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L的拐点信号

  未来货币政策的主要特征是从全面放松开始向收短放长转变,从类量宽的间接引导走向结构性支撑的直接引导。PSL的出现,相当于以超预期的速度确认了资金放长,从而部分降低了市场对于流动性的担忧。

  久违的PSL又重新出现在银行间市场上。

  6月1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央行近期针对特定银行进行了PSL操作,以提供基础货币,同时调降本次PSL利率至3.1%,以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未透露具体操作规模。”

  根据此前的信息,新一轮PSL的期限可能为3-5年,规模可能扩至1.5万亿元以上。

  央行PSL用心良苦

  本轮央行PSL操作除了规模扩大以外,更重要的是利率进一步走低。

  2014年,央行PSL的利率在4.5%左右,目前三年期国债利率约为2.92%,如果本轮PSL的利率调降至3.1%属实,则已逼近国债利率水平,其主要用意在于进一步引导市场资金利率下降。

  本次PSL利率下降至3.1%,至少表明央行仍未放弃引导实体利率下行的努力和态度。PSL不止是一种数量工具,它是未来央行引导中期利率的一种重要的价格工具,PSL利率即是未来中长期的基准利率。

  在目前整体偏弱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央行此举可谓良苦用心,一方面,央行要考虑银行在市场融入资金的成本,资金价格定太高,银行不能接受;另一方面,央行还要考虑经济状况,当前实体资本回报率不高,PSL若要发挥稳定增长的作用,资金利率必须要降低。如果此次PSL低利率发行属实,则一方面可以提供长期流动性,增加银行配债资金并延长资产久期;另一方面可以稳定长端利率预期。

  央行选择对特定银行进行PSL操作,再一次充分说明央行调控思路依旧倾向于宽松,并且是坚持定向宽松和全面宽松有机结合的思路。

  央行此次通过定向PSL操作,不仅可以通过这些银行对经济进行类似财政支持的资金注入,却无需大幅度提高财政赤字,或者再次依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从商业银行借贷;而且,央行可以通过对国开行定向注入流动性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再平衡的重点项目提供信贷支持,不必过度依赖降准和降息的全面宽松货币政策。

  央行未来货币政策调控思路依旧倾向于宽松,目前尚未出现引发货币政策调控思路逆转的事件,这一点市场无需过分担忧。

  观察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思路转变的信号,外部看汇率和外汇占款的变化,内部看通胀的变化。从央行近期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仍然为负增长。截至4月末,央行外汇占款余额为26.77万亿元,较上月减少459.42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以来,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除了1月份小幅增长外,2月、3月、4月份均为负增长。外汇占款减少,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基础货币投放量会减少,这将使得基础货币缺口需要补充。PSL属于长线资金,不但可以及时补充外汇占款下降留下的基础货币缺口,也可以降低特定领域(过去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融资成本。央行选择此时进行PSL操作可为一石二鸟。

  此外,央行发行PSL用意可能并非仅停留于货币调控层面的考虑,它极有可能与定向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地方政府债务相衔接,以进一步优化银行的流动性管理。

  5月8日,财政部、央行和银监会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2015年采用定向承销方式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有关事宜的通知》,以及《2015年采取定向承销方式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操作流程》,将地方债纳入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和试点地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抵(质)押品范围,纳入央行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的抵(质)押品范围,纳入商业银行抵押贷款的抵(质)押品范围,并按照规定在交易场所开展回购交易。

  分析以上管理层的种种举动,不排除银行可以通过PSL将地方债抵押给央行,换取流动性,因此,央行在上述政策颁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快速推出PSL操作,表明该项操作可能是央行在流动性管理上的主动调节,既可能是为了给地方债置换做铺垫,也可能是为疏通、改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所做的衔接。

  本刊特约作者 方斐/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