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学习语文的第一关口。新大纲对儿童识字提出“学会”和“会认”两种不同的要求,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认少些的特点,这有利于学生尽快尽多地识字,为尽早进入阅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翻开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本,让人感到欣喜万分。它正是根据新大纲精神编写的一套富有时代气息的崭新的教材。一篇篇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议文,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儿歌经典之作,内容充满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开篇阅读,识字起步”是教材的一大特色。它打破了以往教材编写的旧模式,变先识字再阅读为先阅读再识字,边阅读边识字;变先拼音再识字为先识字,再在识字的同时学习汉语拼音。这为学生今后学习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小学阶段的语文识字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外部环境优势,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精神,开发学生的潜能呢?
一、感悟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新大纲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新教材打破以往汉字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编排思路。一上来就学习“教室、学校、唱游 ……”一批结构和笔画都较复杂的汉字。但由于这些字所代表的事物学生在生活中早已十分热悉,现在把它与所对应的汉字一一挂起钩来,对他们来说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点拨、指导},学生自己的感悟,他们已掌握了“结构法”、 “形声字法”、“换部首法”、“换字法”、“熟字去偏旁”、“熟字换笔画”、“编字谜歌”、“编顺口溜”等多种识字方法。
在教学中,还实施“合作学习”,把学生编排成学习小组形式,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变换小组座位排列形式,让学生在座位排列的不断变化中拥有一份新感受。学生由坐着听,转变为放开手脚,摆脱束缚,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小组学习时,给予学生以足够的自学时间和充分的自学机会,尽可能地让他们自己观察、思考、表达,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动眼,自己提问、解疑、小结,让组内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巩尚识字效果
孩子们需要快乐,喜欢游戏,这中间包含着他们对未来的追求,对人生乐趣的渴望。当经过大半堂课的读、背、识记,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汉字。为了强化学习效果,又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常常创设情境,开展一些游戏性的练习,如“邮递员关信”、“放鞭炮”、“叫号游戏”、“听音取卡”、“芝麻开门”、“更上一层楼”、“钻山洞”……孩子们身心放松,在唱唱、听听、玩玩、说说中巩尚了知识,获得了无尽的学习乐趣。
多媒体的引入,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色彩缤纷,富有童趣的识字环境,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其直观、生动、形象的动态教学,能变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增加识字的趣味性,适应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学习兴趣大增。他们乐意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去,并热情高涨地巩尚、认读当堂课所学的字词。
三、课外延伸,拓宽识字渠道
学生识字的天地十分广阔,不能局限于一册薄薄的课本,也不能局限于小小的课堂,生活是最好的识字课本,社会是最好的识字课堂。把大小课堂结合起来,更能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教室的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阅览、查找资料的场所,它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快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教室的器材活动角,是学生开展读书交流会,讲故事比赛的“星星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孩子们大显伸手,既体验了识字的乐趣,同时又能巩固识字效果,减少回生率。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小班语文识字教学中应大力倡导联系学生生活和课内外结合的开放识字的教育思想,利用班级环境佳的优势,坚持让孩子早识字、多识字、快识字,注重学生自主识字精神的培养,开发学生的识字潜能,使孩子们的识字能力大大提高,为他们今后的阅读、写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