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六年级学生五种教育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适应,关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1-11 21:24
小学六年级相对来说是一个较特珠的时期,六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时刻,处于心理发展的骤变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偏执、敌对,缺乏对他人的信任感;总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人际关系紧张;对学业没有信心,精神抑郁、情绪低落;焦虑、心情烦躁不安;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差;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各项活动;情绪忽高忽低极不稳定;当他人强于自己,心理就会极不平衡;严重的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戒备心理、逆反心理等。他们在成长中面临各种人生课题而产生的烦恼和焦虑,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我们作为六年级的班主任,需要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掌握他们易发生问题的不同方面,重点关注六年级学生以下五种教育,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人生的关键期,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1 人际关系问题
六年级的学生有一种压抑感,产生消极情绪,师生关系日趋紧张。他们由于教师对自己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与教师产生对抗心理,由于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有些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同学间关系日趋紧张,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还有一些学生因家庭的变化及教育不当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们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实际训练,活动内容可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
2 挫折适应问题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障碍。当前六年级小学生的挫折承受力较差,他们害怕挫折,不能正确认识挫折、有力抵挡挫折,任由挫折越滚越大,形成“心理阴影”。一经打击,消极应对,不是逃避就是推诿,抑或“破罐子破摔”,甚至由此滋生阴暗心理,导致偏激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之所以会产生挫折感,主要由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种原因导致。前者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即由自然环境的限制和社会生活中一些约束所导致的挫折感;后者包括生理和心理因素,即由于本身生理素质和意识到自己不能胜任、无法协调时所产生的挫折感。可以说,挫折是无处不在的。据调查,小学生所遭遇的挫折主要来源于学习方面、生活方面、人际方面、意愿方面、自尊方面。面对无处不在的挫折,我们班主任针对他们进行有意识的挫折教育,通过科学的学习和训练,使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挫折,积极地应对挫折,以强大的战斗力征服挫折!
3 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六年级学生家长出于升学的考虑,为了让孩子考上更好的学校,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将孩子的学习安排得很紧。很多家长喜欢在周末的时候给孩子报辅导班,使得孩子一周一次的休息时间都被挤占得寥寥无几。家长的这些误区和辅导方式,使孩子的弦绷得很紧。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感受压力较大时,则孩子就会出现慢慢不了或意志消沉的发展和成长,都有着错误的影响。所以教师家长都要在教学当中注重,通过全方面的引导来培养孩子在生活当中的个人综合素质,注重对孩子精神素养的培育和引导,使孩子能够有一个健康的成长观念和发展思维。切勿在教育教学当中,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在生活和学习当中良好习惯的养成,只有强化孩子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习惯培养,并且端正孩子在学习和生活当中的健康态度,才能够让孩子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例如我们经常在现实生活当中接触到,老师功课稍微布置得少了一点,家长就自己去书店买一大堆辅导材料,找时间让孩子做题。学生在学习上的差距已较明显,部分孩子有松劲厌学情绪。我们作为班主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一个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的正直的人。我们不能只重视文化知识的灌输,而轻视思想品德教育。
4 孩子责任意识的加强
责任是一种担当的精神,是一种自律的品格,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一种天赋的使命,是一种道德的承载,是一种内心的忠诚,是一种纯粹的坚守,是一种对人生、理想的完美追求,是一种无可推脱的义务。但六年级的孩子责任意识不强,不讲究卫生、不爱护公物、不会关心同学、不会关心班集体、不会收拾房间、不会自己洗衣服等。由于孩子的责任意识是引导孩子在今后成长和发展当中的重要品质之一,所以只有强化孩子在生活和学习当中的责任意识,才能够让孩子具备较强的责任观念,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时,能够灵活地进行处理,并且以身作则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让孩子在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当中受到他人的认可以及社会的肯定,对于孩子自身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所以家长和教师都要在生活和学习当中积极的渗透责任观念以及责任意识,通过推动孩子树立正确的责任担当精神,来培养孩子的自律观念,让孩子在骨子当中都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的思想。我们应培养孩子敢于担当的精神;自律的品格;凡事认真的态度;骨子里的使命感;公德意识;忠诚的性格;坚守的品质;提倡做事情精益求精;义务感。六年级的孩子在学校是大哥哥、大姐姐,在家里也表现出小大人的样子。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5 青春期心理教育
六年级有些学生开始出现青春期闭锁心理,他们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处于消极情况,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还有些学生开始关注异性,希望异性关注自己并受到异性喜爱,喜欢和异性在一起。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一些现象:有女孩子在场,男孩变得格外兴奋,以“男子汉”的姿态博取女孩子的喜爱;与男孩子交往,女孩子更爱打扮,眉目传情,故作姿态,以引起男孩子的注目。在异性方面表现自己,互相取悦、吸引,是健康的性心理。六年级男女生关系微妙起来,变得羞怯而又想接近。对此,我们班主任对于学生早恋问题,不应大惊小怪,更不应把事情扩大。相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一般都会接受。我会告诉孩子们喜欢一个人是很正常的事,不必为之大惊小怪。关键看怎么理解,怎么认识。我会召开“男女同学如何正常交往”、“友情与爱情”、“早恋的危害”、“早恋的利与弊”等主题班会,通过早恋案例及分析,让学生知道早恋危害身心健康,对学习干扰极大。
处在多元化的社会,面对六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我们班主任要勤于研究,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正确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重点关注六年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挫折适应问题、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加强和青春期心理教育。诚心相待学生,用体贴与爱抚的态度对待后进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彼此尊重、相互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让六年级学生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积极生活、勇敢、充满希望和信心地面对人生。
(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第五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