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盛夏的丰厚至味

  • 来源:海峡旅游
  • 关键字:茄子,节日,落苏
  • 发布时间:2021-07-08 21:45

  一年过半,最重要的节日莫过于端午节,赛龙舟、拜祖先,除了粽子还有几样必吃,应季应景:喝加盐熬的仙草茶,熬茶时顺手再丢几个鸡蛋一同煮了作茶叶蛋吃,这是闽南人家的常规操作;粉粉嫩嫩的水蜜桃正当时,爆汁甜软;紫茄子也在这个时节闪亮登场。说到夏天,怎么也绕不开它。

  最常见的茄子,皮上紫得浓烈,瓤里又是雪白的模样,有个雅称叫“落苏”。有一说是因为茄子引种之初多是白皮的水茄子,而且绵软的口感令人联想到“酪酥” 才得名如此,如今江浙方言里仍然保留这样的叫法。盛夏是茄子的主场,它是坦诚的颜值派,挑选起来也容易,瞅着表皮紧实,紫得“油”光发亮的,就八九不离十;或是观察萼片下的皮色越白的,茄子就越是水嫩。

  茄子家族可谓“人丁兴旺”。最常见的紫色品种,色泽有深有浅,除了紫色,另有白有青;形态上,有的瘦长似蛇,有的短胖肥厚,有的浑圆得跟柳橙有得一拼,还有的比鸡蛋大不了多少;风味口感各有千秋,烹饪方法也不尽相同。

  茄子本味清淡,烹茄子的方法丰俭由人,《红楼梦》里有繁琐的“茄鲞”,是让刘姥姥惊呼“要拿十只鸡来配它”的极致奢华;《随园食单》中有一条目曰“茄二法”,则记录了一种极简的料理方法:茄子蒸透划开,再拌上麻酱和米醋——一道凉拌茄子,和夏天再合拍不过。

  料理茄子的经典做法里,总是有许多油脂的参与,以至于它虽是蔬菜,但吃起来又甚是丰厚,好似焖炖得酥烂的肉食一般。重口下饭的茄子菜色一般都始于“炸”,分切好下油锅翻滚之前,可以用白醋和盐水稍事浸泡,这样能让茄子少吸些油,高温油炸也能保住它迷人的紫色,成菜的卖相更好些。东北名菜“地三鲜”就是如此,不光茄子过油炸透,同行的土豆和青椒也躲不掉“先炸再烹”的流程;茄盒、茄子天妇罗,也都是油脂和茄子的美妙相逢造就出的好味。

  回想起来,烧茄子这样重油重酱,甚至还可以重辣的菜色,其实极少出现在我家的餐桌上。阿嬷并不爱吃茄子,每年也就是端午节当天吃一回,当是完成任务一般,自然不会下功夫为我们料理它。直到我上初中开始吃食堂,才了解到这油汪汪茄子的美妙之处——那是一道肉末茄子,用酱香和辣味兼具的豆瓣酱做底味,搭配肉末、蒜泥和切得细碎的新鲜辣椒,炸透的茄子还带着漂亮的紫色,就和这浓烈的酱汁胡乱烧在一起。这是一道“危险美味”,没有白米饭逃得出它的手掌心,学生时代的我也没能抵挡住这道肉末茄子的诱惑,无数次午餐都有它作伴,耳畔是恼人的蝉鸣,老风扇在头顶吱悠悠地转着,手边的冰可乐和我一样大汗淋漓,夏天好像永远不会结束一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