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带来的商业变迁
- 来源:通信产业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双十一,印度人,阿里巴巴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11 14:50
整个互联网的发展都面临着消费升级的机遇,中国的消费结构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2015年,在互联网大潮对商业的一种渗透和互相融合的过程中,传统的商业和互联网从碰撞开始,到走向连接,再到更多的合作和融合。
随着互联网跟商业深度的融合,可以看到整个社会存在着一种消费升级的机会,因为中国今天的消费规模在未来两三年内可能会有将近一倍的增长。
“双十一”与“黑色星期五”
在过去几年成倍增长的基础上,今年的“双十一”又达到了900多亿元的规模。这个在全世界看来都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因为整个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今年的美国“黑色星期五”最终成交27.2亿美元。移动端成交占比只有34%。数字很直观地的反映了这种变化。
中国作为这么庞大的新兴经济体,在拥抱互联网的过程中,我们的商业发挥了巨大的能量,在商业跟互联网结合的道路上,已经走在了全世界的最前列。这次“双十一”移动端成交占比接近70%。
今天我们来看整个新的机会,整个商业和互联网的结合,其实我们最早从推动整个消费,推动整个交易,今天已经扩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到社会产业的各个方面。
两个“十年”
过去十年我们利用互联网首先去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为互联网,信息对称变得极其的低成本,用户提供信息和获取信息在一个非常低的成本上可以发生,这是物理世界用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经营渠道、销售渠道是难以达到的,但是在互联网条件下,可以看到这样的信息对称很好地发生了,也推动了整个商业的变迁。
但是,过去的信息对称只是把现有的供给、需求进行对称。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需求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
所以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供给和需求信息对称的问题了,而是说怎么从满足今天的需求,到去创造明天的需求。
一天900多亿元的交易额,中国真有那么多需求吗?需求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在“双十一”当天,有更多的消费者在下午、晚上加入“双十一”,希望在这样的氛围中再次消费,再次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发现的乐趣,整个需求被激发以后巨大的能量在那一天被爆发出来。
未来十年最大的机会就是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所有的生产商、制造商如何引领、引导消费者的需求,创造消费需求。
全渠道用户管理
今天大家都在谈全渠道销售。只有完成了全渠道的用户管理,才能够做到全渠道的销售。如果能在各个渠道线上线下,PC到无线再到电视,各种屏幕能跟用户完成多维度的管理和沟通,自然而然就能带来更多的销售机会。
互联网是没有疆界的,不管你是俄罗斯人还是印度人,只要那一天它能上网,就是有办法触及它。连接顾客的目的是为了产生互动,这是供给和需求中对消费者的运营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
过去的几个月,很多B2B的项目成为创新的热点。在中国B2B已经被冷落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今天很多新的创业者和资本都流向B2B,就是因为看到了利用互联网的思想和技术完成这个产业B2B整个供应链重构的巨大机遇。
在这个过程中,最终我们会发现原来大家熟悉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已经变成了像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资源来支持我们的商业。互联网应用并不是到淘宝、天猫这样的平台上开个店。而是怎么重构自己的商业体系、服务体系、供应链体系。
随着移动互联网已经全面渗透到中国的消费者,利用地理位置来进行供需信息匹配的服务和行业重构在充分发生。滴滴出行就是典型的基于地理位置进行供给需求的匹配,这样的方式与以搜索为导向的方式完全不一样。
无论匹配方式发生什么变化,最终一定会走到从满足现在的现有地理位置用户的需求,到创造他们的需求,从现在的供给满足这样的需求,来满足供应链的需求,这是产业链未来要一起开拓的。
(本文根据张勇在2015C+峰会上的演讲整理,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未经本人确认。)
阿里巴巴集团CEO 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