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脑创意 从大黄鸭到熊猫 坚持理念传递影响力

  • 来源:专案经理
  • 关键字:大黄鸭,纸熊猫,林仲哲
  • 发布时间:2015-06-25 14:20

  從大黄鸭到纸熊猫,萌到底的可爱模样疗愈了不少台湾人的心,也分别在2013、2014延烧了不少话题。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个展览,其实背后有一个共同的推手,那就是左脑创意营销公司。

  若排起2013年的台湾风云榜,引起诸多争议的大黄鸭绝对榜上有名。不过,很少人知道的是,最早把大黄鸭带进台湾的灵感,只是一个简单到不行的突发想法,大黄鸭的背后,除了旅游商机,还有一群人默默努力,只是想把大黄鸭的那股童年欢乐带给台湾人。

  最早引进大黄鸭的,其实不是各县市政府单位,而是「左脑创意营销公司」。如果还记得大黄鸭去年在台湾三个城市的展出样貌,便不难发现,在高雄的大黄鸭干干净净,展出的光荣码头管区范围内,几乎没有任何摊贩染指过后的模仿行为,也成为全台状况最少的幸运鸭。

  以公益主题 包装扩散影响力

  成立不过短短五年,左脑创意营销总监林仲哲表示,左脑主要是以公益活动为包装方式,用故事和行动吸引媒体关注。而左脑的愿景,则是希望通过活动,传达出正确概念,成为推动社会的力量,左脑发起人暨执行长程诗郁说,「简单地说,左脑想要传递的,就是『影响力』。」

  继高雄大黄鸭之后,为了与其它城市有所区隔,台北市政府接受左脑创意的建议,不再紧随大黄鸭热,改与国际知名papier-maché的法国艺术家Paulo Grangeon合作,引进1,600只熊猫展。

  说起这样的灵感,林仲哲说,一开始只是在网络上看到熊猫展出的照片,因为想要从事这类能够与台湾保育结合的展览,程诗郁甚至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寻找创作艺术家Paulo Grangeon,不厌其烦地通信寻求合作,在经过艺术家首肯后,程诗郁更是马上打包行李,飞往艺术家居住的法国小镇拜访,进而促成此次的合作机会。

  「已经在欧洲巡回多处的熊猫展,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艺术家Paulo Grangeon合作的展览,使用回收报纸与煮熟后的米制作熊猫模型,目的为了传递保育概念。」林仲哲说,这样的理念,刚好与左脑的公益包装理念相谋合,不过熊猫展展出的时间,刚好会与圆仔的热潮衔接,为了避免失焦,模糊纸熊猫的最初衷,除了1,600只熊猫的出现,在第二阶段会加入200只台湾黑熊,也就是台湾元素,藉以强化焦点,呼应保育濒临绝种野生动物的主题。「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制作台湾黑熊,并不是为了比较熊猫和黑熊,是希望通过一个概念,影响更多人对保育的认识。」林仲哲说,熊猫展除了两阶段展出外,还会加上10种濒临绝种的保育生物形象拍摄照片。

  市府动员支持 贯彻活动成功关键

  至于让人津津乐道的「熊猫快闪」活动是怎么出来的?林仲哲笑言,灵感的来处其实早已模糊,不过为了让活动变得有趣,除了承载保育倡导使命外,还得兼顾台北市政府的城市营销目标,「在『快闪』活动诞生前,我们还讨论过邀请世界其它地区的熊猫来做客、来看圆仔等想法……。」他说,为了发想出精彩活动,脑细胞实在不知道已死了多少,绝对不是单用「绞尽脑汁」就可以形容的。

  有了「快闪」的概念,在执行上才是真正实际的挑战。林仲哲说,以印象最深的敦南林荫大道为例,此处车水马龙,光是要请北市府协调封路,就得横跨不少局处。「所幸北市府相当支持,行政效率高,许多繁琐的公文流程很快批淮,才使得快闪能够顺利进行。」从大黄鸭到熊猫,林仲哲观察到,市府的动员决策力及支持度是影响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他也庆幸左脑能与北高这两个市府合作。

  除了市府动员支持,只有12人的左脑创意,还得仰赖号召许多志工,才能共同完成「快闪」这个艰巨的任务。回想整个过程,林仲哲记忆犹新地说,「在封锁敦南路段时,即使周围拉起了封锁线,人群依旧想要突围,我们就得不断、不断劝阻人群,当中更有不少家长带着小孩围观,甚至出现,『你们难道愿意看小孩子难过?而不让他们进去和熊猫合照吗?』等话语,庞大的压力,使得工作人员备感辛苦。」

  一场别开生面展览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背后一定有无数次的事前沙盘推演,林仲哲已记不清究竟有多少,然而还是避题,就该解决,每一次的快闪,他们绝对亲临现场,现场观察人流、场地等情况,仔细记录后,回去总结改善之处,一次次的精进,才得以让整个活动顺利结束。

  不过,林仲哲幽默地说,整个活动最大的关卡其实是人算不如天算,因应天气变化,也开始让纸熊猫戴斗笠,避免雨淋,更因不得不的情况下,让熊猫们穿起雨衣,以避免损害。

  通过艺术价值 结合创意在地发展避免失焦 强化宣传主轴

  而不论大黄鸭与纸熊猫艺术作品本身或创作者,在台湾原本都是默默无闻,但左脑先后引入,都一炮而红。有趣的是,若说大黄鸭、纸熊猫是成功的商业营销,不论在高雄或台北,民众却都感受不到商业气息,也成了左脑策展的另一个特点。林仲哲说,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尊重艺术家」是很大的关键,在艺术的过程中,通过艺术价值和正面的影响力,结合创意与在地发展,才是左脑想要努力的目标,「如果能通过一件事情影响人的观念,在台湾要用怎样的方式才能传递,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事情。」程诗郁说,不管怎样起心动念,发挥影响力始终是左脑的核心主轴。

  然而不免会让人会质疑以熊猫这么可爱的动物来宣传保育主题,要如何拿捏,才不会让大家只看到可爱的一面,而忘了要倡导的保育主题?特别是疗愈系商机最近很火,以营销的角度,又该如何将疗愈主体与疗愈商机掌握到恰到好处?

  林仲哲说,纸熊猫与大黄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所被赋与的保育意义,这也是整个活动的核心所在,所以在他眼里,纸熊猫不会被归为「疗愈」系商机的商品,它反而代表现实生活里所有濒临绝种野生动物的共同处境。

  三赢模式 搭起社会话题关怀桥梁

  因此,不管是景点「快闪」、第二阶段台湾黑熊的加入、展览空间设有保育动物的信息解说及甚至展期结束后,所有作品预计全数卖出,收入所得也将当成公益捐赠投入保育,提醒民众关心保育问题,也帮助台湾的物种能继续繁衍下去......,种种的做法皆不能悖离「教育倡导」主题。而更重要的,还要适时向客户说「不」。这些独特的坚持与态度,呈现在每个承办活动中,林仲哲强调左脑都希望能够纳入社会关怀的元素,才能彻底贯穿这个理念。

  至于展出结束后,左脑还有更长远的梦想,「我们计划带着熊猫巡回台湾,造访100间小学,讲保育的故事给小朋友听。」程诗郁坦言引进国际型展览并没有太大收益,后续的巡回学校资金都不知道从哪来,但左脑仍坚持做正确的事情。程诗郁说,无论如何,都希望让更多台湾人有环抱世界的梦想,充满做大梦的勇气,「把好的概念和价值推广出去,是最重要的事情。」

  凭借不断的创意,左脑把对社会话题的关怀,一步步转化为企业与社会对话的桥梁,经过一波波的勇于尝试,也逐渐摸索出让企业主、左脑以及社会「三赢」的经营模式,持续让影响力不断发酵、扩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