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与策略研究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初中,语文,思想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30 10:00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和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掌握语文学科最重要的核心之一,就是掌握语文课程包含着的思想思想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研究过程中,进行相应教学方法的研究,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思想教育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语文觉悟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思想教育 研究
一、初中语文教学思想教育现状
1.语文教师不够重视思想教育
初中在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往往还是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充分的重视思想教育。即使在课堂上进行了思想教育教学,往往也不是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制定的,而是教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的教学内容设定,学生并不感兴趣。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教学大部分集中在了对于语文基本概念的勾画和背诵之上,并没有重视到对学生进行语文思想觉悟锻炼,导致学生没有一个合适的区域进行语文思想教育的理解,所形成的语文思想也只是片面的,没有充分的发挥出语文教学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黄河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浅显的进行对文章的语句分析和研究,并没有对《黄河颂》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进行深刻的分析,导致学生不能够深挖课文的思想内涵,教学效率也就难以得到保证。
2.没有专门的初中语文思想教育方法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还存在着初中语文思想教育方法不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很容易出现初中语文思想教育教学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教学作用的情况,学生接受语文知识背后的思想内涵的程度也难以得到保证。除此之外,在进行初中语文思想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语文思想教育教学方法制定不够规范的情况,这些情况严重的制约了初中语文思想教育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开始之前,对于李大钊同志的生平事迹做出整理,并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示,就可以将李大钊同志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所寄托的思想情感准确的传递给学生。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不够重视教学方法的总结,导致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空洞的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学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效率难以得到保证,也没有经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没有发挥出初中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选择合适的思想教育切入方式
为了保证初中语文思想教育的切入点的准确性,在对学生的语文思想教育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调查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选择出合适的语文思想教育教学方法。
例如,在进行语文《最后一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都德的生活背景和法国革命时期的历史情况的调查,让每个学生在接受语文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充分的感悟到课文所传递的思想精神内涵,从而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具体的来说,在进行《最后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将课文中所传递的爱国情感充分的传递给学生,提升学生的思想内涵。
2.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方式的确定
在语文思想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考察研究。具体的来说,进行语文思想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人的价值观念是随着人的成长而不断变化的。针对这样的情况,语文思想教育过程要尊重语文教学动态变化的性质,并要求在进行语文思想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想教育方法的总结,促进思想教育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真正的英雄》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喜好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文章的思想内涵的总结,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英雄这一名词的背后内涵。综上所述,在进行语文思想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初中语文教师注意总结学生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语文思想教育教学方法的制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合理创造思想教育教学情境
为了保证初中学生循序渐进的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要对思想教育过程中涉及到的各方面元素进行分析总结。具体的来说,在进行初中语文思想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初中学校要充分的考虑到对于语文学习情境的创设。与此同时,针对初中学生语文思想教育环境相对比较有限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为学生创造语文思想教育交流的环境。
例如,在进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类新闻题材的语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书写一些现代的英雄事迹的新闻,充分的鼓励学生参与到对英雄事迹的记录与研究中来;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定期在学校内部开展思想交流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的提升。在这些活动的举办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指导研究,辅助学生寻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形成。
最后,为了保证初中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自身的正确价值观念,在进行初中学生语文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到对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练习,保证学生在进行语文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在遵循初中语文的基础规律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念,促进初中语文思想教育效率的提升。
总结
综上所述,在对初中学生进行语文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实际特点总结,并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不断提升综合素质,通过语文思想教育教学方法的总结,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在进行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进行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光明.生命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源于生活,升于智慧,达于生命[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2]张云燕.课外阅读的另一股东风——初中生课外阅读中动机的有效性及教师的指导策略[J].阅读与鉴赏(教研).2006(Z1).
[3]王洪礼.素质教育理论及其课堂教学实践操作之探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4]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4).
[5]吴新武.生命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现实意义[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03)
陈立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