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医学上将其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是原发性高血压(即无法确定导致血压升高确切原因);该病尚无根治手段,只能通过科学的治疗护理方案来使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通常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如果没有发病(血压升高),自身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便不会受到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生活中高血压患者所涉及日常护理专业知识极广,任意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患者血压升高的状况发生,所以关注高血压患者日常护理重点,结合实际做好相应科普工作便显得极为必要。
1、高血压病理也正及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发病多半与自身精神活动紊乱有着密切联系,同时遗传以及外部环境刺激等也是诱发高血压的常见因素,除此之外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发病也可能与其他疾病合并出现有关,但需要注意的是若是第一次被确诊为高血压的,便表明自身尚无其他疾病影响。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普遍病因不明,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高速发展,相关医学文献研究发现,家族有既往高血压病史、年龄超过50 岁、身体肥胖、饮食口味过咸、长期抽烟酗酒、长时间情绪紧张、过度疲劳等,都属于诱发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2、高血压患者日常护理的重点
2.1 谨遵医嘱定时服药
谨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是高血压患者日常护理的重点之一,高血压本身作为一种无法根治的慢性病,患者必须依靠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来稳定自身血压水平,平日一旦未遵医嘱行事,比如不按时吃药、随意停药、多吃药等等,血压便会忽高忽低,高血压发病风险就会大幅增加,自身生命安全也会因此遭受较大威胁。
2.2 实时规律的监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必须实时规律的监测血压,正常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必须将自己血压稳定在140/90 范围内,每天都要监测以此血压值,防止出现任何异常现象,以此才能确保自身血压水平始终处于合理区间。
2.3 注意休息并常晒太阳
高血压患者在生活中要逐渐培养良好的规律作息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睡眠质量,尽可能做到早睡早起,不熬夜;在此基础上如果白天天气好,就多晒太阳,因为人体受太阳紫外线照射期间,会产生较多维生素d,可以加速自身机体血压循环,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2.4 稳定心态调节情绪
高血压患者平时生活中必须格外关注自身心绪状态,要学会稳定心态调整情绪,这也是保障自身血压稳定的关键所在。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中,尽可能不要动怒、激动,尤其像过度兴奋、突然愤怒等都会致使自身血压骤升,全面增加脑血管疾病突发风险。
2.5 设置适度的运动锻炼计划
设置适度的运动锻炼计划并长期坚持,因为良好的运动锻炼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减少患者血管内分泌物,达到扩张血管、稳定血压的效果。比如根据患者病情以及体质情况,指定慢走、慢跑、太极等轻缓运动方案;坚决禁止举重、划船等可能引发血压上升的运动行为。运动量及运动感时间按照患者不会感到疲劳为基本原则做合理设定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运动期间患者出现头晕、呼吸急促、胸闷等现象时必须停止运动迅速联系医生做实时诊治,谨防意外发生。
2.6 肥胖者必须合理减重
对于肥胖明显的高血压患者,生活中必须合理减重,因为体内脂肪较多便会挤压血管,致使血管宽度低于正常水平,血流通畅性便会因此受阻,所以较胖的高血压患者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营养学标准,搭配适度运动计划,科学减重,方可有效减低高血压发病风险,使自身血压水平能够长时间维持在正常状态。
2.7 科学的饮食调整
针对高血压患者日常护理,饮食方面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平日里患者应按照低盐、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且口味清淡易消化原则去调整每日食谱,多吃新鲜应季果蔬,尤其富含多种维生素类蔬菜,尽可能三餐都多加食用。需要注意的是若服用排钾利尿剂高血压患者,还需要每天适当补充一些钾高较高的食物,像蘑菇、香蕉、橘子等;远离罐头、腌制品、蛋黄、动物内脏等可引发血压升高的食品。
2.8 关注气候变化且完全戒酒
秋冬季是高血压患者发病高峰期,空气寒冷会致使患者血压上升,所以时刻关注气候变化做好四肢、头面部防寒保暖工作,也是高血压患者日常护理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高血压患者必须完全戒酒,因为酒精本身有大量嘌呤等各类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期饮酒便会增加导致高血压患者发病风险呈直线上升;所以戒酒也是高血压患者日常护理期间所需重点关注的事项。
结束语
总之,高血压患者日常护理所需关注重点较多,患者自身要对高血压疾病有客观的认知,从而尽可能培养自己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调整心虚状态,方能确保自身病情始终处于稳定区间,生活质量也会与常人无异。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