谄而罢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赶出衙门。继任的新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鋆,是个大奸臣。他倚仗其父的权势,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声载道,人称蔡鋆为“蔡虎”。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骨,决心拼上性命也要为民除害。
一日,武松身藏利刃,隐匿在蔡府之前,候蔡前呼后拥而来之际,箭一般冲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数刀,当即结果了他的性命。官兵蜂拥前来围攻武松,武松终因寡不敌众被官兵捕获。后惨遭重刑死于狱中。
当地“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泠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但小说不会这么简单地把武松这个人物就这样了结了。小说可以说是综合了民间的意愿,进行了幻想和补充。作者描写武松在杀人后逃亡,在逃亡过程中,得张青、孙二娘夫妇帮助,假扮成带发修行的“行者”。武松投奔二龙山后成为该支“义军”的三位主要头领之一,后归依梁山集团。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武松为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后班师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在六和寺出家,善终(一说金兵入侵时战死)。
《水浒传》中,许多细节都体现武松善于宣传自己,善于打造自己的品牌,这跟他是江湖卖艺的身份很贴切,江湖艺人走到哪里,首先就要标榜一下自己的名声与绝招,所以他在杀死西门庆后,都能不慌不忙地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武松也”6个大字。
这样一个懂品牌效应、懂展现自己、勇于拼搏、有业务能力的人,为什么成不了梁山集团的老大?为什么没有创立自己的集团?为什么后半生是落寞而悲凉的?这些问题值得职场人士去思考和研究。
以下我从武松的几个人生细节分析一些看法。
武松是个业务高手,甚至具备老板的某些思维
武松一生最值得夸耀的,可以算是“景阳冈打虎”这个资本。这个他无意中创造的闪光点,比大学文凭还管用,许多门槛都让他顺利迈过去。
他也知道这个资本在社会上管用,懂得到处宣传。
看官肯定知道,有一天,拜把兄弟施恩请他去帮助报仇,想夺回快活林的控制权,但又担心他武功不行,打不过蒋门神,所以表示有疑虑。武松听了哈哈大笑,说自己“害了三个月疟疾,景阳冈上酒醉里打死一只大虫,也只三拳两脚便自打死了”。
虽然武松这话是有点吹牛,但毕竟人家做出了结果,真的把老虎打死了,他把过程掺点水也问题不大,毕竟在口语表达上为了强调语气或渲染气氛,可以应用夸张的手法。况且,英雄豪杰历来都是喜欢说大话的,比如拿破仑个子虽矮,就曾对高个子说“不要以为你比我高就可以压我,只要我愿意,我随时可以把这个距离削平”;比如孙中山,当年在江湖上就是赫赫有名的“孙大跑”,整天就喜欢说大话;比如毛泽东,历代帝王都被他写进诗里嘲笑、批评一番。所以我对武松吹牛不抱批评态度,反觉得他在这点上有点可爱。
“景阳冈打虎”还体现了武松有做领导人或老板的思维。景阳冈是个风险很大也是利润很高的战场,敌人不是武功高强的人,而是吃人不眨眼的老虎,再凶残的人也有情面,而凶猛动物是不讲情面的,如果打败老虎,名扬天下,打不过老虎,不是伤筋动骨的问题,而是尸骨无存。显然,这一单业务的成本非常高,高得几乎等于一个人的生命,但如果成功了,将会让一个人改变命运。
换成一般人,肯定不会去闯景阳冈这样的地带,而他在自我估量后,还是不听劝告,决定拿下“景阳冈”这个大单。最后终于打死了那条危害百姓的“大虫”,名声在外,成为职场英雄、业务高手。
在职场上,面对一个大难题,普通员工与老板(或老板人才)在思维上的区别是,普通员工面对大难度,习惯回避或走别的路,而老板或老板人才勇于挑战难题,勇于做出别人不敢做的事,勇于冒风险。尤其是在利润大的选题中,会使出浑身解数去解决。比如在互联网刚兴起的时代,就有许多IT行业的投资商具备超前的眼光,勇于去“烧钱”,最后在别人认为不可能赢的情况下,赢得令人佩服。新浪、百度、腾讯的老板等,莫不如此。
武松做业务雷厉风行,敢于用非常规手段
武松杀西门庆、潘金莲一案,如果撇开法律和人性的角度,单从职场和经济上考虑,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以低成本完成了高难度业务。
说实话,在武松杀人不眨眼一事上,我一直认为他有点不够人性,在对待大美人潘金莲勾引上,我认为他是假正经,口是心非。但从官府与黑势力勾结一事上,他又具有不怕邪恶的勇气和执行力。
有一天,武松从外地出差回来,发现哥哥武大被潘金莲与西门庆谋害了,便搜集了人证和物证,告到了县府。
西门庆得知此消息后,即向官府使银两。
次日早晨,武松在厅上禀告,催逼知县拿人,谁想这官人贪图贿赂,竟然说:“武松,你休听外人挑拨你与西门庆作对头,这件事不明白,难以对理。圣人云:‘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不可一时造次。”(第26回)
这是中国官场几千年来拿钱吃案的忽悠式语言。官衙私底下收了银子,表面上却是引经据典,说得合理而专业。换成别人,大抵也只能到此为止,除了哭和郁闷,也没什么别的办法了,但武松真正能做到“替天行道”,干脆亲自办案。他用自己的方式立案、搜证、审判、结案、加上执法,干净利落。如果不是这样,这案子要等官府结案,显然会颠倒黑白,武松将会蒙冤受辱。
武松一个人结了案后,但他知道自己是非法操作,必须接受游戏规则的惩罚,必须受到体制的制裁,所以,武松带着一干人、行凶的刀子、还有西门庆与潘金莲的两颗人头,径自到县府投案。
武松的高明之处就在这个时候投案自首。对手已经除了,官府自然就不可能偏袒他的对手,这是官场或职场的潜规则。当运动员只剩下一方的时候,裁判自然会成为他们的朋友。
县官一看,反正武松已经自行办了案,民情也在武松这一面,干脆自己做个“好人”。于是,把负责写文状的司吏叫过来商量:“念武松那厮是个有义的汉子,把这人们的招状重新改过。”(第27回)
县官就把武松整个杀人的经过,做了改编。武松为冤屈而死的哥哥报仇,公然杀了西门庆与潘金莲的过程,被官府改编成了“在祭献武大的过程中,双方意见不和,发生斗殴,失手杀人”。
这样,武松连杀两人,不仅不用偿命,还在民间增添了“英雄”的美称,在官府得到了县太爷的帮助,以最快的时间最低的成本,解决了一庄高难度业务。其业务能力,少有人能出其右。
武松的执行力超强,却不懂经营与谈判谋略
武松犯了杀人罪,被押到了孟州的囚营。想不到,囚营把武松待若上宾,给武松住进了单人房,每天奉上美食。武松刚开始觉得很蹊跷,总想知道为什么。
原来,囚营的“管营”知道武松的武功高强,要请武松帮忙打架、抢生意、抢地盘。
这个地盘叫做“快活林”,原由管营的儿子、诨号金眼彪的施恩负责经营。很明显,施恩是利用父亲的权势,在快活林收保护费。
快活林真是个快活商业区,有酒店、赌场、钱庄,当然也有色情业。有钱的地方肯定少不了美女,男人有钱肯定也少不了美人。施恩这个黑社会头目,每天坐地收钱,坐享其成,无本而万利。可以想象,他赚钱太容易,所以也挥金如土,妻妾成群。
但是,有一天,他被本营内的张团练带一人到此找事,那人叫做蒋门神。“那厮不特长大,原来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枪棒,拽拳飞脚,相扑为最……因此来夺小弟的道路。小弟不肯让他,吃那厮一顿拳脚打了,两个月起不得床……本待要起人去和他厮打,他却有张团练那一班儿正军……这无穷之恨不能报得。久闻兄长是个大丈夫,怎地得兄长与小弟出得这口无穷之怨气,死而瞑目。”
因为快活林是块大肥肉,所以张团练带了个黑道的拳脚高手蒋门神来抢地盘。施恩这个小恶霸,打不过蒋门神这个大恶棍,快活林就这样被张蒋集团给整盘端了过去,管营和施恩当然产生了“无穷之怨气”,他们看到自动送上门来的杀人犯,竟然是打虎英雄,简直认为是救命天神。
这个时候,如果武松有谋略,懂得谈判,提出打败蒋门神后,给他50%的股份,加上善待他,施恩及其老爸都会同意,而且以后双方可以“强强联合”,扩大地盘,或者再去别的地方抢地盘。但武松不懂。一个非常好的做老板机会,就这样白白地溜走了。职场和商场的机会不是每天都有的,机会来了不抓住,下一个机会不知道猴年马月。
但武松仅仅被施恩拜为兄弟后,就答应为他做免费的打手了。这单业务,虽然武松有把握,但风险并不亚于“景阳冈打虎”。为什么呢?首先,黑恶势力都是残忍而没有血性的,其次,蒋门神只是张团练集团的一个CEO,其背后有更大的靠山,不是一个人就能收保护费的,历史上敢收保护费的黑社会团体,都有官方背景。但武松恰恰忽视了这点。
武松打败了蒋门神后,施恩暂时收回地盘,以为从此万事大吉,岂知张团练也不是个省油的灯,马上去找他的上级张都监求救。
张都监就用了计谋,先把武松调到都监府作亲随,再找个机会栽赃,把武松抓打成贼,再度送进了官府。张都监接着就想在狱中、或是解送过程中,借刀杀人,把武松给灭了。
于是就有了第31回的《施恩三入死囚牢,武松大闹飞云浦》。武松发挥打老虎的神勇,在飞云浦解决了两个押解他的公人,还有两个张都监派来的刺客。故事当然不能到此结束,所以接着是第32回的《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武行者夜走蜈蚣岭》。武松回到了都监府后堂深处的鸳鸯楼、杀了正在欢飨庆功宴的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
如果在血溅鸳鸯楼前,武松懂得谈判,跟施恩再次提出交换条件,不要说50%的股份,就是把整个快活林的地盘供手相送,施恩及其父亲都会把头点得打点计时器,大不了再联合抢一个地盘。但武松没有提条件,杀掉对手后就独自夜走蜈蚣岭,放弃了自己做幕后老板的资格。
在商场,每次出手都要考虑自己的成本与经济效益,或短期,或长远。不能为图一时之痛快,更不能意气用事。因为人生的每个环节都有成本,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经济效益。
武松自与宋江相识,就突出两人才能的差异
《水浒传》里把武松和宋江的相识安排在柴进的府中,说宋江因躲一杯酒,去净手了,转出廊下来,取了火锨柄,引得那汉焦躁,跳将起来就欲打宋江。柴进此时赶将出来,偶叫起“宋押司”,因此透露出宋押司的身份来。那大汉听得是宋江,跪在地下哪里肯起,说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渎兄长,望乞恕罪!”宋江扶起那汉,问道:“足下是谁?高姓大名?”柴进指着道:“这人是清河县人氏。姓武,名松,排行第二。已在此间一年了。”宋江道:“江湖上多闻说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多幸!多幸!”柴进道:“偶然豪杰相聚,实是难得。就请同做一席说话。”
宋江大喜,携住武松的手,一同到后堂席上,便唤宋清与武松相见。柴进便邀武松坐地。宋江连忙让他一同在上面坐。武松哪里肯坐。谦了半晌,武松坐了第三位。柴进吩咐再整杯盘,来劝三人痛饮。
两人坐定后,“宋江在灯下,看了武松这表人物,心中欢喜”。
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武松与宋江的才能差异,武松虽武艺高强,堂堂一表人才,但在很多细节上,都表现出“小弟”人物。而宋江都表现出大哥与老板的架势与胸怀。
人的才能有很多种,有领袖型的才能,有业务型或技术型的才能。宋江虽然练武,但通本水浒从无显示他武艺高强之处,反倒处处写他高瞻远瞩的领袖气质。而武松靠两个拳头称雄,靠勇敢著称,属于技术型的人才。宋江一见武松就求才若渴,颇为欣赏,为日后“杀人放火受招安”,需要用上武松而埋下伏笔。
武松与宋江拜识后,对宋江不仅崇拜,而且忠诚,以后在梁山集团成为宋江的心腹与得力助手。
从以上细节与分析中可以看出,武松这个人物,在职场上来说是个优秀员工,是个可以信任的职业经理人。但他不具备做最高领导或老板的气质,不具备高远的谋略与胸怀,成不了大气候。
在职场(含官场)与商场,用人如下棋,每个棋子都有其相应的身份与功能,你能把员工按能力的不同安排准确岗位,就等于把握了全盘棋局。而员工对于自己,也要找准岗位,找不准岗位,常常会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
……
《水浒传》在对人物的刻画中,武松也是最细致而传神的。比如,《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大闹飞云浦》、《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武行者夜走蜈蚣岭》……每段故事都是脍炙人口,在民间广为流传。
但不管传说的故事如何动人,不管他的形象如何神气,不管他如何受崇拜,综观他人生经历,都是因为缺乏谋略而惨淡的,他把人生写得遗憾而悲壮。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没有谋略,只有武艺,只能是惨败。
历史上的武松与传说的武松性格相似
很多读者都想知道,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武松这个人物原型?当然有,《水浒传》里的108将中,36将有原型,其中就包括武松。
武松的历史原型与小说中的人物,两者的性格颇有相似之处,都是有勇无谋。只是小说把几个细节加以扩充和渲染而已。
据查,《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都记载了北宋时杭州知府中的提辖武松勇于为民除恶的侠义壮举。
武松原系浪迹江湖的卖艺人,“貌奇伟,尝使技于涌金门外”,“非盗也”。杭州知府高权见武松武艺高强,人才出众,遂邀请入府,让他充当都头。不久,因功被提为提辖,成为知府高权的心腹。
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被奸人诬谄而罢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赶出衙门。继任的新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鋆,是个大奸臣。他倚仗其父的权势,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声载道,人称蔡鋆为“蔡虎”。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骨,决心拼上性命也要为民除害。
一日,武松身藏利刃,隐匿在蔡府之前,候蔡前呼后拥而来之际,箭一般冲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数刀,当即结果了他的性命。官兵蜂拥前来围攻武松,武松终因寡不敌众被官兵捕获。后惨遭重刑死于狱中。
当地“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泠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但小说不会这么简单地把武松这个人物就这样了结了。小说可以说是综合了民间的意愿,进行了幻想和补充。作者描写武松在杀人后逃亡,在逃亡过程中,得张青、孙二娘夫妇帮助,假扮成带发修行的“行者”。武松投奔二龙山后成为该支“义军”的三位主要头领之一,后归依梁山集团。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武松为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后班师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在六和寺出家,善终(一说金兵入侵时战死)。
《水浒传》中,许多细节都体现武松善于宣传自己,善于打造自己的品牌,这跟他是江湖卖艺的身份很贴切,江湖艺人走到哪里,首先就要标榜一下自己的名声与绝招,所以他在杀死西门庆后,都能不慌不忙地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武松也”6个大字。
这样一个懂品牌效应、懂展现自己、勇于拼搏、有业务能力的人,为什么成不了梁山集团的老大?为什么没有创立自己的集团?为什么后半生是落寞而悲凉的?这些问题值得职场人士去思考和研究。
以下我从武松的几个人生细节分析一些看法。
武松是个业务高手,甚至具备老板的某些思维
武松一生最值得夸耀的,可以算是“景阳冈打虎”这个资本。这个他无意中创造的闪光点,比大学文凭还管用,许多门槛都让他顺利迈过去。
他也知道这个资本在社会上管用,懂得到处宣传。
看官肯定知道,有一天,拜把兄弟施恩请他去帮助报仇,想夺回快活林的控制权,但又担心他武功不行,打不过蒋门神,所以表示有疑虑。武松听了哈哈大笑,说自己“害了三个月疟疾,景阳冈上酒醉里打死一只大虫,也只三拳两脚便自打死了”。
虽然武松这话是有点吹牛,但毕竟人家做出了结果,真的把老虎打死了,他把过程掺点水也问题不大,毕竟在口语表达上为了强调语气或渲染气氛,可以应用夸张的手法。况且,英雄豪杰历来都是喜欢说大话的,比如拿破仑个子虽矮,就曾对高个子说“不要以为你比我高就可以压我,只要我愿意,我随时可以把这个距离削平”;比如孙中山,当年在江湖上就是赫赫有名的“孙大跑”,整天就喜欢说大话;比如毛泽东,历代帝王都被他写进诗里嘲笑、批评一番。所以我对武松吹牛不抱批评态度,反觉得他在这点上有点可爱。
“景阳冈打虎”还体现了武松有做领导人或老板的思维。景阳冈是个风险很大也是利润很高的战场,敌人不是武功高强的人,而是吃人不眨眼的老虎,再凶残的人也有情面,而凶猛动物是不讲情面的,如果打败老虎,名扬天下,打不过老虎,不是伤筋动骨的问题,而是尸骨无存。显然,这一单业务的成本非常高,高得几乎等于一个人的生命,但如果成功了,将会让一个人改变命运。
换成一般人,肯定不会去闯景阳冈这样的地带,而他在自我估量后,还是不听劝告,决定拿下“景阳冈”这个大单。最后终于打死了那条危害百姓的“大虫”,名声在外,成为职场英雄、业务高手。
在职场上,面对一个大难题,普通员工与老板(或老板人才)在思维上的区别是,普通员工面对大难度,习惯回避或走别的路,而老板或老板人才勇于挑战难题,勇于做出别人不敢做的事,勇于冒风险。尤其是在利润大的选题中,会使出浑身解数去解决。比如在互联网刚兴起的时代,就有许多IT行业的投资商具备超前的眼光,勇于去“烧钱”,最后在别人认为不可能赢的情况下,赢得令人佩服。新浪、百度、腾讯的老板等,莫不如此。
武松做业务雷厉风行,敢于用非常规手段
武松杀西门庆、潘金莲一案,如果撇开法律和人性的角度,单从职场和经济上考虑,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以低成本完成了高难度业务。
说实话,在武松杀人不眨眼一事上,我一直认为他有点不够人性,在对待大美人潘金莲勾引上,我认为他是假正经,口是心非。但从官府与黑势力勾结一事上,他又具有不怕邪恶的勇气和执行力。
有一天,武松从外地出差回来,发现哥哥武大被潘金莲与西门庆谋害了,便搜集了人证和物证,告到了县府。
西门庆得知此消息后,即向官府使银两。
次日早晨,武松在厅上禀告,催逼知县拿人,谁想这官人贪图贿赂,竟然说:“武松,你休听外人挑拨你与西门庆作对头,这件事不明白,难以对理。圣人云:‘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不可一时造次。”(第26回)
这是中国官场几千年来拿钱吃案的忽悠式语言。官衙私底下收了银子,表面上却是引经据典,说得合理而专业。换成别人,大抵也只能到此为止,除了哭和郁闷,也没什么别的办法了,但武松真正能做到“替天行道”,干脆亲自办案。他用自己的方式立案、搜证、审判、结案、加上执法,干净利落。如果不是这样,这案子要等官府结案,显然会颠倒黑白,武松将会蒙冤受辱。
武松一个人结了案后,但他知道自己是非法操作,必须接受游戏规则的惩罚,必须受到体制的制裁,所以,武松带着一干人、行凶的刀子、还有西门庆与潘金莲的两颗人头,径自到县府投案。
武松的高明之处就在这个时候投案自首。对手已经除了,官府自然就不可能偏袒他的对手,这是官场或职场的潜规则。当运动员只剩下一方的时候,裁判自然会成为他们的朋友。
县官一看,反正武松已经自行办了案,民情也在武松这一面,干脆自己做个“好人”。于是,把负责写文状的司吏叫过来商量:“念武松那厮是个有义的汉子,把这人们的招状重新改过。”(第27回)
县官就把武松整个杀人的经过,做了改编。武松为冤屈而死的哥哥报仇,公然杀了西门庆与潘金莲的过程,被官府改编成了“在祭献武大的过程中,双方意见不和,发生斗殴,失手杀人”。
这样,武松连杀两人,不仅不用偿命,还在民间增添了“英雄”的美称,在官府得到了县太爷的帮助,以最快的时间最低的成本,解决了一庄高难度业务。其业务能力,少有人能出其右。
武松的执行力超强,却不懂经营与谈判谋略
武松犯了杀人罪,被押到了孟州的囚营。想不到,囚营把武松待若上宾,给武松住进了单人房,每天奉上美食。武松刚开始觉得很蹊跷,总想知道为什么。
原来,囚营的“管营”知道武松的武功高强,要请武松帮忙打架、抢生意、抢地盘。
这个地盘叫做“快活林”,原由管营的儿子、诨号金眼彪的施恩负责经营。很明显,施恩是利用父亲的权势,在快活林收保护费。
快活林真是个快活商业区,有酒店、赌场、钱庄,当然也有色情业。有钱的地方肯定少不了美女,男人有钱肯定也少不了美人。施恩这个黑社会头目,每天坐地收钱,坐享其成,无本而万利。可以想象,他赚钱太容易,所以也挥金如土,妻妾成群。
但是,有一天,他被本营内的张团练带一人到此找事,那人叫做蒋门神。“那厮不特长大,原来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枪棒,拽拳飞脚,相扑为最……因此来夺小弟的道路。小弟不肯让他,吃那厮一顿拳脚打了,两个月起不得床……本待要起人去和他厮打,他却有张团练那一班儿正军……这无穷之恨不能报得。久闻兄长是个大丈夫,怎地得兄长与小弟出得这口无穷之怨气,死而瞑目。”
因为快活林是块大肥肉,所以张团练带了个黑道的拳脚高手蒋门神来抢地盘。施恩这个小恶霸,打不过蒋门神这个大恶棍,快活林就这样被张蒋集团给整盘端了过去,管营和施恩当然产生了“无穷之怨气”,他们看到自动送上门来的杀人犯,竟然是打虎英雄,简直认为是救命天神。
这个时候,如果武松有谋略,懂得谈判,提出打败蒋门神后,给他50%的股份,加上善待他,施恩及其老爸都会同意,而且以后双方可以“强强联合”,扩大地盘,或者再去别的地方抢地盘。但武松不懂。一个非常好的做老板机会,就这样白白地溜走了。职场和商场的机会不是每天都有的,机会来了不抓住,下一个机会不知道猴年马月。
但武松仅仅被施恩拜为兄弟后,就答应为他做免费的打手了。这单业务,虽然武松有把握,但风险并不亚于“景阳冈打虎”。为什么呢?首先,黑恶势力都是残忍而没有血性的,其次,蒋门神只是张团练集团的一个CEO,其背后有更大的靠山,不是一个人就能收保护费的,历史上敢收保护费的黑社会团体,都有官方背景。但武松恰恰忽视了这点。
武松打败了蒋门神后,施恩暂时收回地盘,以为从此万事大吉,岂知张团练也不是个省油的灯,马上去找他的上级张都监求救。
张都监就用了计谋,先把武松调到都监府作亲随,再找个机会栽赃,把武松抓打成贼,再度送进了官府。张都监接着就想在狱中、或是解送过程中,借刀杀人,把武松给灭了。
于是就有了第31回的《施恩三入死囚牢,武松大闹飞云浦》。武松发挥打老虎的神勇,在飞云浦解决了两个押解他的公人,还有两个张都监派来的刺客。故事当然不能到此结束,所以接着是第32回的《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武行者夜走蜈蚣岭》。武松回到了都监府后堂深处的鸳鸯楼、杀了正在欢飨庆功宴的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
如果在血溅鸳鸯楼前,武松懂得谈判,跟施恩再次提出交换条件,不要说50%的股份,就是把整个快活林的地盘供手相送,施恩及其父亲都会把头点得打点计时器,大不了再联合抢一个地盘。但武松没有提条件,杀掉对手后就独自夜走蜈蚣岭,放弃了自己做幕后老板的资格。
在商场,每次出手都要考虑自己的成本与经济效益,或短期,或长远。不能为图一时之痛快,更不能意气用事。因为人生的每个环节都有成本,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经济效益。
武松自与宋江相识,就突出两人才能的差异
《水浒传》里把武松和宋江的相识安排在柴进的府中,说宋江因躲一杯酒,去净手了,转出廊下来,取了火锨柄,引得那汉焦躁,跳将起来就欲打宋江。柴进此时赶将出来,偶叫起“宋押司”,因此透露出宋押司的身份来。那大汉听得是宋江,跪在地下哪里肯起,说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渎兄长,望乞恕罪!”宋江扶起那汉,问道:“足下是谁?高姓大名?”柴进指着道:“这人是清河县人氏。姓武,名松,排行第二。已在此间一年了。”宋江道:“江湖上多闻说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多幸!多幸!”柴进道:“偶然豪杰相聚,实是难得。就请同做一席说话。”
宋江大喜,携住武松的手,一同到后堂席上,便唤宋清与武松相见。柴进便邀武松坐地。宋江连忙让他一同在上面坐。武松哪里肯坐。谦了半晌,武松坐了第三位。柴进吩咐再整杯盘,来劝三人痛饮。
两人坐定后,“宋江在灯下,看了武松这表人物,心中欢喜”。
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武松与宋江的才能差异,武松虽武艺高强,堂堂一表人才,但在很多细节上,都表现出“小弟”人物。而宋江都表现出大哥与老板的架势与胸怀。
人的才能有很多种,有领袖型的才能,有业务型或技术型的才能。宋江虽然练武,但通本水浒从无显示他武艺高强之处,反倒处处写他高瞻远瞩的领袖气质。而武松靠两个拳头称雄,靠勇敢著称,属于技术型的人才。宋江一见武松就求才若渴,颇为欣赏,为日后“杀人放火受招安”,需要用上武松而埋下伏笔。
武松与宋江拜识后,对宋江不仅崇拜,而且忠诚,以后在梁山集团成为宋江的心腹与得力助手。
从以上细节与分析中可以看出,武松这个人物,在职场上来说是个优秀员工,是个可以信任的职业经理人。但他不具备做最高领导或老板的气质,不具备高远的谋略与胸怀,成不了大气候。
在职场(含官场)与商场,用人如下棋,每个棋子都有其相应的身份与功能,你能把员工按能力的不同安排准确岗位,就等于把握了全盘棋局。而员工对于自己,也要找准岗位,找不准岗位,常常会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