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过多和过少的危害

  羊水指的是羊膜腔内的液体,在女性怀孕期间是孕育胎儿的“海洋”,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保护作用,胎儿于羊水里浸泡成长,经过女性十月怀胎以后,羊膜穿破、羊水漏出后分娩胎儿。

  一、羊水是什么样的?

  孕妇子宫内的羊水能够帮助胎儿避免外来伤害,有效的缓冲来自外来的伤害力,避免发生羊膜和胎儿的粘连问题,保持子宫内的适宜温度,为胎儿的自由活动提供空间。产妇分娩时羊水还发挥了传导子宫壁压力的作用,帮助产妇扩张子宫进口,达到润滑产道、促进胎儿顺利娩出的目的。在临床上,羊水的变化能够将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情况反映出来,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孕妇及其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孕期检查工作,在医生的指导下,留心观察和重视羊水的变化,为孕期母婴的身体健康状况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正常情况下,临床上孕妇早期的羊水通常是呈淡黄色或是无色透明状,晚期羊水则会发生变化,变成微乳状。处于不同孕产期时,胎儿的生长发育重点各有不同,因此羊水的产生机制和成分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处于孕早期时,孕妇的羊水基本上都是无色、半透明或微黄色性状,和人类的尿液很像,此时羊水的成分主要以孕妇血清为主,因此颜色是接近无色、透明或淡黄色的。处于孕中期时羊水的成分大多来自于胎儿的尿液颜色,同样是无色或是淡黄色,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胎儿发育和成长后,胎儿形成了血液循环系统,因此胎儿体内的小分子、水分等可渗出皮肤,此时胎儿皮肤尚未角化,胎儿体内的小分子和水份会混合成羊水的一部分,使羊水稍变浑浊,形成乳白色性状。直至孕晚期时期,此时胎儿的肝、肺器官逐渐生长发育成熟,会使羊水中出现胎脂和脱落的上皮细胞等多种成分,因此羊水将更加浑浊,并呈现出乳白色。

  二、羊水过多和过少的危害分析

  (一)羊水过多

  羊水过多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是羊水过多的情况,通常会合并有胎儿的先天性畸形问题,因此发生羊水过多时,需要从母体和胎儿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全面的考虑和分析。羊水过多会使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的几率大大增加,并且可能出现早产、胎位异常、胎膜早破等问题。另外,在破膜时很容易出现胎盘早剥或脐带脱垂的情况,分娩过程中,产妇可合并出现产后出血等问题。通常情况下,之所以发生羊水过多,可能与胎儿自身的先天性畸形有关系,例如无脑儿,消化系统、肠胃道闭塞的胎儿,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存在严重缺陷问题的胎儿,均可能出现羊水过多的情况。当胎儿的循环系统发生障碍、血液停滞或是多胞胎,也可出现羊水过多的现象。受到孕妇自身代谢疾病的影响,例如妊娠期糖尿病、过于肥胖和梅毒等,也是可以出现羊水过多现象的,孕妇患有肝脏、肾脏、心脏疾病,同样会引起羊水过多。孕期女性应注意保证休息,以清淡饮食为主,保持营养的膳食结构,避免摄入高胆固醇、高盐分的食物,尤其要谨慎的服用药物,尽可能避免药物服用。若是必须要服药时,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发生孕期风险问题,按时进行产检,通过B 超等检查掌握胎儿情况,当出现异常时及时的进行诊治。

  (二)羊水过少

  羊水过少时会导致孕妇易发生流产,或是出现早产、胎儿畸形、分娩疼痛增强、胎死宫内等严重的后果。因此当出现羊水过少问题时,要积极的进行诊治,由医生指导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羊水过少通常是由于胎儿异常或孕妇的潜存疾病导致的,对于存在羊水过少情况的母婴来说,即使胎儿没有异常情况,出生后的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也有所增加,和正常健康的婴儿相比,此类新生儿的周期性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更高。通常情况下,羊水过少也是由胎儿和孕妇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当存在胎儿生长迟滞、妊娠早期破水、胎儿过期成熟、胎盘功能不足、胎儿有泌尿系统异常等疾病时,会发生羊水过少的问题。孕妇若是摄取水分不足,或是存在低容积血症、妊娠期高血压等情况、以及受到药物的影响,也会出现羊水过少的现象。若是孕妇羊水过少,准妈妈们应从日常的饮食方面进行调节,适当的多饮水,以达到增强血液循环、补充羊水的目的。并且孕妇要少吃利尿类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注意充足的卧床休息。可以通过喝汤、喝豆浆等方式补充羊水,并且保证胎儿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充足,但是应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避免发生营养过剩的问题。

  总结:综上所述,羊水是孕妇子宫内为母婴健康提供安全保障的液体,在女性怀孕期间,羊水过多和过少均是值得注意的现象。孕妇应树立起科学的孕期观念,积极、按时地进行孕期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即将到来的分娩准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