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西方情人节,一个美好的日子。这一天,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基金公司)、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芯投资)、紫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集团)在京共同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国家开发银行与紫光集团签署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未来五年内,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大基金)拟以股权投资方式给予紫光集团总金额不超过100亿元支持,用于紫光集团发展集成电路业务、扩大集成电路业务规模,提升集成电路业务核心竞争力;国家开发银行与紫光集团在各类金融产品上的意向合作融资200亿元等值人民币。
这也是大基金自去年9月设立以来首次向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进行战略投资。
紫光目标:跻身全球前十
目前,紫光集团是我国最大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之一,2014年集成电路业务销售收入超过90亿元。通过收购展讯和锐迪科,紫光集团进一步增强了自身在移动通信芯片领域的实力。
“展讯和锐迪科在移动通信芯片领域分别位列全国设计企业排名第一位和第二位。通过收购,紫光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设计企业。”紫光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赵伟国在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表示。
赵伟国说,未来五年,紫光集团计划投资300亿元用于集成电路的设计研发;同时扩大员工规模,从现有的4000余人扩大到15000名到20000名员工。
通过获得大基金的支持,紫光集团也明确了未来的发展目标。“紫光集团计划2020年之前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25亿元)的目标,跻身全球前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赵伟国表示。
做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
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实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内企业设计的产品不足市场需求的10%,集成电路产品大量依靠进口。
根据我国海关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2856.6亿块,同比增长7.3%;进口金额达2184亿美元,同比下降6.9%。出口集成电路1535.2亿块,同比增长7.6%;出口金额610.9亿美元,同比下降31.4%。
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我国集成电路多年来与石油一起位列最大的两宗进口商品。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提升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加快推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去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加快推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纲要》保障措施前三条指示就为: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小组、设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资金扶持
随后的9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设立。基金公司董事长王占甫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基金将采取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化管理,通过股权投资等形式,集中投资集成电路产业链各环节的优势企业,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助力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发展。同时,优化投资策略,提高投资效率,降低投资风险,为基金股东创造良好回报。”
为了管理大基金,国家专门成立了华芯投资公司,作为基金的唯一管理人,专注集成电路产业投资。
华芯投资公司总裁路军表示:“此次与紫光集团的合作,是基金成立以来第一次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希望紫光集团借助资本的力量,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在移动通信芯片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尽早跻身全球芯片设计领域第一梯队。同时,要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头引领作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互动发展,不断增强产业整体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
《纲要》提出,到2015年,建立与集成电路产业规律相适应的管理决策体系、融资平台和政策环境,全行业销售收入超过3500亿元。到2020年,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全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到2030年,产业链主要环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跨越发展。
“如果五年时间、十年时间,我们还没有实现这个目标,可以再给产业多些时间。终有一天,我们会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赵伟国说。
链接
紫光的集成电路梦
紫光集团响应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自主创新,安全可控”的集成电路发展战略,立志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航母。
目标:
计划用五年的时间,把以展讯和锐迪科为代表的紫光芯片产业建设发展成为中国最大、世界前列的通信芯片集团,员工人数达到2万人,收入突破100亿美元。
行动:
2013年12月,紫光集团收购国内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三位的通信基带芯片设计企业展讯通信公司。
2014年7月,紫光集团完成国内排名第二的通信芯片设计企业锐迪科微电子公司。
2014年9月,紫光集团和英特尔合作签约,英特尔将对紫光集团旗下芯片设计企业投资人民币90亿元,加速移动设备产业开发和应用。
2015年2月,获得国家集成电路投资基金100亿元投资,国家开发银行与紫光集团在各类金融产品上的意向合作融资200亿元等值人民币。
逄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