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术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根据你的情况来看,建议你做手术,这样效果更好”肯定很多人听到手术都会感到恐惧吧,尤其是麻醉,甚至会有人问“我会不会再也醒不来了啊?”其实麻醉没有那么可怕,它就是为了消除手术病人的疼痛,避免一些意外的发生。因为很多人对麻醉不够了解,所以会感到害怕。所以,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在以下在麻醉术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1.麻醉有哪些类型?

  麻醉可以分为四个大类,第一类是全身麻醉,是指通过呼吸道、静脉注射或者肌肉注射的方式,对病人的中枢神经产生阻滞,包括吸入麻醉、全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基础麻醉;第二类是椎管内麻醉,是指将局麻药物注入指定的椎管内腔隙,包括蛛网膜下腔麻醉、单纯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第三类是局麻,将神经阻滞药物作用在指定的手术区域,包括神经阻滞、区域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等。第四类是臂丛麻醉,是指将麻醉药物注射在臂丛神经干周围,包括腋路法、肌间沟法、锁骨上法。

  2.麻醉有风险吗?

  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对麻醉都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麻醉对身体有很大的副作用,所以很多人都害怕麻醉。其实麻醉不仅能够消除患者的疼痛感,对患者的生命功能也有维持的作用,虽然麻醉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是麻醉本身的积极意义远远大于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麻醉和手术一样,都是具有风险的,由于一些手术方式的特殊性,以及病人自身的身体状况的特殊性,或者病人本身就存在比较严重的基础疾病,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风险。不过目前麻醉技术基本成熟,而且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包括患者的心跳、呼吸、血压、体温、内环境平衡等指标。而且在麻醉前,麻醉医生会考虑到病人的一些特殊情况,选择最低副作用的麻醉方式,在手术前医生会做好突发情况的抢救准备,避免发生意外事件。所以,目前麻醉的安全基本能够得到保障。通常而言,麻醉是相对安全的,只是针对儿童、老年人,还有一些具有诸多严重疾病的患者而言,风险相对大一些。

  3.在麻醉前需要做好什么准备?

  首先是精神状态上的准备,许多病人对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顾虑,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过度,便会降低患者对麻醉的耐受程度。因此,医护人员会在手术前通过不同方式的安慰、疏导、鼓励来帮助病人缓解焦虑、紧张等情绪。

  第二是营养状况的改善,良好的机体状态是确保麻醉和手术成功的关键,因为,如果病人的身体出现了营养不良,就会造成机体内蛋白质和某一些维生素不足,会降低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程度。如果蛋白质水平较低,容易引起贫血,而且还容易出现组织水肿,对感染的抵抗能力也会降低,影响到手术后的创口愈合。然而,维生素的缺乏可能对营养的代谢造成影响,在手术中就容易出现循环功能或者凝血功能异常。如果手术前的时间比较充裕,可以经口补充营养;如果时间比较紧张,可以通过输血、注射水解蛋白和维生素等方式,对病人的营养状态进行改善。

  第三是胃肠道的准备,除了急诊手术的病人以外,大部分的病人都是择期手术。在这之中,除了浅表小手术采取局部浸润麻醉的病人以外,其他的病人通畅都需要在麻醉前将胃部排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在手术过程中或者在手术后出现反流、呕吐的现象,防止误吸、窒息或者肺部感染等意外的发生。通常而言,成年人至少要在麻醉前8 小时禁食禁饮,但是一些病人因为情绪过于激动或者恐惧,排空的效果会减弱,所以对于部分病人,医生会建议在麻醉前12 小时开始禁食、禁饮,主要是为了保证胃部能够彻底排空。小儿手术也是在麻醉前8 小时禁食、禁饮,婴幼儿手术通常会在麻醉前4 小时喂一次葡萄糖水。

  第四方面是膀胱的准备,手术病人在当天早晨进入手术室前,需要解大小便,将膀胱排空,主要是为了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尿床,以及在手术后出现尿潴留的现象。并且将膀胱排空以后,麻醉医生对病人手术中的情况才能有更全面的了解,进一步确保病人的安全。

  第五方面是口腔卫生的准备,因为在麻醉以后,人体上呼吸道中的细菌容易被带入到下呼吸道去。而病人在手术后的抵抗力会比平常要低,就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因此,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在麻醉前会要求病人彻底清洁口腔。而且佩戴假牙的患者在麻醉前需要将假牙摘下,避免误吸到气管,或者嵌顿在食管内。

  结语:在麻醉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下,目前的麻醉技术基本成熟。麻醉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并且在不断深入的技术研究中将麻醉风险一再降低。不过麻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麻醉医生考虑到多方面为病人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指导病人做好麻醉前的准备,也会在手术中全方面关注着病人,保障病人的麻醉安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