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发展状况及未来扶贫开发对策
- 来源:公司金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贫困县,脱贫攻坚,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3-24 20:40
摘 要:全国贫困县主要集中在中西部21个省区市,其中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作为辽宁省最后一批未摘帽的省级贫困县之一,虽然脱贫攻坚任务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综合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东接彰武、黑山、新民,西邻北票,南连北镇、义县,北靠内蒙古库伦旗、奈曼旗;地势西北低山、丘陵,东部平洼,南部低山、北部丘陵,中部低丘、平原;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风景优美,矿产、土地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经济的良好的先决条件,具有多元化发展产业的市场潜力。但由于当地教育落后,当地居民对政策了解不足,旅游景区宣传力度不够,土地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开发等原因,当地的经济虽有起色,却一直未见大幅提升。
一、对贫困县进行扶贫开发的必要性
扶贫开发事关重大,打赢这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是促进我国全体人民共同分享改革的成果,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一场重大举措。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是当今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因此,对贫困县进行扶贫开发意义重大。
(一)对贫困县进行扶贫开发可使党和群众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全党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与群众进行交流,零距离与群众谈心,借此机会了解民生,在深入细致的下基层慰问中获取真实信息。真正根据群众的需要提供相应帮助,做到因人而异。毛主席曾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扶贫项目实施者应当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观念,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做人民所需,无私奉献,与人民一同勤勤恳恳,艰苦奋斗。只要人人都向这个标准看齐,扶贫开发项目无疑可以成为党和群众联系的纽带。
(二)扶贫开发可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总面积6264.2平方公里,人口73.0687万人,分布在阜蒙县各地,其中在佛寺、大板、王府、沙拉、大巴、哈达户稍、红帽子等乡镇聚居较多。在经济发展方面,阜蒙县尚与阜新市区存在一定差距,阜新整体经济发展不够均衡。只有尽快尽早进行扶贫开发,消除贫困县的贫困人口,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才能全面振兴阜新经济,进而使阜新尽快跟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脚步。
(三)在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实施扶贫开发,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现有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锡伯族、朝鲜族等21个民族,其中蒙古族占阜蒙县总人口的20%。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是十分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自治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稳定发展,对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不尽快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脱贫问题,就难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当今阜蒙县建设情况
(一)近年来阜蒙县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成效
在交通运输方面,新建道路众多。截至目前,京沈、广奈、沈阜红公路贯通阜蒙县东西南北,县城距锦州港110公里,有锦阜高速公路相连,铁阜、阜朝高速与国道101线横贯东西,省级公路沟奈线纵贯南北,并有沈阜公路相连。大郑、新义铁路越境而过,拥有阜新火车站。截至2005年末,阜蒙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542.31公里,公路密度达22.18公里/万人,已实现“乡乡通油路”。
在社会保障方面,阜蒙县投入1932万元实施入户扶贫项目46个,建设移民小区3个。争取省直定点帮扶项目资金2393万元,1138户贫困户从中受益。
在文化卫生方面,阜蒙县382个行政村文体广场和农家书屋已实现全覆盖。县文化馆、图书馆顺利通过国家二级馆复检验收,玛瑙产业基地被省文化厅确定为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获得“全国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殊荣。
在招商引资方面,以2013年为例,阜蒙县组织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香港、台湾、韩国等地开展主题招商活动,成功举办两次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项目总数达到103个。国家863计划伊麦德光电材料项目落户阜蒙县,辽宁远东铜业年产10万吨阴极铜技改项目、晟宇铸造年产20万吨高速线材、飞雪集团国家食糖储备库项目进展顺利,大鹰水泥低温余热发电二期技改项目实现试运行。风电装机容量突破百万千瓦。
(二)当前阜蒙县遇到的困境
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扶贫工作仍面临困境。造成这困境的一部分原因是贫困地区群众的思想观念落后,缺乏眼界和摆脱贫困的决心与勇气。一方面,生活环境决定了视野与眼界,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相对偏远闭塞的地区,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缺乏对外界世界的正确认知,视野和眼界比较狭窄,其实贫困地区的很多农产品或生态资源都可能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但是当地群众缺乏认识,不知道该如何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他们当中很多人缺乏长远的眼光,他们贫困的生存状态决定了他们常年为了温饱而奔波,考虑的大多数都是眼前的问题,外部环境不允许他们进行长远规划,但脱贫恰恰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这两种状态之间的矛盾就为扶贫开发带来了困难。除此之外,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尚未完全得到根本的改善,一旦遇到天灾人祸或市场动荡,极易返贫。
(三)当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扶贫开发的基本思路
1.利用现代互联网手段对当地特产进行推广。以居住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旧庙镇梁南村的“梨王”白老先生为例,他的梨园有上千亩,每年产出几千斤梨,品种多样、品质优良,现在在与电商平台合作进行销售,但是宣传力度不够,销量不甚理想。在梁南村,像白老先生这样的梨农还有几十家。如果在九月梨子丰收之际,利用网络的力量,通过公众号推送等方式帮助白家梨园进行宣传和销售,一定能够成功地提高梨子销量,增加农户收入。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4%的大学生都有在网上购买水果的意向。
此次合作既可满足大学生们购买水果的需求,又帮扶了宣传渠道不够的阜新梨农。接下来还可以逐步建立品牌效应,通过公众号等渠道宣传“辽西梨王”,为未来对梨子的宣传打好基础。
2.普法。在先前的调查中,笔者了解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当地因学致贫、因病致贫的家庭不在少数。虽然中央与地方政府已相继出台了不少帮扶贫困家庭的政策,但这些家庭对于政策的了解和认识不足,不能很好地利用相关政策获得帮助,因此仍然会有捉襟见肘的状况。因此,应当在当地进行普法、普及政策活动,增强当地居民的法律意识。同时还应当着重关心当地的贫困学生,为他们讲解助学贷款、助学金等助学政策,帮助他们从容应对报考大学时难以支付足够的学费这一问题。
3.支教。经济落后导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当地英语师资常年严重匮乏,当地学生缺乏正确的英语入门指引与应试技巧,在日后的大型考试与英语学习中处于劣势。基于这种现状,高校大学生假期支教团正在筹备当中。高校学生们可以在假期时间里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当地的中小学生进行英语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当地教学水平,使当地中小学生获得更加专业的入门知识与更加娴熟的应试技巧;另一方面可使有意向在未来从事教学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提前积累教学经验,为未来的就业奠定基础。
三、长远对策:扶贫更要扶智,教育是斩断“穷根”的根本
要想应对脱贫攻坚的根本挑战,就要通过教育改变理念、拓展视野、重建信心。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至少一代人的成长来实现。
(一)先富口袋是奠定物质基础
现在先富口袋,只是从收入这个指标上帮助他们脱贫。这是在物质上为长期的转变奠定了基础。只有口袋富了,短期的温饱问题解决了,才能考虑长远的问题。
(二)只富口袋,可能还会返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不能只是授人以鱼而要授之以渔,要通过教育改变大家的观念,形成“我要脱贫”的主动意识。如果口袋富了,观念不变,可能还会返贫。以前的拆迁户是可以对照的一个参考样本。有些人通过拆迁富了口袋,但是因为脑袋空空,把钱拿来赌博,一夜输光返贫。
(三)教育才是斩断“穷根”,振兴乡村的根本
最近,马云在“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讲话中说到:经过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要让没有富起来的人富起来,教育是基础,农村是中国教育最大的突破口,更是机会所在。1月17日下午,任正非在与媒体沟通时也提到:这个时代对一个国家来说,重心是要发展教育,而且主要是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现在我们的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的冲锋时刻,我相信2020年我国能够如期消灭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为了实现这些地区形成良性的造血机制,让这些人口实现美好的、长远的发展,必须在教育上加大投入。
四、结语
依据现状来看,对贫困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扶贫任务势在必行。在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但未来的脱贫之路依然漫漫。“互联网+”与扶智手段双管齐下共同发力,定能在未来取得丰富的成效与长足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实现全面小康贡献出阜蒙县力量。
参考文献:
[1]韩长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N].人民日报,2017-12-13.
[2]潘小曼.辽宁农业科技特派行动运行状况分析——以辽中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业经济,2016(10):54-55.
[3]郑文杰,吴东立.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村,2015(05):17-19.
[4]孙大为,李国威.辽宁省科技特派团推动农业发展实践[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09):45-47.
[5]李韵,万远英.美好宜居乡村的建设与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4):153-154.
[6]崔宝玉.徐英婷.简鹏。农民专业合作社效率测度与改进“悖论”[J].中国农村经济,2016(01).6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