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路径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 发布时间:2021-06-02 10:32

  摘要:数学学科是教育体系的基础构成,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小学阶段是学生基础知识体系构建和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学科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作用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当前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科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1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理念的逐渐成熟,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已经成为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数学素养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构成,对学生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学生自主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够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但是在实际的自主学习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结合数学教学特点和学生成长需求,进行教学活动的科学设计,推动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能够使学生通过主动的学习,实现对知识的高效掌握,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终身学习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数学知识较为复杂抽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小学生受到其自身年龄特点的影响,其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积累较为薄弱,数学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自身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索中,有效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推动以生文本教育理念的科学实践,在自主学习过程实现对综合能力的高效锻炼,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支持。[1]

  3 小学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

  自主学习活动的高效开展对推动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自主活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学生自主学能力的提升。一是学生自身问题,小学生正处在思维发展和情感成长的关键阶段,其对相对困难的自主学习活动容易形成抵触情绪,特别是学生的知识积累较为薄弱,对基础的学习技巧缺乏有效的掌握和熟练的利用,缺乏学习兴趣,无法形成较好的参与效果。同时部分学生对课堂授课和教师存在较大的依赖性,缺乏自主意识,无法参与到自主学习中。[2]二是教师的教育理念较为传统,教师作为数学教学的主导者,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乏有效的重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位置,在课堂授课中主要是以知识直接传授为主,学生的参与度不足,无法通过教学活动的参与对学习技巧形成有效的掌握。同时课堂授课形式较为单一,无法对学生的思维形成有效的培养,不利于自主意识的提升。[3]

  4 小学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路径

  4.1 优化教学思路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视,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成长需求,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设计,提升课堂授课的探究性,强化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对自主学习能力形成有效的培养。要明确学生的主体位置,优化课堂互动环节,通过课堂问答等活动,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和知识水平,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开展,有效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提升教学活动的丰富度。要重视对学生自信的培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准确把握教学难度,设计个性化的教学目标,科学开展分层教学,丰富学生的成功体验,树立学习信心。

  4.2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对培养自主意识和能力提供基础保障。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优化课堂引导环节,将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呈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课堂授课中,要发挥情境教学优势,为学生创设数学知识场景,提出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实现对知识的高效构建。在情境建设中要融入生活化元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形成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历和体验,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实现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掌握。例如在小数乘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超市购物的场景,由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通过情境探索过程,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运算知识,进行小数乘法运算的自主探索,通过情境中的积极互动交流,实现对计算知识的自主构建。

  4.3 丰富教学形式

  丰富的教学活动形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活动吸引力,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条件。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形式,科学设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数学知识进行直观的呈现,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提升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可以利用微课构建翻转课堂,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实现对知识的有效掌握,在通过教师的讲述和针对性的实践练习,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可以利用微课将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进行展示,指导学习进行通过折纸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索。要将合作学习的思想进行有效的融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讨论和协作,强化学习能力。

  4.4 优化课堂评价

  完善的课堂评价能够对学习的学习成效形成准确的反馈,教师要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水平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形成准确的教学效果评价,为后续教学活动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教师要优化激励措施,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鼓励,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为自主能力培养提供环境基础。

  5 结语

  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教师要充分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加强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视,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J]. 教育界, 2020(13):101-102.

  [2]陈金俤.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 考试周刊, 2019(61):222-223.

  [3]朱澄杰.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3):96-96.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