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
- 来源:方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露营,物理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8-03 16:19
Q 猫懂物理学吗?
A 京都大学的研究者发现猫懂得物理定律和因果律,并认为它们可能在捕猎中应用这些理论。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动物认知》期刊上。
研究者找了一些猫咖啡馆,取得许可后招募了30只家猫(13公,17母)当被试。猫咪们最小的两个月,最大的十岁,平均年龄为2.9岁。本实验通过了伦理审核,所有猫咪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被剥夺饮水或食物。为了避免给猫任何线索或暗示,猫主人完全不知道实验目的,而研究者则坚持不与猫视线接触,也不给猫额外的动作指示。
实验流程是这样的:研究者呼唤猫名引起猫注意后,拿着一个不透明容器晃动5秒,有的容器里会传出碰撞窸窣声,有的则寂然无声;将容器翻转成底朝天5秒,有的容器里会掉出东西,有的则什么也没掉出来;看完后,猫被放开,可以自由活动15秒。
猫的所有反应,都被录了下来。在分析录像后,研究者发现:在容器被晃动时,猫盯着发声容器的时间更长,说明猫期待这里面有东西。在容器翻转以后,猫注视那些“不科学容器”的时间更长,说明这些结果不符合猫的预期,猫十分好奇/困惑。
结果提示,猫所理解的物理学(可能)是这样的:声音不该凭空产生;东西不该凭空产生;假如一个有东西的容器翻转,里面的东西应该掉下来。
然而,喵星人没有料到的是,研究者在容器里藏了一块电磁铁。通电时,放在容器里的小钢球就会被牢牢吸住,既不会碰撞发声,也不会掉出容器。因此,研究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何时让钢球发出声响,何时又让钢球掉出来。
在这个研究中,也有“猫不在乎”的状况出现,事实上,高木佐保等人足足淘汰了15只猫被试,5只就是因为无动于衷兴趣缺乏,5只太过惊恐拼命挣扎,5只数据误差太大。总之,凑齐30只不容易啊……(解答人游识猷:遗传学硕士)
Q 为什么在小五台山上铲土露营是错误的?
A 近日,一张照片引发了巨大争议,照片显示,有人在小五台山山顶草甸挥舞着锄头铁铲,为了挖出一片比较平整的宿营地;还有不少人手里举着一捧捧的金莲花,笑得十分开心。
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这才是户外的原则!
然而小五台山应该连脚印都不留下。因为这里是个国家级保护区。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取得有关部门审批。
小五台山位于太行山北段,当地已经查明的高等植物有1393种。而在生态系统完整的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的种类是537种,相当于小五台的38.5%。由于地处北方区系,中国华北并非一个植物种类繁多的地方;且由于人口密集、文明发展历史较长,华北地区的原生植被早已被人类破坏得所剩无几。小五台山可谓是华北原生植被的一个极其珍贵的基因宝库,在这里还能看到从海拔900米直到接近3000米的原生植物群落,这种在华北难得一见的海拔落差保证了小五台的植物多样性。
亚高山草甸是小五台山最顶层的植被带,阳坡2100米、阴坡2500米以上均属于此带。因为高山地带寒冷缺水,亚高山草甸带极其脆弱。小五台山顶的积雪期很长,从每年的十月到次年的五月,山顶可能都是白雪皑皑;而适合当地莎草科植物生长的时间窗口非常短暂,大概是每年五月下旬到9月中旬,那些看上去不起眼的野草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小五台山是不应该存在任何户外登山活动的。这里是华北太行山脉里的一个生态孤岛,实在禁不起折腾。(解答人三北大猫:科普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