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需求层次理论 SMART fortwo敞篷版
- 来源:汽车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6-11 14:54
马斯洛如果是一个汽车爱好车者,肯定会提出一个“人类对汽车的需求层次理论” 。可惜他不是,于是我在认真思考之后终于完成了这个伟大的命题。
首先,车要可以开动、停下、转向和倒车,我把这一层称为“驾驶需求”。那些不到这个层面的车基本都停在修理厂里或者废车场里。然后,车要可以容纳至少一个驾驶者,并保证在一定速度内的安全性和一定里程内的耐用性,我们把这一层称为“使用需求”,达到这个层面的车可以去参加F1了,但还不会有人买来日常用。其次,车要能遮风挡雨、可以安置更多的乘员和货物、价格合理而且要舒适,我们称之为“消费需求”,达到这个层次的车比比皆是,目前的市售车辆90%处于这个层面。最后,车能提供驾驶乐趣、表达主人的心理状态,就是让人感觉快乐,我们称之为“心理需求”层面。
德国工程师卡尔在1886年造出了一部可以乘坐2人的、中置后驱的敞篷车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如此完整的“人类对汽车的需求层次理论”,但是他凭借着一个工程师对机械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一次性就满足了所有的需求层面。卡尔的老婆带着孩子和简单的行李,开着这辆车跑了一段长途,中间仅仅在药店买了必要的汽油,而且最关键的这是一辆奔驰。
后来过了100多年,奔驰再也没有造出一部如此简单实用的汽车,直到1997年SMART fortwo 在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上首次闪亮登场。外形独特出众的SMART fortwo真正传承了奔驰丰富的品牌内涵,立刻便被当时的年轻人视为潮流的风向标。又过了12年,已经是第三代的SMART fortwo终于登陆中国市场。奔驰品牌最本源的精神被带到神州大地!
一辆SMART,代表了什么?蕴含了什么,仅仅是小么,仅仅是时尚么?不尽然吧?我开上一辆敞篷的普通版,缓缓行驶在浦东的街心公园狭路上,一直在思考的就是这个问题。
驾驶需求
SMART采用了一台71hp的1.0升3缸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平平,低速响应很好,但高速的时候可以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这台发动机也就是用来代步,如果飙车肯定不够用。SMART的变速箱理论上是一台手动变速箱,只不过采用了电子换挡装置,既方便又减少动力的损耗。为了节油,SMART还有一个即停即走的功能,就是在时速8公里以下的时候,踩下刹车会自动熄火,而松开刹车的时候发动机会重新运行。据说这个功能在市区行驶的时候会节约20%左右的油耗,不过其负面影响就是发动机在重新启动的瞬间带来的震动稍微有点让人不舒服。这个即停即走的功能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微型混合动力,但实际上和传统意义的混合动力毫无关系。
由于采用了中置后驱的布局,SMART的驾控感觉十分灵活。虽然重心高是一个先天不足,而高强度的车身结构和坚韧的悬挂弥补了不少,因此虽然不能下场比赛,但应付日常的变线和过弯绰绰有余。
使用需求
作为SMART的安全核心之一,tridion安全车体结构通过高强度钢材的合理运用,为驾乘者提供了一个坚固度媲美大型轿车的乘员舱。刚度强化门搭配坚固的横梁连接板、B柱隔板和侧面防撞杆,可在发生碰撞时均匀吸收撞击力,从而全面保护乘员安全。
ESP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是一项用于极端行驶条件下的安全防护系统,它与液压刹车辅助、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以及坡道起动辅助功能等共同作用,为SMART fortwo提供了一整套突发状况解决方案,足以帮助驾驶者防患于未然。在驾驶员紧急踩下制动踏板、但制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液压刹车辅助会自动介入,感知所需制动力并启用紧急制动控制功能。
SMART在被动安全防护方面的配置同样可圈可点:全尺寸驾驶员及乘客前置安全气囊、头/胸侧部安全气囊为驾乘者提供最安心的安全防护。
消费需求
作为奔驰旗下最小的敞篷车,SMART敞篷车没有采用金属硬顶,而是传统的折叠软顶。这种设计一方面减轻车重,另一方面提供了灵活多变的开启模式:在半开启模式下,SMART保留了车顶梁,其意义在于在任何速度下都可以随时开启或关闭顶篷。全开启模式下,车顶梁可以在10秒钟内手工拆除,然后收纳在后备厢的门板内。此时车顶将不能被关闭,但换来的是更开阔的天空和纯粹的敞篷体验。
无论收起或者关闭顶篷,SMART的后备厢空间都是足够用的,起码可以容纳2-3个标准的航空箱和足够多的杂物。仪表台和车门边上也有数个储物空间,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提供水杯架,反而有一个硕大的烟灰缸。
SMART的内饰材质相对简陋,作为一款经济型的微型轿车,是不可能用到高档材质的,否则成本会大幅攀升,如果你期望一个犹如A级般精美的内饰,就请买一辆A级吧。SMART的风格是自然亲和,塑料和织物的配合营造了年轻的风格,当然做工绝对是可以接受的。
考虑到SMART的消费人群大都是年轻人,车内的音响调校得偏重低音表现,而且还提供了简单的3.5mm标准aux输入,无论是ipod还是别的便携设备都可以简单地接入。如果你需要GPS,那只能外接一个。什么,还要蓝牙电话接入么?那请买一部奔驰的C级,因为你的要求已经达到更高的境界。
SMART提供了2个人的完美空间,而且座椅足够舒适,包裹性也很好。如果你买的是高配版还能提供带电加热的真皮座椅。
心理需求
无论何时何地,SMART绝对是街道上最抢眼的明星,所有的人都会驻足观看,其关注度不亚于几年前的甲壳虫和MINI。而且,所有人都会微笑地和你攀谈,和你聊这个车。因为这个车很亲和,让周围的人没有距离感。试想你开一辆S65 AMG在街上是什么感觉呢?大家对你更多的是尊敬而不是亲近吧。
被关注而且被亲近,是现代人最渴望的感觉。SMART很准确地满足了人们的这部分心理需求,而且就算是虚荣也可以满足,因为这也可以看成一辆奔驰。
结语
SMART既可以看作一种创新,也可以看作一种回归——回归到人类对汽车的最纯粹的需求。这与老卡尔制造第一辆汽车的动因完美吻合。即使今天世界上有着形形色色的各种汽车,有着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人,但SMART能满足所有人对汽车所有需求层次。有足够预算的人有足够的理由去买一部SMART。除非他对自己的需求还不十分明确,或者还没有了解到什么是“人类对汽车的需求层次理论”。
文:李蛮 摄:楼浩
……
首先,车要可以开动、停下、转向和倒车,我把这一层称为“驾驶需求”。那些不到这个层面的车基本都停在修理厂里或者废车场里。然后,车要可以容纳至少一个驾驶者,并保证在一定速度内的安全性和一定里程内的耐用性,我们把这一层称为“使用需求”,达到这个层面的车可以去参加F1了,但还不会有人买来日常用。其次,车要能遮风挡雨、可以安置更多的乘员和货物、价格合理而且要舒适,我们称之为“消费需求”,达到这个层次的车比比皆是,目前的市售车辆90%处于这个层面。最后,车能提供驾驶乐趣、表达主人的心理状态,就是让人感觉快乐,我们称之为“心理需求”层面。
德国工程师卡尔在1886年造出了一部可以乘坐2人的、中置后驱的敞篷车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如此完整的“人类对汽车的需求层次理论”,但是他凭借着一个工程师对机械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一次性就满足了所有的需求层面。卡尔的老婆带着孩子和简单的行李,开着这辆车跑了一段长途,中间仅仅在药店买了必要的汽油,而且最关键的这是一辆奔驰。
后来过了100多年,奔驰再也没有造出一部如此简单实用的汽车,直到1997年SMART fortwo 在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上首次闪亮登场。外形独特出众的SMART fortwo真正传承了奔驰丰富的品牌内涵,立刻便被当时的年轻人视为潮流的风向标。又过了12年,已经是第三代的SMART fortwo终于登陆中国市场。奔驰品牌最本源的精神被带到神州大地!
一辆SMART,代表了什么?蕴含了什么,仅仅是小么,仅仅是时尚么?不尽然吧?我开上一辆敞篷的普通版,缓缓行驶在浦东的街心公园狭路上,一直在思考的就是这个问题。
驾驶需求
SMART采用了一台71hp的1.0升3缸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平平,低速响应很好,但高速的时候可以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这台发动机也就是用来代步,如果飙车肯定不够用。SMART的变速箱理论上是一台手动变速箱,只不过采用了电子换挡装置,既方便又减少动力的损耗。为了节油,SMART还有一个即停即走的功能,就是在时速8公里以下的时候,踩下刹车会自动熄火,而松开刹车的时候发动机会重新运行。据说这个功能在市区行驶的时候会节约20%左右的油耗,不过其负面影响就是发动机在重新启动的瞬间带来的震动稍微有点让人不舒服。这个即停即走的功能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微型混合动力,但实际上和传统意义的混合动力毫无关系。
由于采用了中置后驱的布局,SMART的驾控感觉十分灵活。虽然重心高是一个先天不足,而高强度的车身结构和坚韧的悬挂弥补了不少,因此虽然不能下场比赛,但应付日常的变线和过弯绰绰有余。
使用需求
作为SMART的安全核心之一,tridion安全车体结构通过高强度钢材的合理运用,为驾乘者提供了一个坚固度媲美大型轿车的乘员舱。刚度强化门搭配坚固的横梁连接板、B柱隔板和侧面防撞杆,可在发生碰撞时均匀吸收撞击力,从而全面保护乘员安全。
ESP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是一项用于极端行驶条件下的安全防护系统,它与液压刹车辅助、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以及坡道起动辅助功能等共同作用,为SMART fortwo提供了一整套突发状况解决方案,足以帮助驾驶者防患于未然。在驾驶员紧急踩下制动踏板、但制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液压刹车辅助会自动介入,感知所需制动力并启用紧急制动控制功能。
SMART在被动安全防护方面的配置同样可圈可点:全尺寸驾驶员及乘客前置安全气囊、头/胸侧部安全气囊为驾乘者提供最安心的安全防护。
消费需求
作为奔驰旗下最小的敞篷车,SMART敞篷车没有采用金属硬顶,而是传统的折叠软顶。这种设计一方面减轻车重,另一方面提供了灵活多变的开启模式:在半开启模式下,SMART保留了车顶梁,其意义在于在任何速度下都可以随时开启或关闭顶篷。全开启模式下,车顶梁可以在10秒钟内手工拆除,然后收纳在后备厢的门板内。此时车顶将不能被关闭,但换来的是更开阔的天空和纯粹的敞篷体验。
无论收起或者关闭顶篷,SMART的后备厢空间都是足够用的,起码可以容纳2-3个标准的航空箱和足够多的杂物。仪表台和车门边上也有数个储物空间,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提供水杯架,反而有一个硕大的烟灰缸。
SMART的内饰材质相对简陋,作为一款经济型的微型轿车,是不可能用到高档材质的,否则成本会大幅攀升,如果你期望一个犹如A级般精美的内饰,就请买一辆A级吧。SMART的风格是自然亲和,塑料和织物的配合营造了年轻的风格,当然做工绝对是可以接受的。
考虑到SMART的消费人群大都是年轻人,车内的音响调校得偏重低音表现,而且还提供了简单的3.5mm标准aux输入,无论是ipod还是别的便携设备都可以简单地接入。如果你需要GPS,那只能外接一个。什么,还要蓝牙电话接入么?那请买一部奔驰的C级,因为你的要求已经达到更高的境界。
SMART提供了2个人的完美空间,而且座椅足够舒适,包裹性也很好。如果你买的是高配版还能提供带电加热的真皮座椅。
心理需求
无论何时何地,SMART绝对是街道上最抢眼的明星,所有的人都会驻足观看,其关注度不亚于几年前的甲壳虫和MINI。而且,所有人都会微笑地和你攀谈,和你聊这个车。因为这个车很亲和,让周围的人没有距离感。试想你开一辆S65 AMG在街上是什么感觉呢?大家对你更多的是尊敬而不是亲近吧。
被关注而且被亲近,是现代人最渴望的感觉。SMART很准确地满足了人们的这部分心理需求,而且就算是虚荣也可以满足,因为这也可以看成一辆奔驰。
结语
SMART既可以看作一种创新,也可以看作一种回归——回归到人类对汽车的最纯粹的需求。这与老卡尔制造第一辆汽车的动因完美吻合。即使今天世界上有着形形色色的各种汽车,有着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人,但SMART能满足所有人对汽车所有需求层次。有足够预算的人有足够的理由去买一部SMART。除非他对自己的需求还不十分明确,或者还没有了解到什么是“人类对汽车的需求层次理论”。
文:李蛮 摄:楼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