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球的浪漫哲学与科学
- 来源:专案经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热气球,浪漫哲学,科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23 17:44
没有重复航线、目的地未知
搭乘热气球最大的乐趣,说不准今天降落地点在哪里?就像人生一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只能知道大方向,很多事情就跟着随缘了。也因为,每一次飞行都不同,全然没有重复的机会,端看老天爷愿意给你什么样的风景。
当我们看到热气球浪漫地在天空遨游,还真的不会想到有所谓的领空安全或是航域问题。不说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全世界,热气球只要不绑着绳子,离地面一公分就有飞航的问题衍生。绑着绳子的系留热气球只要和上级机关报备,但离开地面就得跟民航局申请航道,也就等同于飞机。也因为如此,台东县政府与民航局研议许久,突破许多现行法规,才成功将台东以北的池上到以南的鹿寮溪申请为空域。
天然景观塑造蓝海优势
不得不说台东热气球空域是与生俱来,且得天独厚的。花点篇幅跟大家讲解,在台湾,绝大多数的领空范围都是飞机航线,是不容侵犯的,因为它攸关着国家安全,只有我们国家自己的航空公司可以在台湾上方飞行,其他的国家仅能点对点升降。整个台湾领空,就仅有台东纵谷,也就是海岸山脉和中央山脉之间不是航道,所以当很多县市只能原地做系留观赏热气球时,台东早已和民航局完成申请,让热气球在所属空域里自由自在地飞翔。
纵谷平原的特殊性也让热气球得以在台东发挥得尽善尽美,它是台湾唯一在两个山脉中间的平原,中央山脉挡住来自台湾海峡的西风,海岸山脉挡住来自太平洋的东风,呈现出较稳定的南风或是北风,也与纵谷平原的走向一致,所以能够从平原起飞,也降落在平原,因为东、西风被挡住了。
天然景观无疑地成为台东优于其他县市,且无法复制的蓝海,甚至是如果使用人工开发也难以创造一个能够让热气球自由飞的环境。
热气球等同于「飞机」
基本上,热气球的管制办法、条件都与飞机大同小异,乃至相关维修办法和后勤条件等各式操作项目都必须要有执照才行。就连飞机上如同车牌号码的编号,热气球也不例外,清清楚楚地登记「身分证明」,例如乳牛球,国际编号「B-00007」,热气球型别ULTRAMAGICM-120,高度24公尺、直径19.2公尺、最大乘客数4人等。
所有步骤的严谨,无非是顾虑到整体飞安安全,台东县政府对此下足了功夫,从球的合法性到飞行员的培训、地勤人员的培训……乃至于之后产业移转,将飞行员和技术移转给天际航空公司,把整个商业飞行完美接轨。
虽说是等于飞机的规格,却有飞行上的囿限,天际航空飞行员邱盛富(Dahi)解释,「风向和热气流主导着热气球的飞行,地表温度受太阳照射和比热不同易造成气压上的差异,清晨和傍晚的气流相对稳定。当中又会更建议清晨,较能掌控降落点。」对于降落点的条件,Dahi给了一个有趣的答案,原来和热气球藤篮差不多大小就行,约是120公分见方,难的是后续收球和地勤人员进出的问题。「后来大家一致认为最佳降落点是产业道路,」难道不担心会有车子经过,Dahi笑着说,「倒是很多人停下车来打卡、拍照,真的很感谢!」
为此,台东县政府也跟行政院提出将产业道路的电线杆地下化,如此一来,热气球的降落点就更舒适,整个纵谷线的产业道路更加美观。
热气球精神:尊重和感谢
同是天际航空飞行员的林沅霆指出,他在国际热气球嘉年华第二年就考上商业执照,并没有马上自由飞,主要是台东的地形关系不像其他大陆型国家拥有许多广大的降落点,台东县政府为了让飞行员能积累实力,趁嘉年华期间邀请国外资深的飞行员表演时,带着我们一起在空中学习;一定程度后,再由两人一组做飞行。每位飞行员先后蓄积两至三年的能量,从不同空域去抓出经验值,直到2014年,天际航空正式成立才开始收费自由飞。
想起还是菜鸟时,林沅霆笑说,「几乎每次飞上去,组员们都会开始讨论哪边适合降落?哪边不适合降落?有时从空中往下看以为是荒地杂草,一降落,农夫马上跑出来骂人,原来才刚插过秧;有时认为是空地才下去,结果是才翻过土的农地。」「头几年,我们几个经常去帮忙插秧、翻土。后来大家都练就一身好功夫,随时看方向、看土地,大概就知道哪个降落点不行!哪个降落点可以!」Dahi大笑说。值得一提的是,国外还有一个不成文规定,热气球飞行员出勤时,口袋一定要带钱和香槟,因为降落到别人的田里或土地,农夫可能会拿锄头跑出来,这时要赶快开香槟灭火,拿钱出来赔;当然,安全降落也是开香槟和乘客庆祝一番。「尊重别人」和「感谢别人」也是典型的热气球精神。
机长报告构建完整知识管理
「经验传承对热气球飞行很重要,」Dahi认真地说,「打从我们拿到飞行执照后,县政府的长官严格要求落实机长报告,是每位机长每次飞行的重要输出,当中会记录着飞行高度、平均风速、完整GPS路径记录、曾遇到什么问题等等。」此外,飞行员每天会有飞行会议,会针对当次飞行做讨论和分享,例如今天是Dahi驾驶热气球,沅霆在地面做观察,他会用他的角度去看,好比明明在那个当下可以降落,为什么偏偏拉高飞,这时Dahi得就沅霆的疑问来说明,多方交流下,也会做记录当作日后参考依据。
「事实上,热气球飞行个性很分明,几乎不用看班表就可以知道,空中正在飞行的机长是谁,每个人的习惯和风格都不一样。像沅霆喜欢低飞,我则喜欢有花样的飞行,看到时高时低,百分之百就是我了。」Dahi大笑说。
林沅霆表示,飞行真的很有趣,我们几个飞行员说好飞向同一个地点,当黑色氦气球测完风向后,每个人驾驶着热气球往天空而去,你会发现没有一个人采取同样的方式、同样的路径到达目标,因为他遇到的风向与我不同,因为他喜欢拉高飞,因为他喜欢那边的风景……这正是热气球最美好的地方,没有一次的旅程是雷同的,却能得到相同的精采。
「飞安」跟我们想的不一样
热气球的飞行安全也是每个乘客所顾虑的,林沅霆对此表示,「每个参与自由飞的乘客都会先听过简报才进行搭乘,进到热气球藤篮后,机长会亲自介绍所有设备,并要求大家能配合。」
但是如果真的遇到危机,Dahi举了几个可能遇到的案例。当前方有一排电线杆时,相信大家遇到该关卡,多数会本能地选择往上飞,其实是错的,应往下走,宁愿选择球皮碰触高压电,也不要藤篮去擦撞。「原因有二,篮子里承载燃料可能会爆炸,以及钢索触碰电线也会造成安全危机。」
又例如风向导致热气球可能会误入山里,此时飞行员应果断选择挂树,等待救援,千万不要试图进山后,再调整航向。「此时,机长必须清楚告诉乘客不能离开藤篮,以避免受到山里动物的攻击。挂树后,球皮会变成大型防护伞,在挡风遮雨之余,亦成为救援人员最佳的辨识。」当问及台东未来会不会像新墨西哥州或是日本佐贺举办热气球比赛?Dahi表示,的确有不少外籍教练希望台东能举办热气球比赛,他们认为能在此自由飞是一大挑战,但我们思考到在自身能力上还不成熟,法令上也还有所限制,毕竟商业飞行和比赛是两码子事,或许待时机成熟会水到渠成也说不定。
文/吴怡铭,PMP,PMI-AC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