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光明的头号“杀手”
- 来源:家庭医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青光眼 头号“杀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8-25 16:49
元旦刚过,号称美国大片的3D电影《阿凡达》便像一只猛兽一样登陆我国各大影院,尽管是“史上最贵的电影”,但电影院依然门庭若市,并迎来各阶层人士一片喝彩,使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久违的为一场电影而万人空巷的年代。
受到儿子儿媳的“怂恿”,年过半百、平时眼睛“不太好”的王姨也去赶了一回时髦。因为一票难求,儿子仅给她买到了一张前排的位子。电影开映不久,王姨便亲临其境般地融入到电影的氛围中。可是好景不长,才看20多分钟她就感到眼胀、头痛和眼前一片迷朦,还像个喝醉酒的人一样频繁呕吐。儿子儿媳见情况不妙,便立即将她扶出影院,带她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去看病。社区医生先是按急性胃炎处理,后见病情没有好转,又怀疑食物中毒或脑中风。最后不得不上转三级医院。最后确诊,王姨患的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看3D电影电影诱发的。
青光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好端端的王姨怎么一下子就与青光眼扯上关系了呢?我们且听专家慢慢道来。
7种情况易得青光眼
青光眼是指眼睛的视神经不能承受眼压的增高,而引起视神经的损伤,进而造成视觉障碍和视野缺损。有以下因素者就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当受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时(如看3D电影),可导致急性发病。
1.年龄、性别:开角型多发于30岁左右。闭角型45岁以上患者占青光眼患者的六成以上,女性多于男性。
2.遗传因素:青光眼属多基因遗传性病变,有家族史者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的6倍。
3.屈光因素:屈光不正患者(近视、远视、老花)发病率较高,近视有1/3伴有或发展为开角型青光眼,远视多伴闭角型青光眼。
4.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嗜酒、起居无常、饮食不规律、喜怒无常、习惯性便秘、顽固性失眠。
5.眼部及全身病变:如糖尿病、高血压,会使视神经的血供受到影响,使得视神经对眼压的耐受更差了,于是容易发生青光眼。
6.用药不当:如使用阿托品或山莨宕碱(654-2)可诱发或加重青光眼。
7.工作和生活环境:如工作和生活环境光线太强或太暗。
类型不同,症状不一样
青光眼的种类主要有4种: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各种类型的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各不相同。其中最具特征性的是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来势汹汹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是由于眼内房角突然狭窄或关闭,房水不能及时排出,引起房水胀满、眼压急剧升高而造成的。它多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占90%。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为1∶4。来势凶猛,症状较剧,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头痛、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结膜充血、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血压升高,此时全身症状较重易被误诊为胃肠炎、脑炎、神经性头痛等病变。如得不到及时诊治,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无光感,此时称暴发型青光眼。
用眼过度导致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约占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0%以上,发病年龄30岁以上。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脑力劳动者有急剧升高的趋势,情绪激动、视疲劳、用眼用脑过度、长期失眠、习惯性便秘等因素均可诱发,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不适、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头痛、头晕、失眠、血压升高等。休息后可缓解,有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即失明。
诊断依据:四大“关键词”
1.家族史:家庭成员有青光眼病史,并自觉头痛、眼胀、视力疲劳,特别是老花眼出现较早者,或频换老花眼镜的老年人,应及时到眼科检查并定期复查。
2.查眼压:在青光眼早期眼压常不稳定,1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因此,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有助于诊断。
3.查眼底:视盘凹陷增大是青光眼常见的体征之一。用检眼镜检查即可发现异常。
4.查视野:如有的青光眼在视盘出现病理性改变时,就会出现视野缺损。
治疗有法
青光眼是我国主要致盲原因之一,而且引起的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后果极为严重。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对青光眼最好先用药物治疗,若在最大药量下仍不能控制眼压,可考虑手术治疗。用药也很讲究,应先用低浓度的药液,后用高浓度的药液滴眼,并根据不同药物的有效降压作用时间,决定每天点药的次数,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在24小时内能维持有效药量,睡前可用眼膏涂眼。
1.注射维生素B:如果紧张是主要因素,可注射维生素B,效果不错,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滴眼药水:闭角型青光眼,可滴毛果芸香碱眼药水缩瞳,促使房角开放;开角型青光眼,可滴噻吗心安眼药水,抑制房水生成,从而使眼压降低。
3.激光疗法:假使药物治疗仍无法控制病情,则在采取手术治疗前,不妨试试激光疗法。方法是利用激光照射虹膜,形成一个小洞,前后房沟通,以舒解眼压。
补充营养素:① 胆碱:每天1000~2000毫克。② 泛酸(维生素B5):每天3次,每次100毫克。③ 芸香素:每天3次,每次50毫克。④B族维生素:每天3次,每次50毫克,用餐时服用,必要时可用注射法。⑤ 维生素C:加生物类黄酮每天3次,能大幅降低眼压。⑥维生素E:每天400单位(IU)。维生素E有助排除水晶体内的小颗粒。⑦ 锗:若眼睛不舒服,每天可服用100~200毫克的锗,同时提供氧气给眼组织,并缓解疼痛。
注意事项:应避免长时间用眼,例如看电影、电视及阅读。避免饮用咖啡、酒及吸烟。避免大量饮水。
预防:生活起居有秘诀
中老年人每年进行健康体检时,不要忽视检查眼压。一旦发现眼压升高,须注意以下几点: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理平衡,尽量少看电视,让眼睛多休息;饮食宜清淡,不吃辛辣食物,勿服对眼压有影响的药物。一旦出现青光眼症状,必去医院请眼科医生诊治,尽力保住视力。
预防青光眼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具有青光眼危险因素的人,在不良精神因素等诱因刺激下随时可能激发青光眼形成,所以平素必须排除一切可以诱发眼压增高的有害因素,预防青光眼发生。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青光眼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就是长期不良精神刺激,如脾气暴躁、抑郁、忧虑、惊恐等。
2.生活、饮食起居规律,劳逸结合,适量体育锻炼,不要参加剧烈运动,保持睡眠质量,饮食清淡、营养丰富,禁烟酒、浓茶、咖啡,适当控制进水量,每天不能超过1000毫升,一次性饮水不得超过400毫升。
3.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在强光下阅读,暗室内停留时间不能过长,光线必须充足柔和,不要过度用眼。
4.综合治疗全身并发症。如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
5.注意药物影响。青光眼高危人群就诊时,千万不要隐瞒自己的病史,以免医生使用对眼部有影响的药物。
6.妇女闭经期、绝经期以及痛经,可致眼压升高,应高度重视,经期出现青光眼表现者,应及时至眼科就诊。
7.有青光眼家族史及危险因素者,必须定期复查,一旦有发病征象者,必须积极配合治疗,防止视功能突然丧失。
……
受到儿子儿媳的“怂恿”,年过半百、平时眼睛“不太好”的王姨也去赶了一回时髦。因为一票难求,儿子仅给她买到了一张前排的位子。电影开映不久,王姨便亲临其境般地融入到电影的氛围中。可是好景不长,才看20多分钟她就感到眼胀、头痛和眼前一片迷朦,还像个喝醉酒的人一样频繁呕吐。儿子儿媳见情况不妙,便立即将她扶出影院,带她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去看病。社区医生先是按急性胃炎处理,后见病情没有好转,又怀疑食物中毒或脑中风。最后不得不上转三级医院。最后确诊,王姨患的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看3D电影电影诱发的。
青光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好端端的王姨怎么一下子就与青光眼扯上关系了呢?我们且听专家慢慢道来。
7种情况易得青光眼
青光眼是指眼睛的视神经不能承受眼压的增高,而引起视神经的损伤,进而造成视觉障碍和视野缺损。有以下因素者就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当受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时(如看3D电影),可导致急性发病。
1.年龄、性别:开角型多发于30岁左右。闭角型45岁以上患者占青光眼患者的六成以上,女性多于男性。
2.遗传因素:青光眼属多基因遗传性病变,有家族史者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的6倍。
3.屈光因素:屈光不正患者(近视、远视、老花)发病率较高,近视有1/3伴有或发展为开角型青光眼,远视多伴闭角型青光眼。
4.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嗜酒、起居无常、饮食不规律、喜怒无常、习惯性便秘、顽固性失眠。
5.眼部及全身病变:如糖尿病、高血压,会使视神经的血供受到影响,使得视神经对眼压的耐受更差了,于是容易发生青光眼。
6.用药不当:如使用阿托品或山莨宕碱(654-2)可诱发或加重青光眼。
7.工作和生活环境:如工作和生活环境光线太强或太暗。
类型不同,症状不一样
青光眼的种类主要有4种: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各种类型的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各不相同。其中最具特征性的是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来势汹汹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是由于眼内房角突然狭窄或关闭,房水不能及时排出,引起房水胀满、眼压急剧升高而造成的。它多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占90%。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为1∶4。来势凶猛,症状较剧,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头痛、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结膜充血、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血压升高,此时全身症状较重易被误诊为胃肠炎、脑炎、神经性头痛等病变。如得不到及时诊治,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无光感,此时称暴发型青光眼。
用眼过度导致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约占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0%以上,发病年龄30岁以上。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脑力劳动者有急剧升高的趋势,情绪激动、视疲劳、用眼用脑过度、长期失眠、习惯性便秘等因素均可诱发,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不适、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头痛、头晕、失眠、血压升高等。休息后可缓解,有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即失明。
诊断依据:四大“关键词”
1.家族史:家庭成员有青光眼病史,并自觉头痛、眼胀、视力疲劳,特别是老花眼出现较早者,或频换老花眼镜的老年人,应及时到眼科检查并定期复查。
2.查眼压:在青光眼早期眼压常不稳定,1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因此,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有助于诊断。
3.查眼底:视盘凹陷增大是青光眼常见的体征之一。用检眼镜检查即可发现异常。
4.查视野:如有的青光眼在视盘出现病理性改变时,就会出现视野缺损。
治疗有法
青光眼是我国主要致盲原因之一,而且引起的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后果极为严重。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对青光眼最好先用药物治疗,若在最大药量下仍不能控制眼压,可考虑手术治疗。用药也很讲究,应先用低浓度的药液,后用高浓度的药液滴眼,并根据不同药物的有效降压作用时间,决定每天点药的次数,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在24小时内能维持有效药量,睡前可用眼膏涂眼。
1.注射维生素B:如果紧张是主要因素,可注射维生素B,效果不错,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滴眼药水:闭角型青光眼,可滴毛果芸香碱眼药水缩瞳,促使房角开放;开角型青光眼,可滴噻吗心安眼药水,抑制房水生成,从而使眼压降低。
3.激光疗法:假使药物治疗仍无法控制病情,则在采取手术治疗前,不妨试试激光疗法。方法是利用激光照射虹膜,形成一个小洞,前后房沟通,以舒解眼压。
补充营养素:① 胆碱:每天1000~2000毫克。② 泛酸(维生素B5):每天3次,每次100毫克。③ 芸香素:每天3次,每次50毫克。④B族维生素:每天3次,每次50毫克,用餐时服用,必要时可用注射法。⑤ 维生素C:加生物类黄酮每天3次,能大幅降低眼压。⑥维生素E:每天400单位(IU)。维生素E有助排除水晶体内的小颗粒。⑦ 锗:若眼睛不舒服,每天可服用100~200毫克的锗,同时提供氧气给眼组织,并缓解疼痛。
注意事项:应避免长时间用眼,例如看电影、电视及阅读。避免饮用咖啡、酒及吸烟。避免大量饮水。
预防:生活起居有秘诀
中老年人每年进行健康体检时,不要忽视检查眼压。一旦发现眼压升高,须注意以下几点: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理平衡,尽量少看电视,让眼睛多休息;饮食宜清淡,不吃辛辣食物,勿服对眼压有影响的药物。一旦出现青光眼症状,必去医院请眼科医生诊治,尽力保住视力。
预防青光眼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具有青光眼危险因素的人,在不良精神因素等诱因刺激下随时可能激发青光眼形成,所以平素必须排除一切可以诱发眼压增高的有害因素,预防青光眼发生。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青光眼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就是长期不良精神刺激,如脾气暴躁、抑郁、忧虑、惊恐等。
2.生活、饮食起居规律,劳逸结合,适量体育锻炼,不要参加剧烈运动,保持睡眠质量,饮食清淡、营养丰富,禁烟酒、浓茶、咖啡,适当控制进水量,每天不能超过1000毫升,一次性饮水不得超过400毫升。
3.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在强光下阅读,暗室内停留时间不能过长,光线必须充足柔和,不要过度用眼。
4.综合治疗全身并发症。如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
5.注意药物影响。青光眼高危人群就诊时,千万不要隐瞒自己的病史,以免医生使用对眼部有影响的药物。
6.妇女闭经期、绝经期以及痛经,可致眼压升高,应高度重视,经期出现青光眼表现者,应及时至眼科就诊。
7.有青光眼家族史及危险因素者,必须定期复查,一旦有发病征象者,必须积极配合治疗,防止视功能突然丧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