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农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 发布时间:2021-03-23 11:10

  摘 要: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重点培养的能力,对于学生,尤其是高年段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有着突出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总结概括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学仍然是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标准,教学过程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相关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使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研究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优化教学策略,对于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有实际意义,能够保障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

  一、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

  1、教师和家长对阅读认知不足。农村地区居民在观念上相对较为落后,并没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看课外书籍实在耽误学习,因此禁止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同时,部分学生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家中缺乏有效的监管,也存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学生放学回家后需要做一些家务活,或者是直接看电视、玩游戏,很少进行课外阅读。此外,教师大多是参照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将重点都放在了语文知识的讲解上,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并没有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使得学生缺乏阅读时间和空间,并且缺乏自主性,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2、学生课外读物少,缺乏良好阅读习惯。农村经济水平相比城市而言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家长并没有给学生购买足够的阅读书籍,即便购买也仅仅是一些辅导书籍或者训练习题,再就是一些关于写作的书籍。同时,家长由于缺乏足够的认知,自身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从而无法为学生树立榜样,闲余时间并没有进行阅读,也没有去督促学生进行阅读,认为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即可。同时,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将教学都局限在课本之内,很少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也没有组织相应的阅读活动,并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缺乏监管,导致学生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3、学生阅读意识淡薄,家庭缺乏足够重视。在农村家庭中,学生的监护人常常只关心学生吃得如何、睡得如何,而对于学生的学习则是不闻不问,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校和教师的事,即便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只是问问成绩如何,只是告诉学生要听老师的话,记住老师讲的知识。而学生的父母由于身处外地,也只是给予学生金钱上的弥补,这就导致学生在家中没有大人的约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根本不会主动进行阅读,严重缺乏阅读意识。

  二、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策略

  1、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对此,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有效地整合阅读教学资源,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图书馆,组织课外阅读小组、读书俱乐部等,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师要倡导学生与书为伴,认识到阅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每个人成长的营养,从而实现学生自主阅读、快乐阅读i;i。同时,教师还需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合理规划学生的阅读时间,为学生推荐阅读材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样有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为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2、传授阅读方法。阅读有多种方式,比如默读、精读、略读、有感情的朗读等,不同的阅读内容适合不同的阅读方法。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哲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应该传授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一般情况下,学生阅读所采用的是有感情的朗读和默读等阅读方法,默读可以使学生反复咀嚼体会文章的真意,有感情的朗读可以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去,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教授学生在面对不同的阅读内容时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比如,在学习《将相和》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当时蔺相如等人面临的紧张气氛以及这些名人高尚的道德情操等。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写作知识,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还可以在学生阅读文章后,布置一些读后感等写作任务,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3、开展阅读活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增加阅读量,拓展阅读面等。因此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以有趣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参与阅读活动,自主阅读和思考一般情况下,阅读活动可以是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也可以是教师组织的班级活动等。阅读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小组讨论,就某一文章或者某一观点进行阐述,每个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三、结语

  核心素养教育是目前来讲进行学科教育的重点,各学科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均需要围绕核心素养的内容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需明确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致力于对学生文化理解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求语文教师能够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通过教学方法创新和理念创新来强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贵升. 依托语文阅读教学, 提升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J]. 课程教育研究,2017,(26):182-183.

  [2] 雷火光.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 中外交流,2018,(49):273.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