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魔女老师的中文教室

  • 来源:文苑
  • 关键字:中文教室
  • 发布时间:2010-09-02 09:40
  在我们所住的这个日本关西小城,有个中文教室,我家那口子小魔女是这个教室的主任教师。

  虽然“ZH、CH、SH”与“Z、C、S”分不太清楚,“的、地、得”老混着用,但毕竟在中国待过那么多年,作为在北京小到砍价、大到报案都能应付的主儿,小魔女老师在中文教室的威望还是蛮高的。

  事实上,比我这个正宗的中国人还高。这是因为我的日文不灵,面对一些古怪的问题,有时候真应付不来。比如,有一次我帮她代课,学生问课本上“招商”是什么意思。翻了半天字典,我终于没敢回答。回来小魔女很奇怪,说——“劝诱投资”嘛,字典上这么明确,有什么好犹豫的?

  我闷闷生气,字典上的确是这么说的,可我觉得照原样翻译怎么看怎么像是诈骗犯起诉书上的词儿啊。这就是潜意识造成的问题了,其实,在日语里面“劝诱”是个中性词,跟经济犯罪的嫌疑犯没什么关系。

  这天又是小魔女去上课,不料不一会儿下起雨来,我开了车去接小魔女。到教室一看,还没下课呢。我买了一罐可乐,边喝边在门外听小魔女给日本人上课。

  里面很热闹。原来,又是那个吉川问了个怪问题,挑起了一场学术性的讨论。

  问题是这样的:他说,我到中国看到这样的贬义形容词,比如二愣子,二流子,二傻子,二杆子……是不是中国人对排行第二的人有什么偏见呢?

  学生们到过中国的不少,这下子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其中有位宝地先生很简单地批驳了吉川的观点,认为这只是巧合。他举了一个例子——中国人的确会说某人“像二傻子一样”,但也会说某人“像大傻子一样”,意思完全相同,都是形容其智力存在缺陷,可见并不是专门歧视排行第二的。

  宝地的说法很有说服力,然而,吉川秉着日本人过头的认真劲儿又问了一个引申的问题——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只说“大傻子”、“二傻子”,却没听说过“三傻子”、“四傻子”的说法呢?莫非是中国人对老大老二都有偏见?

  这话问得真够绝,连我这个中国人在门外都脑筋一滞,庆幸没有进去,您知道咱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说“三傻子”吗?反正我是不知道。

  学生们纷纷发言,然而,都找不到充足的理由来驳斥,唯一证实的,是的确没人在中国听到“三傻子”的说法。

  整个讨论过程中,小魔女就像个五四时代的青年女教师一样把书抱在胸前,站在讲台旁边静静地听学生们讨论,一副大智若愚、胸有成竹的样子。

  终于,找不到答案的学生,把目光逐渐集中到了老师的身上。

  小魔女意识到该自己做总结了,于是伸手向下压了压,让大家停止了讨论,然后走上讲台,首先表扬同学们讨论的态度,话锋一转,就谈到了刚才争论的话题。

  “大家应该动脑筋想一想,这不是个复杂的问题。中文里面没有‘三傻子’这样的表达方式,其实是非常符合逻辑的,和偏见没有关系。”小魔女老师认真地说,“这事情很简单,如果一个当妈妈的连生了两个孩子都是傻子,那她还能有勇气去生第三个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