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高效性数学教学对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班级管理的科学开展为学生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通过管理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行为进行科学的规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习惯,数学教学与班级管理的科学融合,能够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形成高效的相互促进作用,推动数学教学质量和班级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本文结合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和班级管理实际,对两者结合的意义进行详细阐述,分析数学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科学的融合工作策略,推动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强化班级管理水平,为学习成长提供有效支持。
1 引言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新课程标准的高效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数学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基础构成,对学生科学发展提供基础支持。数学教学与班级管理的科学融入,能够有效强化数学教学的班级管理职能,拓宽班级管理思路,推动班级管理水平和数学教学效果的共同提升,推动两者的高效融合已经成为数学教师班主任的重要工作方向。
2 小学数学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结合意义
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能够为学生构建积极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能够在学科课堂教学中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推动学科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数学教学活动的科学开展,能够利用学科教学活动,强化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建设和谐的师生 关系,使学生能将自身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进行主动的表达,为教学工作开展和班级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并能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积极配合教师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营造积极的民主氛围,推动学生科学发展。[1]
3 小学数学教学管理存在的基本问题分析
数学教学与班级管理的科学融合对学生成长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互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教学思路较为传统,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忽视学生的主体位置,对教学活动缺乏科学的设计,无法有效满足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教学管理效果的提升。同时在教学活动中重视知识传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缺乏正确的认识,无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形成有效的激发。二是班级管理意识较为薄弱,教师具有较强的数学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而班级管理能力不足,对班级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管理模式较为固定,无法形成科学的管理思维,不利于班级管理价值的实现。三是两者间缺乏有效的结合,在实际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两者较为独立,无法形成高效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忽视班级管理的重要作用,班级管理理念发展较为滞后,无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有效的支持。[2]
4 小学数学教学高效性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结合策略
4.1 强化思想认识
数学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的科学融合,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互动作用,形成有效的合力,推动数学教学质量和班级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教师作为两种主导者和关键纽带,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加强对班级管理的重视,在学科教学工作中渗透班级管理思想,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保证班级管理规范的高效执行,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要优化的班级管理思路,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柔性化管理思维,体现人文关怀,切实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其解决现实问题,营造积极的班级环境,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
4.2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是数学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的重要主题,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对学生成长起到积极作用,引导学生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开展,教师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能够将自身的问题和疑惑进行及时的表达,营造民主管理氛围,激发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积极性,通过轮值担任班干部,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4.3 准确把握结合点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准确提取数学教学和班级管理的结合点,例如在小数乘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构建超市购物的情境,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由学生扮演相应的顾客和收银员,通过情境探索对小数乘法计算规律形成有效的了解,并通过视频、图片的播放,实现情境内容的直观呈现,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探索过程,对超市购物中的礼让礼仪、对话礼仪和秩序意识形成科学的呈现,对班级管理内容进行有效的渗透,引导学生在班级活动和课堂学习中养成遵守纪律和秩序的良好习惯,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丰富班级活动形式,改进班级管理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在国庆节主题班会开展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特长,组织指导学生共同设计班会流程,在班会中融入数学思想和知识,如教师提供国家发展成果中的相应数据,如GDP 增量、先进武器的性能等,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拓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推动班级管理效果的提升。
4.4 完善学生评价模式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模式,丰富评价内容,对学习在班级管理和课堂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全面覆盖,有效提升学生评价的全面性,对表现优秀的学习进行及时的表扬鼓励,设置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5 结语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的科学结合,对推动学生科学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班主任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思路,充分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班级管理情况,加强对班级管理的重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班级氛围。
参考文献:
[1]梁志雨. 小学数学高效性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结合 [J]. 教育界, 2020(20):94-95.
[2]韦宏林. 小学数学教学高效性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结合[J]. 下一代, 2020(2):31-31.
[3]王文莉. 小学数学高效性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结合 [J]. 中华少年, 2019(2):10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