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快车道, 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将信息技术融入高中思想政治, 构建SPOC 课程,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所谓SPOC, 是一种学习人数少且具有一定制约性的网络在线课程。
哲学与文化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的重要课程, 它具有抽象性、批判性和反思性的特点。学生较难理解其知识点, 使得知识的运用与有关实践活动难以进行。
本文建构基于SPOC 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哲学与文化在线课程, 探索出一套有效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在线活动型课程建设方案。
一、课程特征
基于SPOC 的哲学与文化课程建设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通过议题的引领, 构建优质线上校本微课程, 创造信息化的学习和交互环境, 满足学生个体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形成对学生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混合式活动型学科课程。
它具有以下特点: (1) 彰显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理念,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 哲学与文化SPOC 课程建设是以SPOC 和混合学习模式理论为基础构建的, 重构教学结构, 它是一种混合模式。(3) 具有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在哲学与文化SPOC 课程建设中, 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对课程内容进行重塑, 以校本优质微课程为主,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将互联网资源有效地整合到课程资源中, 构建一种可不断优化课程资源的课程建设模式。其构建课程的资源是多种资源的混合, 可以包括微视频、课件、情景化的议题、时政视频等, 以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4) 哲学与文化SPOC 课程建设需要完备的课程平台, 方便学生课程观看、交流讨论、作业提交等。
二、课程建设思路
哲学与文化SPOC 课程应参照课程体系、教学设计、教学个体、教学管理、课程参与、支持服务、实用价值、学术心志和课程效果9 个维度进行调研, 做好有关设计, 形成“在线课程+ 线上议题+课堂主题活动” 的课程建设思路。
三、课程建设内容
哲学与文化是高中思想政治科第4 个必修课程模块, 总共2个学分, 教学时间为一学期。这一课程的结构逻辑是讲述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 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研究对课程设计采用大单元教学, 依据课程的三个单元内容“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顺序展开课程建设。课程内容分为三个教学单元, 总共有9 课和3 个综合探究, 共36 个学时。按照每一单元教学内容逻辑关系,凝练每一课基础及重难点知识, 结合课程及微课的特点, 拍摄制作微课视频,共制作9 组微课视频, 共88 个微课,并配套相关的PPT 及线上监测试题。
四、课程资源
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
以大单元教学组织设计。线上通过情景化议题的设置, 以议题为引领, 开展议学活动, 落实基础知识学习,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线下通过主题活动开展活动型课程,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 微课程、微课件、微习题
按照每一单元教学内容逻辑关系,凝练每一课基础及重难点知识, 结合课程及微课的特点, 拍摄制作微课视频。共制作9组微课视频, 共88 个微视频,每一个微视频相应配套微课件和微习题。其中校本微课程是线上课程资源的核心内容, 每一课时微课程总时长原则上不超过30分钟。
3. 线上议题
这是课程内容活动化的重要抓手,每一课时都以一个线上总议题和若干个子议题为纽带, 通过情景化议题设置,实现生生、师生互动, 进行活动化的探究学习, 将议学活动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4. 配套质量监测题
每一微课配套监测题, 主要是选择题。第一课题配套一份线上质量监测题, 其中包括选择题、材料题、讨论题等。
5. 扩展性学习资源
扩展性学习资源主要包括: 有关课时内容学习、基于真实生活情景的视频资源; 根据学生线上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通过录制微课视频为学生做专门讲解的视频资源; 有益于线下课堂活动开展的扩展性课程资源。
五、结论
在教育信息化的新时代背景下, 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必将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本文建构基于SPOC 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哲学与文化的在线课程, 重构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 探索出有效的活动型课程建设方案, 提高哲学与文化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落实“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
责任编辑黄铭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