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 以思乡之名 唱响民族之声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
  • 发布时间:2016-04-22 10:46

  2016年中宣部、国新办启动了春节文化走出去工作,通过推进品牌建设、打造文化精品、发展春节文化贸易等方式,切实增强春节文化的亲和力和影响力。而民歌,作为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见证着历史的发展和创作的奇迹。

  结合三晋大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色,围绕山西卫视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核心定位,山西卫视原创电视音乐节目《歌从黄河来》,用民歌向经典的传统文化致敬。秉承着这一创作理念,节目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而当一档电视节目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具有“社会价值”和“正能量”等元素的体现时,它的存在,将是一种必然,而这种长久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民族自信”和“文化担当”。

  鉴于核心的定位和相同的初衷,今年春节,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作为全国唯一的民歌音乐品牌节目,受中国侨联邀请加入到了“亲情中华”赴意大利、匈牙利春节慰问演出的文化活动当中,以民歌艺术为主要表现形式来展开为期半个月的春节巡演活动,慰问海外侨胞的同时,弘扬民族精神,发展传统文化,为传承中国民歌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文化路”也是“发展路”

  所谓的“一带一路”,并非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一个设想和倡议,它不仅是发展与沿途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更是为了共同打造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而要落实这个倡导,就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作支撑,也就是要“从文化开始”。

  作为丝绸之路的终点国家,此次“亲情中华”艺术团春节慰问演出任务,将从意大利开始,艺术团将分别在意大利的都灵、米兰、威尼斯、圣伊皮迪奥港、泰拉莫、罗马,以及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两个国家七座城市完成七场演出,而作为演出主体的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节目组,也将通过中国特有的“民歌文化”,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

  “年味儿”也是“中国味”

  春节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世界了解中国最为重要的文化象征。

  《歌从黄河来》此次意大利和匈牙利两国的巡回演出,没有奢华的布景也没有宏大的场面,还原最真实的文化艺术。

  在演员方面,大部分选择了较为接地气的普通民歌手。随团出访的七位演员,分别是2014年《歌从黄河来》黄河歌王金善姬、年度三强贺国丰、年度六强曾乙;2015年《歌从黄河来》年度六强阿木古楞、热们泽、年度十强张涛、优秀选手卫东。

  他们中有来自朝鲜族、蒙古族、羌族、藏族等不同民族,演绎山西、陕西、江苏等不同地域的地方民歌。他们对于春节喜庆祥和的表达各有不同,汇聚在一起更让世界感受到热闹有趣的中国年,丰富多彩的中国风貌。

  此次节目在内容编排方面,主要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民歌,延绵辽阔的草原乡音《鸿雁》、细腻温婉的南方小调《茉莉花》等,不同地域的演员代表将展示不同风格的民歌作品,听到这些熟悉的旋律,更加容易勾起人们心底的思乡情愫。

  一位专门从外地赶来观看演出的华侨同胞说:十几年了,在异乡在这样的节日里听到家乡的歌曲,真是太激动了,太感恩了。对于华人华侨来说,这些节目的编排更能深入人心,与彼此产生共鸣。

  此外,演出形式方面更加注重多元化和丰富性,针对不同类别的受众设计不同的节目形式,表现方式也更加具有民族风情,吸引大众。例如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笛子表演,还有民间艺术瑰宝变脸,而这些演出在国际舞台上的完美呈现获得了大量观众的追捧和喜爱,让华人华侨感受到家乡独有的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让不少海外友人初次体验了一把中国艺术的震撼。

  “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面对广泛的国际市场,作为文化产品,无论受众是谁,他们所需要的都是具有影响和改变力,能够直击内心、震撼心灵的文化养分。而针对受众的不同需要,组织具有意义的活动,用大众深受喜爱的民歌品牌,吸引世界不同肤色的民众关注“中国民歌”,关注“中国年”,关注中国,这不仅是对市场的拓宽,更是对民族文化的宣扬和发展。

  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以这样的契机,展现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坚持不懈的“走出去”,从而获得人们更多的关注,在对品牌宣扬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品牌的塑造。

  在春节期间开展的慰问活动不仅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更为建立起一个进步、有序、友善的国际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走出去的是歌,传出去的是情,更是一种人文关怀的触动,春节文化走出去更要走进每个人的内心。

  两个国家七座城市半个月的时间,由于行程紧张,选手们睡不好吃不饱,舟车劳顿的辛苦,夜以继日的排练演出,每位成员都是超负荷。但是当站上舞台的一瞬间,当看到热情观众的那一刻,一切的疲惫都烟消云散,精神抖擞的完成每一首歌的演绎。而正是这样的辛勤付出打动了更多的人,不少华人更是一路追随。演出到了第三场,我们注意到了一个中国大姐,从都灵、到米兰,再到威尼斯,大姐追着艺术团足足跑了500公里,她说,每年这样的演出机会都很少,身在国外,他们更珍惜这种难得的相聚,而这是一种期待,更是一份认可,增进彼此浓浓的情感的同时,更是中国文化让广大侨胞对中国魂牵梦绕的原因所在,浓浓思乡情,在每个海外华侨的心里,是永不磨灭的记忆。

  “民族化”更是“世界化”

  在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逐渐提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的广泛交流。越来越多的国家刮起春节风过起中国年,全球对中国的关注,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也与日俱增,而民歌作为传统文化的艺术精髓,更应该首当其冲地走出去,与世界接轨,延续民族文化的传承。

  意大利籍的洛克,是艺术团的专职司机,每次演出他都会用手机录下来,他说回家后他也会反复的观看,他觉得中国文化太神奇,也正因为他对中国文化的爱,所以只要有中国的艺术家来演出,他都会放弃自己的工作,主动要求来帮忙。而正是因为这份单纯的热爱,也让中国文化在国外备受瞩目。

  在文化发展全球化的今天,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更能对文化本身进行有效地宣扬。而无论是情感的交流,还是文化的传播,作为民歌品牌,坚守民歌阵地、开拓文化疆土,坚持不懈的走出去,与世界文化交流碰撞,才能让中国民歌走的更远,传扬海外的活动才会更加持久更加可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春节文化走出去”这是民歌传扬的一个起点,更是民族传承的一次进步。春节这个特殊的节日,用民歌来思乡、用民歌来认识中国。而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也将延续定位,将最具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化、独具风味的表现形式呈现给更多的观众,借助更广阔的平台走到更远的地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