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速回流

  • 来源:艺术商业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6-01 09:57

近几年,中国愈发流行通过网络购买各个国家拍卖行的中国艺术品,我问古董艺术品在线拍卖平台易拍全球的业务人员小王,通过网站回流的中国文物数量哪个国家最多?他说当然是日本了,每年要去很多趟。我问他,为什么没见你在日本发朋友圈呢?他叹口气说:“哪敢发啊,回复全是让你代购东西的,这是出差,根本没时间去买,还不如封锁消息。”

中国人在日本买东西的数量极为夸张。据《金融时报》2018年1月17日报道,2017年,日本旅游市场消费额升至创纪录的4.4万亿日元(约合400亿美元)。这其中,中国游客的消费增长了15%,至1.7万亿日元,占总额的13以上。我们除了购买日本的化妆品、马桶盖、奶粉这些日用品之外,还有一项也是几近疯狂的,那就是中国艺术品。

中国人现在在日本购买中国的古董,并不像100多年前日本人在中国买古董来得容易。清末年间,国力渐衰,从北京的北新桥到东四的一条街,京城各处的宝物源源不断输送到这里周末的市集上。这条街延长至麻线胡同,有着几家日本人开设的办事处,一来成为贵族官宦们以家当换银两的救急之处,二来也是他们在动荡的中国,抢夺古董的定点之处。这其中就有大名头的古董商山中定次郎开设的山中商会。他们抓住了中国民国时期大量宝物外流的时机,将不计其数的中国文物贩卖到美国、欧洲、日本,持续卖了100多年。直至最近20年,日元贬值,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大量的华人开始购回这批宝物。在日本美协、横滨、关西等拍卖公司,大量百年前流失的中国文物正在急速回流。仅这3家华人在日本开办的拍卖公司,每年每家都以万件以上的速度,将留在日本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回国内。

除了购买人群,还有一部分人带着虔诚的心,去找回流失的中国文化,他们往返于日本几千座陈列着中国文物的博物馆,感受着中华民族盛世时期的辉煌。日本的制造业曾向中国看齐,日本人称中国唐宋文化是他们目前文化的来源,而至今,中国人是日本制造业的买单者,哪怕大量的商品其实产自中国。

百年前的古董商、艺术家、收藏家们都已不在,而文物依旧在流转,它们很“势利”,总是会流向可以保护、研究它们的地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