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作家的“阴谋”——读坦克的《坦克中短篇小说集》

  • 来源:凤凰生活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09-06-02 16:27
  文/邓燕婷

  在业余作家中,从事媒体工作的人占了大部分,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小媒体,都有大量“媒体作家”。他们因为具有双重的引人注目的身份,作品也相应地较受关注。他们的作品主要关注什么题材、什么人群,语言和写作手法具有什么特色?本期我们向您介绍崔永元等几位媒体作家的作品,希望您对这个群体的作家及其作品有所认识。

  ——编者

  作家坦克是个不轻易透露“作家”身份人,这也是一种智慧。最近他出版了《坦克中短篇小说集》,虽然没有大红大紫,但沉默的东西往往更会闪光。

  坦克的小说无论形式怎样诡异莫测,都企图进入人物的灵魂深处,让我们沉陷其中。这是一个有“阴谋”的作家。

  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今年,依然蔓延的明年,身边的朋友,实在没有人可以像他那样,以一种近乎疯狂并充满侵略性的姿势,引领我们在浮躁与沮丧中,回到那些特定的历史时代,回到某些特定的社会环境,去反思那个年代被扭曲的人性,被云雾笼罩的心灵。

  在经济阴霾无法挥去的今天,读着坦克这些下笔速度极快的中篇和短篇,同他一起怀旧,同他一起进入一个个灵魂,你会发现,自始至终穿行在作家字里行间的情绪,有一种帕慕克式的忧愁。对城市的人,对曾经的历史,对日渐颓败的文明,对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进步和破坏,对商业化与生俱来永远无法扑灭的欲望,对未来信仰与现实的矛盾交煎,这些,那些,都流露出一个内心深处仍未破灭殆尽的理想主义幻梦者的忧愁。

  《山狗》充满了马尔克思式的荒诞。小说讲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男人前世今生的故事。木子李回顾历史的晚年生活,如溪流似的,时宽时窄,时曲时直,时动时静地贯穿了一段暮年爱情。从技巧上说,在这几部小说中,都能看出坦克叙事的干净利落,作家思维迂回如水,水下时深时浅,间中又有旋涡,有悬念牵扯,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转折。

  《我是金达莱》再现了抗美援朝时的壮阔场面,就像当时他是个随军记者,在硝烟弥漫的战壕,人在打仗,他在记录,如实地记录某些真相。从小听父亲对那场仗的一些回忆,使得坦克对那场战争的理解,也因此有着与众不同的视角。这个剧本式的小说,充满了具象感和现场感,战争的残酷,场面的悲壮,人性的大节与悲悯,鲜血与泪水,都点滴掩藏在那漫山遍野的金达莱野花丛中。

  《新程育》的题目一开始让人有点蒙,后来发现是主人公年少的一个小小的视觉错误。如同这个视觉错误一样,一个懵懂少年对人生,对女孩子,对理想,对友情,对社会都有这样那样的视觉错误。小说用中国最辉煌的乒乓球时代做背景,糅进一些真实的当年响当当的人名,虚幻相托,细微的错误也出自当年一本真实的杂志名,在作家那儿,却幻化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老虎》和山狗一样,让人看到坦克对动物外形和习性的高度把握。这个关于人与野兽永恒的仇恨与命运的话题,被他以一种独特的视觉看透,视角新颖,构思奇特。

  坦克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时常令人进入虚构与现实的纷扰当中,让人分不清这是小说还是纪实。如深圳历史,如城市演变,如动物与人性的颠覆,都能看出作家操控的脉络和他投射在作品里的影子。

  坦克是我同事,所以我们有机会经常喝酒聊天。他的书,我是第一批读者之一,我很认真品读,是因为他对创作的执迷与疯狂,完全有别于对女孩子的态度,令我欣赏与感动。还有他在普世扰攘、情绪颓败的危机时代,依然潜心创作,一个接一个地写,一本接一本地出,不能不令人敬佩。

  创作激情与灵感,是艺术的生命内驱力,对一个写作者是多么的难得。但愿坦克以后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何境,都继续保有这种内驱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