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合中迸出火花 NFV “新老势力”抢占数十亿市场

  • 来源:通信产业报
  • 关键字:爱立信,网络设备,云计算
  • 发布时间:2015-12-11 15:04

  说起NFV,业内已耳熟能详。NFV从正式诞生到现在已有2年多,此间,NFV已经从最初的观望期逐渐过渡到现场验证,甚至是商业部署,我们已经开始看到,在运营商,在企业网上,NFV越来越多的概念验证已经进行了尝试,对于整个网络产业带来的巨大变化,将对传统通信网络设备市场的格局带来颠覆性的转变。

  正如爱立信东北亚区云计算技术总监刘坚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NFV在带来灵活性、快速性和有效性等好处的同时,其落地也会在诸多方面带来深刻的变化,如产业链、运营商营收与盈利、网络的部署与实施及网络的运营与维护等。

  市场迅速扩大

  作为一项技术,业界对NFV理论探讨的热度增长让人惊讶。根据最近一项关于NFV市场的研究表明,NFV市场正迈进新的增长阶段,正在进入商业部署的快车道。

  新玩儿法要求打破软硬件之间的耦合。NFV通过基于行业标准的x86服务器、存储和交换设备,来替代传统网络中那些私有、专用的网元设备。在NFV方式下,新业务的上线、更新由传统的硬件建设和割接转变为软件加载过程,建设周期大大缩短,同时,结合云计算资源池的规模优势,可以实现多种业务共享资源和集中化管理,为提高运营商网络的灵活性和效率提供了重要手段。

  因此,像NAT、防火墙、入侵检测、DNS和缓存这些的网络服务,能够以软件的形式交付,并部署在通用的硬件平台上。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是运营商还是企业都在向NFV靠拢,全球范围的企业为解决硬件维护、管理、安全等等问题而在技术领域的投入越来越突出,NFV在安全、扩展性、低成本以及资源分配上的优势无疑是处理症结的一剂良药。

  根据最近IDC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来自亚洲的18%的受访企业表示近期都在使用NFV解决网络问题。这一数据在欧洲为12.8%,在美国为21.9%。另外有42%的受访企业表示在一年内计划采用NFV网络,30%计划在两年内,还有10%计划在两年以上。这些数据让我们看到,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在实现NFV上的巨大潜力。

  根据Infonetic关于NFV市场的最新研究表明,NFV的硬件、软件和服务的市场总量在2015年将达到23亿美元,而且预计将在2019年增长到116亿美元。显然,2015-2016年将是NFV由研讨、计划转向商业化的关键年份。

  尽管目前NFV仍处于发展中,但已经有不少商业级案例出现。从2014年至今,国内外部分运营商,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以及沃达丰、AT&T等均已经进行了相关试验测试,包括在IMS虚拟化、虚拟化移动网关、虚拟化RAN等多个方面。这些测试表明,运营商不久将可实现NFV商用部署。随着NFV将开始商业化部署,并逐渐扩大范围,未来5年NFV商业部署将走向普遍化并逐渐成为主流。

  架构渐达共识

  自2013年,一些运营商与设备商共同建立了ETSI的NFV ISG(工作组),来加快NFV的发展,推进的工作主要是网络功能虚拟化在电信网络中的需求和架构等方面的应用。

  而在2014年9月,由Linux基金会发起的OPNFV项目启动,这是一个基于开源的、运营级的集成平台,目标是使NFV相关的新产品和新服务能够尽快形成产业。据ETSI的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1月29日,ETSI的NFV ISG已经拥有来自全球通信业界的95家成员单位以及153家参与单位。

  这些机构在NFV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并引领NFV产业链确定NFV发展的三个阶段。

  截至目前,NFV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阶段,体系架构已经在讨论中逐渐形成。

  NFV基础设施(NFVI)、虚拟网络功能(VNF)和NFV管理和业务编排(MANO)成为NFV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虚拟网络功能即是由软件实现的网络功能;NFV基础设施则是构成基础设施的硬件资源(服务器、存储、网络)以及虚拟化的实例;NFV管理和业务编排作为管理和控制层,主要集中在贯穿整个VNF生命周期的虚拟化管理功能,每个部分又各自包含了不同的NFV技术。

  在此基础上,之后有部分厂商对于这三个部分进一步来进行分解,进一步形成了由NFVI、虚拟化管理软件、云操作系统和MANO组成的四层架构。

  传统巨头谋划生态

  正如前面所说,NFV所提供的这种灵活、高性能的网络正是运营商未来发展的最佳选择。面对NFV市场在未来可预见的迅速扩张,目前包括IT厂商、通信设备制造商以及软件厂商都已经加入这一阵营,强势进军NFV。

  事实上,在网络服务市场里早已经巨头林立,其中不乏华为、阿尔卡特朗讯、爱立信、惠普等。

  记者了解到,目前阿尔卡特朗讯、爱立信、华为、诺基亚、英特尔、惠普、思科、瞻博、博科等均已经进行了NFV的商用探索,并且多个厂商已完成了vIMS、vEPC、vCPE、vCDN等系统的测试和验证。从目前厂商的主要研究和产品来看,策略各有不同,有的全面发展,而大部分是在各个组件中有所取舍,结合主要业务方向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展。

  从运营商的发展来看,能够为其建立一套在网络建设过程中完全松耦合ESTI各组件,能够为不同的公司基于统一的接口标准提供NFVI、VNF、MANO的标准开发的NFV架构体系,意味着能有效减少不同网络设备厂商软硬件异构带来的高成本、高建设周期、高维护难度、低利用率的问题。

  因此,惠普、华为、爱立信等均选择在整体架构方面为运营商提供新选项,同时加大力度来完善自己的产业生态链。

  例如华为成立NFV开放实验室(NFV Open Lab),致力于构建多厂商的集成验证能力,与客户、合作伙伴、行业组织进行联合业务创新,同时积极与ETSI、OpenStack、OpenDaylight、OPNFV等开源组织开展合作,在全球范围已与超过20家运营商展开NFV联合创新和项目验证。

  华为提供的基于OpenStack的FusionSphere云操作系统、MANO系统及vEPC、虚拟化业务链等主要产品解决方案在中移动、中电信等主要运营商的POC验证中发挥重要作用。

  与其相似,惠普推出的OpenNFV计划通过对电信核心网络和网络功能进行虚拟化,并提供完整的架构生态系统,包括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虚拟化、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资源管理、设计、分析、电信应用以及完整的运营支撑系统等各个领域。

  爱立信作为另一个NFV的积极推动者,在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的同时,更注重于与运营商一起共同推动NFV的全面演进方案和相关生态系统以建立NFV网络演进的广泛基础。

  据了解,此前,爱立信携手NTT DoCoMo及其他供应商成功演示了NFV的概念验证。爱立信在东北亚区云计算和SDN实验室,向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所成功展示了NFV/vEPC系统,演示包括爱立信云系统、云管理系统、vEPC虚拟网络功能节点以及展示界面。

  在云解决方案方面,除了华为、爱立信等,阿尔卡特朗讯与红帽也在云平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阿尔卡特朗讯此前已经发布了针对NFV的云平台产品CloudBand。作为NFV平台层面的产品,CloudBand包含硬件节点和管理系统两个主要部分,可以进行分布式部署的CloudBand节点集成了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管理系统不仅实现了物理资源的虚拟化,同时也为虚拟化的网元进行部署、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支持。

  作为阿尔卡特朗讯的重要合作伙伴,红帽与阿尔卡特朗讯一起发起建立了CloudBand Innovation Center实验室CIC,提供各种工具、虚拟化资源和成功案例,来帮助应用向云上迁移,以实现业务的创新和新商业机会的挖掘。据了解,目前已经有Telefonica、NTT、Radware、Vyatta等多家厂商参与到了Cloud Band NFV生态环境当中,以合作的方式来共同推动NFV的实现。

  在虚拟控制平台方面,英特尔走在前列。其推出的ONP服务器将打造基于行业标准的开放网络平台,采用了旗下风河提出的开放网络软件系统技术。

  此外,风河公司推出的Titanium Server方案基于开放式软件标准,包括运营商级Wind River Linux、实时内核虚拟机、OpenStack的运营商级插件、数据层开发套件和加速虚拟交换机,构建完全集成且性能优化的SDN、NFV解决方案,可以将原本在专用操作系统和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诸多应用程序、功能整合在新一代网络设备之中。同时,通过建立Titanium Cloud生态系统项目,风河公司将硬软件企业以电信级通信服务器为核心共同发展,组成合作生态系统。

  “新势力”蓄势待发

  虽然这些巨头企业的产品几乎覆盖了网络市场的整个产业链,但是仍有不少的新兴企业闯入,有NFV发展的大潮中异军突起,成为了市场上的新贵,在这个未来的大市场里分得一杯羹。

  在OpenStack阵营中,Mirantis与Citrix,Metaswitch和Overture四家公司发起合作,共同为电信运营商提供网络功能虚拟化的服务和应用,共同进行网络功能虚拟化解决方案的验证,几家公司提供的产品包括Mirantis OpenStack、Citrix NetScaler、Metaswitch的Perimeta Session Border控制器和Overture的Ensemble Service Orchestrator等等。

  赛特斯是另一个主要力量,凭借其基于柔性网络框架的vBRAS产品FlexBNG抓住NFV发展的趋势,FlexBNG是基于运营级Openstack且遵循ESTI标准的新型vBRAS网络虚拟化产品。同时,赛特斯为惠普的HP AllianceOne计划提供宽带接入服务器相关VNF。

  诸如此类的挑战者还有很多。

  在国外SDN/NFV领域颇多出色的初创企业。例如ADARA Networks公司致力于开发虚拟化计算及网络解决方案;Cumulus Networks公司则由原就职于思科和VMware公司的几名网络工程师共同创建,主打产品是Cumulus Linux,通过提供一个公共的网络操作系统,使IT组织能够创造更多像云一样低成本、高容量、简约的IT基础设施;知名的蓝色星球解决方案提供商Cyan,则侧重于提供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和Z系列分组光传输平台等解决方案。

  所谓时势造英雄,现在正是网络架构面临变革的时代,把握机会才能掌控未来。这些在NFV领域里出现的新贵,虽然无法和传统的信息巨头公司直接对抗,却可以利用新技术探讨的优势抢占一席之地。

  正如业内专家所说,NFV给软件商带来了新的机遇,将降低软件商进入电信市场的门槛,更多的新技术和软件产品将以虚拟化业务的模式被运营商所接受,必将开启新一轮围绕网络市场的盛宴。

  徐姗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