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攻打战国时的城池?
- 来源:微型计算机Geek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战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8-20 15:41
战国时期,随着“房地产”业兴起,中原各地都筑起了为数众多的城池。于是进攻一方的军队就要像现在的拆迁队一样忙碌于各个“项目”之前了。不同的拆迁队使用的指导思想不一样,面对不同的“物业”、“小区环境”以及“原有业主”战斗力的不同,也需要使用不同的战术和工具。
战术一:用土堆。这里的用土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方面是用土石、木材等填埋城墙边的壕沟;另一方面是指在城墙旁边用土石推起一座小山,士兵通过小山攻击城墙上的防守一方进入攻占城池。这一战术有一个很牛的名字叫—“堙”。
所用器械:农具、筐、麻袋
战术二:士兵依靠盾牌或是其他可移动的棚具掩护,逼近城门或者城下,然后进行“破门作业”或者攀爬上城墙攻占城池。这是我们在影视作品中常见的一种攻城方式,说实话也是很暴力很血腥的一种方式。想想那些城头上抛下来的巨石、倾倒的热油,我们就全身发麻。不过,攻城的人之所以愿意选择这种方式,也有一些必要的器械来支撑的。比如,靠近城门或城墙时,需要使用到盾和“可移动的棚具”—战国时期称之为“轒鎾”。轒鎾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装甲车,安装有四个轮子并用皮甲覆盖其上,可以抵御箭矢和石块的攻击,移动时由藏在里面的士兵推动前行,一次可掩护10-20人。使用轒鎾车靠近以后,如果选择破坏城门,就需要用到攻城槌。攻城槌有简易版和车载版两种,简易版就是一队士兵抬着一根巨大坚固的原木,原木的一端用青铜做成槌状,然后架设在一个简易的木质三角支架上撞击城门;车载版的自然高级一些,就是把以上需要士兵临时在城门前架设的原木和支架事前安装在车上,并在车上覆盖必要的防御甲具,作战时直接推车到城门展开破门行动。而如果在兵临城下时攻城一方选择攀爬城墙则要有钩、梯和著名的“云梯”的帮助。相传这种云梯是木匠的老祖宗鲁班设计制造的,本着“鲁班出品,必属精品”的品牌原则,云梯有着很大的知名度,战国时期这种云梯由三部分构成:底部是装有车轮的“底盘”;梯身是活动部件,可以上下仰俯;梯的顶端装有钩状物,用于钩住城墙的边缘。
所用器械:轒鎾车、攻城槌、钩、梯、云梯
战术三:“水、土、火”攻。如果战术二是强攻类的招数,这类方式往往就算做智取类了。水攻,即引城池附近的河水淹没城池,通常的做法是筑坝拦水,然后决堤放水。著名的战例就有战国时期的晋阳城之战。土攻,在这里叫穴攻更为合适,主要分为挖掘地道进入城池内部和在城墙地下掘穴造成城墙坍塌两类。火攻,这个就好理解了,就是放火呗。向着敌人城门、城楼的方向释放火箭、抛射纵火物就可以了。
所有器械:农具,大量的农具;易燃易爆品无数
最后提示:如果你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攻城指挥官,请综合运用以上方式,可令你的强拆工作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