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D牌照发放 全竞争时代来临:中国4G进入“新常态”
- 来源:通信产业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4G,FDD牌照,电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8-06 15:23
随着LTE FDD商用牌照正式发放,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据了解,TD-LTE和LTE FDD都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的国际标准,目前全球已部署300余张LTE正式商用网络,其中FDD-LTE占了95%,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日前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LTE FDD牌照的发放,将会改变移动通信领域一家独大的竞争格局,市场将会朝着有利于三家企业均衡的格局发展和变化,最终的结果是有利于广大用户的。
电信联通怎么办?
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而言,获发FDD商用牌照仅仅是4G大战的开始,两家运营商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2014年,电信和联通先后获准在全国56个城市开展TD/FDD混合组网实验,因此获得FDD牌照之后,它们需要优先总结这半年以来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中国移动在正式商用TD-LTE的这一年多时间内的得失。“电信和联通需要根据自身优势以及劣势,制定相应的战略部署。”德瑞咨询高级咨询顾问杨逸飞告诉《通信产业报》(网)记者。
在网络建设方面,中国移动遥遥领先,早已形成规模效应,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别无选择,只能加快基站建设速度,完善自己的4G网络。而且中国铁塔的介入能够为两家运营商带来利好,使得它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共享中国移动的站址,为基站建设节约资金,缓解压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语音和短信息服务业务量不断萎缩,数据业务将成为今后新的业务增长点,而运营商是要做智能通道,还是管道已经成为当下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事实上,中国移动成立咪咕科技,目的就是想做大流量经营,减少OTT对自己的冲击,保证收入。那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会在4G时代有何动作,能否提供杀手级应用,都将影响市场份额的变化。
当然,对于用户的争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资费。未来4G资费将进一步下调无法避免,尤其是对体量相对较小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而言,优化资费结构,突出流量营销,减少对语音收入的依赖,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全流量经营时代。中国电信日前推出的买流量赠语音的模式,就可以看作是当前国外主流的只限流量不限语音套餐的雏形,相信运营商未来会有更进一步的动作。
移动怎么应对?
此次,中国移动并没有获得LTE FDD正式商用牌照,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在一年多的发展窗口期内,中国移动建成了全球最大的TD-LTE网络,已经形成了规模。
其实从政府发文来看,中移动获得LTE FDD牌照的大门并未堵上,而中移动也多次表态将进行融合组网实验,资深电信分析师马继华就此认为,在一年之后,中国移动也将顺理成章地获得LTE FDD牌照,三家运营商将进入“同牌不同步,各自有侧重”的4G建设节奏。
不过因前期快速建网,用户增长过快,中国移动现有的4G网络也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比如网速下降、网络覆盖存在盲点等,尤其是在融合通信和VoLTE商用之后,对带宽的需求更加突出,因此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中移动需要进行大量的网优工作。
当然,相比基站建设,网络优化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据业内专家表示,在日常4G网络优化过程中,工程师可以通过OMC网管、路测、信令跟踪、优化工具发现问题。可需要注意的是,网络优化的前提是做好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数据采集包括路测数据和话务统计数据采集等。显然100万个基站的建设和维护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
网络优化工作可以保证用户获得较好的上网体验,然而这仅仅是基础工作。对于中移动而言,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推进4G、乃至5G技术的演进,这从中移动在201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频频动作中瞥见端倪。据了解,中移动日前已经与日本、韩国、印度、法国等国家运营商签署合作协议,推进4G技术合作。
4G竞争进入“新常态”
随着FDD牌照发放,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正式加入4G大战,中国4G竞争将重回“三国”大战状态,不过与之前的2G和3G时代的竞争也存在一些差别。
运营商层面,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手握LTE FDD牌照,会重点运营LTE FDD网络,但是也要兼顾TD-LTE,实行混合组网策略;中国移动继续经营TD-LTE网络,并在适当时候申请LTE FDD牌照。与3G时代相比,三家运营商在网络制式上的差异逐步减小,“靠制式打倒一家运营商已不太可能。”马继华表示。
三家运营商的4G之争,最直接的是终端之争。目前,经过一年多的发展,TD-LTE终端数量规模占据绝对优势。但是4G全网通终端产品已经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况且,高通、联发科等终端芯片厂商目前都推出了全网通芯片解决方案,所以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将以全网通为主,4G终端销售模式很可能会回到2G时代。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三大运营商还有一个隐藏属性很可能会左右未来的4G之争,那就是骨干网的承载能力。众所周知,中国移动的骨干网规模是三大运营商中最薄弱的。随着4G用户持续增长,网络流量的吞吐量将会呈几何级规模增长,这就对骨干网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挑战,所以4G之争无疑还是基础网络建设之争。
当然,4G时代的竞争格局已经不同以往,三大运营商的眼里不能只有彼此,还有新兴的虚拟运营商和咄咄逼人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尤其是后者,对三大运营商的冲击更加巨大和明显。
FDD牌照的发放为4G竞争补上了最重要的一块拼图,但左右这场商业大战的不再是一块小小的牌照,而是参战各方综合实力的比拼。
高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