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七月,从西北,高阳似火;到江南,烟雨水乡,一路动车游过来,让我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兰州人真正感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绚丽多彩的无穷魅力,更体会到四散飞扬、星光璀璨的动车时代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常记起,小学课文里戴望舒的《雨巷》,描写梅雨季节时江南的美景。一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走在青砖铺就的、长长的雨巷,身影如梦,柔情似水,不食人间烟火,让人思绪缠绵不放。还有打动心扉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康桥的柔波里我愿做一颗水草,油油的在水底里飘摇。这些文章诗话美、意境美的让人心悸动不已,忽而忘却了自己,眼前只有烟树江南,亭台楼谢若隐若现在脑海。
我从小就盼望着有朝一日,追赶上风驰电掣的速度,穿越二十四小桥水、漫步古朴青砖台上、阅遍烟波里的福地人家。
今年夏天,我有幸下江南,正值梅子熟的时候。我怀揣着激动的心情,不远千里来游梦里时常相见的江南热土。与它好像是老朋友的再次见面,心里忐忑不安,又充满许多期待。
江南城市之间动车遍布,我乘上轻快舒适的动车在江南水乡间,来去如飞,一站一站间眨眼就到。扑面而来的都是一团团新鲜的绿,绵绵轻盈又袭人。虽是炎夏,但绿的清雅恍若新生初长,嫩嫩的到处都在风中尽情欢跳;隐隐的山峰如一道道的翠波横在眼前,一浪浪打在人心坎上,使人精神焕发、快意舒畅;不时有翠鸟在树丛中鸣叫,偶尔受到惊吓向天空中飞去,三三两两又结伴起来,在白云间穿行。
一路上,总有望不断的雨帘陪伴着,不停的从天上挥洒而下,浇灌在沃野城市里。走进扬州书香门地,土木石彻自然厚重,狮子林韵味十足,风动莲叶婀娜多姿,百竹各异以形取胜。聚焦金陵十二钗,一幅精美的清末历史漆板画,风流总被风吹浪打去,自怨自艾于人生酸甜苦辣。
一间间卯榫结构的四合院,就座落在小巷邻里。一个小小戏台,背景是时新的乡村动画,走过小桥流水,到看台,方方的四角桌,长长的双脚凳,青花瓷的小碗茶,这就是江南家喻户晓,让人流连忘返的“千秋粉黛”剧场,一台戏囊括江南雅致。听一曲柔肠情绵,看一段心旌摇曳,情景交融,旷世少有的人间奇葩,流淌在华夏绵长的岁月里。
日月盈仄,时光飞梭。如今的雷锋塔,金光闪闪的塔尖直插云霄,登上塔顶,西湖风情尽收眼底。坐上花船,轻泛湖上,看不够,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断桥残雪、宝石流霞,还有那山外青山楼外楼。到处扬柳依依,琼花朵朵扶风骚雅,千娇百媚。数不尽的青山如黛,绿水常流。人在画中游,我亦此画中。
袁陇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