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一岁一个瑞兽是每一个人的吉祥物,天赐之物,这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份礼物,“生肖文化,华夏一家”,它属于每一个中华儿女无法选择和更替的终身标记和烙印,是维系我们民族的情感和文化的纽带,拥有十二生肖也就代表无论你在地球的哪个角落,我们都同属于一个华夏民族。然而,迄今,生肖文化流传在民间的许多故事以及它的文化内涵正逐渐的被人们淡忘。
既然是每个中国人的吉祥物,那么我们应该重拾记忆,重新找回属于我们的天赐灵物。这几本书,让你回溯孩童时期关于十二生肖的所有乐趣和遐想。
【《老梁趣谈十二生肖》·梁宏达】
《老梁趣谈十二生肖》是梁宏达在《老梁看电视》《老梁观世界》《老梁说天下》《老梁故事汇》等节目中相关内容的汇编。既保留了老梁睿智、犀利、幽默,酣畅淋漓的风格,又将口语化的内容进行了二次加工,使内容更加符合实体书特点。本卷主要是老梁对十二生肖的点评,在本书中,老梁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如十二生肖两两配对之后其特点互补,从中体现了做人的智慧,既从全新的角度颠覆了我们对十二生肖传统上的认识,又分析得有理有据,可读性极强。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知道龙根本不存在,龙汇集了人们的多种想象,比如它身上有鱼的鳞、鹰的爪、狗的鼻子、狮子的鬃毛,结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为什么要把这些特征糅到一起呢?上古的时候盛行图腾崇拜,比如大禹的部落叫有熊氏,崇拜一头熊,其他部落各有各的崇拜。最终民族融合,形成一个至尊无上的类似于皇帝的位置,他的图腾比所有的部落都要高。那么崇拜什么呢?从所有部落崇拜的动物上面都吸收一部分特点,结合出来一个不存在的龙。因为不存在,所以至尊无上。这是早期皇权意识和龙结合的一个产物。为什么他要搞一个不存在的动物?因为这才是真正高高在上。只要存在就不能说它高高在上,因为我们知道一物克一物,万物相生相克,而不存在你怎么克我?所以龙代表了至高无上。就像人们经常说最好吃的是什么?龙肝凤胆。凤不存在,龙也没有肝。你说这东西最好吃,难免有人一尝,说这什么呀,我不爱吃。只要现实当中存在,你就不能说它最好吃。我们说自己是龙的传人,都很骄傲。如果说我们是狗的传人、猫的传人、熊的传人,这也不好听。龙是虚幻缥缈的,可以给我们无限崇拜的可能。
【《郑渊洁十二生肖童话:鸡王画虎》·郑渊洁】
你胆子小吗?你经常羡慕别人吗?你想锄强扶弱、匡扶正义吗?在鸡的王国里就有这样一群性格各异的小伙伴;除此之外,还有三张神奇的“鸡邮票”,它能把你的信寄到任何你想联系的人手上,鲁西西还利用其中一张邮票化解了一场世界大战呢,很多惊险刺激的故事等着你来体验。
鸡王爱画画。他初学乍练时画的是花草树木,待画技日趋成熟后,有幕僚建议鸡王改画活物。掌管文化的大臣说:“世间有名的画家大都画活物,像马啦,牛啦,驴啦……”鸡王点点头,说:“有道理。”鸡王领导的鸡家族在动物界属于第六世界,基本上哪个家族都可以欺负他两下。鸡王想改变这种状况。他认为当大王的如果不能使自己的家族强大起来,就犯了渎职罪,应该坐牢。鸡王想用画来刺激鸡民的士气。花草鱼虫太平和,消磨斗志。鸡王决定画虎。鸡王认为振兴鸡家族首先应该振奋鸡民的精神,给鸡民增加点儿虎气。鸡画虎是需要胆量的,首先面临一个请模特儿的问题。鸡王见过老虎,但他不敢多看,那是在十二生肖大王会议上。鸡王怕虎王。“请个老虎模特儿来让鸡王练习画虎?”大臣们一听这建议头皮直发麻。文化大臣点子多,建议道:“我去弄一幅老虎的画,大王先临摹,等画熟练了,再画模特儿。”鸡王点头。
【《图说十二生肖之鸡》·沈壮志】
生肖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民俗气息浓郁芬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大众基础、辐射性广、凝聚力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套丛书图文并茂地向我们介绍了十二生肖的象征意义、民俗事象以及生肖名人。《图说十二生肖之鸡》为丛书的其中一册,介绍的是十二生肖中的鸡。《图说十二生肖之鸡》由总论和分论两部分组成。在生肖的象征意义介绍中,紧密结合鸡的外貌、习性、作用、与人类的关系等,高度概括出鸡的典型的文化意义。在生肖的民俗事象部分,大体按照神话传说、风俗节日、文学艺术、娱乐活动等几方面的顺序进行介绍。生肖与名人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历代属鸡的生肖名人,他们之间既有帝王将相,也有平民百姓;既有流芳百世的英雄豪杰、名流义士,也有遗臭万年的历史罪人、奸佞小人;既有儒雅俊士、阳刚武将,也有娴淑名媛、巾帼英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有关生肖的成语、惯用语则灵活巧妙、水乳交融般地渗透于各部分之中,起到增光添彩的作用。
太阳鸟分为三足乌(即金乌)、凤凰、金鸡等。三足乌是太阳鸟起源最早的形式。河南新郑汉代画像砖有太阳中站立着一只三足乌的图像。《尔雅翼·乌》云“日中有乌”,《山海经·大荒东经》认为太阳“皆载于乌”,郭璞注:“中有三足乌。”凤凰源于鸡,是将鸡神化的结果,是神圣的太阳鸟。《山海经·南山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日凤凰。”晋代王嘉《拾遗记》卷一载,尧在位时,有人进献一只重明鸟,“状如鸡,鸣似凤”。这些记录都显示出凤与鸡的源流关系。河姆渡一期遗址出土了一件双凤朝阳纹的象牙雕,中间(王大有《龙凤文化源流》)是一个复线同心圆形成的火焰般光芒四射的太阳,两边有一对相向的鸟纹,它们都拖着长长的、带有眼斑的翎羽尾,贴近尾部的器物边缘还刻着火焰纹或阳光纹。
【《生肖物语——
民俗图案中的十二生肖》·沈泓】
生肖风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文化中赋比兴文学手法的巧妙应用。了解十二生肖文化,有助于我们进入中国民俗文化的玄妙之门。愿沈泓编著的《生肖物语》这本趣味盎然的书带着你走进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精彩世界。(文/王龙 姜茵茵)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