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快乐教学法的研究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小学英语,快乐教学,主动
  • 发布时间:2021-07-31 19:51

  摘 要: 通过晨读课、四动课、游戏课,探索一种符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快乐教学方法。从教学设计,教具准备等方面构建一个愉快的课堂,提高小学英语学习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乐说、乐读、乐写、乐学积极参与英语学习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教师转变旧有教学理念,建立和谐平等师生关系。培养自己乐研、乐教的心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

  近十几年来,快乐教育在我国小学教育教学中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必将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独特的作用。快乐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客观前提, 另外, 孩子们需要快乐教育,教育实践呼唤愉快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是: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维持有赖于让学生在良好的心理感情中学习。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怎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这是英语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小学生学习英语是否有成效,离不开教学方法的魅力, 而快乐教学便是儿童最喜欢,最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之一。因此,我在英语教学中研究如何应用快乐教育,让学生有一个宽松、和谐的英语氛围,让学生能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中学习英语。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敢于开口、积极参与的良好习惯。让教师的教学观念能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方方式,把握课程标准,探索新型的专业发展道路,逐步掌握新教学理论和实施技能。

  英语课堂中的快乐教学法需要有扎实有效的“课前”、“课中”、 “课后”等重要环节作保证。

  (一)“百鸟争鸣”晨读课,晨起阅读找快乐

  设置一周两次次英语早读。因此这也为我的课前乐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我对学生进行晨读“百鸟争鸣”朗读训练,将学生带离传统的教室,走进学校的树林里,站着读,让声音充满整个胸腔,而非仅仅的口腔前半部分不仅利于发音,而且给学生一个更广大和自由的空间,从心理上让他们释放压抑感。每周的早读我先对学生进行课文和单词等基础知识训练,使人人大声朗读,培养其学习的自信心,而后通过英语小组竞赛、自由对话、角色扮演等丰富的英语晨读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肢体“四动”英语课,动手动脚找快乐

  正课是课堂快乐教学的主战场。我充分运用肢体“四动”法,并加以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肢体“四动”法即让学生充分做到动口、动手、动腿、动脚。

动口,即张开嘴巴,大声说英语,随时讲英语。大声的说英语,一来锻炼说英语的胆量,让其敢说,二来训练发音,培养语感。在课上我会给五至十分钟的“小组动口环节”,在这几分钟畅所欲言,随意发挥,但是只限用英语,表现好的小组可以赢得奖励和学期英语短剧表演的机会。为了小组荣誉,孩子们之前一定会精心准备,这拓展了孩子们的知识,这个“动口环节”还能锻炼孩子的胆量和口语能力。

  动手,即让学生动手写,动手画,动手制作,动手表演。写,是英语学习“听说读写”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当中,学生写的过程必不可少,我让学生主动的去写。动手画,可让学生在课前画课堂上将出场的动物,物品等,在课堂上拿出来学单词,学句子,编故事,学生看到同学画的作品,往往更有乐趣。动手制作,和动手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制作的物品往往是可以作为课堂上的道具使用的,如动物模型等,学生玩得不亦乐乎,学得也出奇地快。

  动手表演在教学中的使用频率颇高,打破学生上课将胳膊搭好坐一节课的常规,让学生在课上随时动手,用手势表现发音的婉转曲折,表示词语的意义,表演对话情节,或者借助实物表达故事等等,动腿,腿弯为坐,腿直即立,通过让学生不断站立起来,使学生学习英语由单纯的面部感官延伸到了全身,站起来读书,不仅使声音更洪亮,而且使气流有种贯通全身地感觉,使每一个细胞都浸透英语。课中有时要求学生迅速站立抢答问题,让学生随时随地集中精力,争先恐后。站起来,是比坐着高出的位置,缩短他们达到成功的距离,也是增添的在“众人皆坐我独立”的自信和勇气。

  动脚,即让学生不仅仅局限在桌椅之间,对学生来说,整个教室是他们的,整个教室外也是他们的,走上讲台,走出教室,让学生更充分的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参与者。课前5 分钟课完全属于学生们,让他们上台展示自己,小报告、小短剧等,让学生去创作去表演,不仅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增添自信,也开发了学生创作和表演的潜能。小老师上台领读、教读单词、句子、课文、课外知识等,学生教学生,效果显著。走出教室,去感受大自然,观察生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了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课堂教学走出教室,在蓝天白云下席地而坐,以学生的绘画作品、卡片或道具为“板书”,以身边的大自然和课文结合为教材,相辅相成。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并非一味的让学生为动而“动”,而是让学生在课中“乐动”的过程中完成学习目标,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三)“我是主人”游戏课,探索归类找快乐

  学生在学习过英语后,主动应用,乐于练习。例如在学完三年级下册第一模块后,我让学生做“我是小主人”的探索活动:将自己的物品用颜色归类的形式总结出来。因为关于颜色的词语学生已经掌握,物品学过的却不多,所以比赛规则为,找到的物品写汉语得一分,但如果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和探究,能够写出对应的英语则得五分,然后进行小组交流、汇总和评比,最后将学生总结的词、句等以手抄报的形式在教室里张贴出来,供大家赏读,如此一来,为了小组竞争中多得几分,主动查找英语单词的书写方式,极少英语汉语表达,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

  希望能探索一种符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教学方法。从教学设计,教具准备等方面构建一个愉快的课堂。老师摒弃以前消极落后的教学观念。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有所提高。学生喜爱并愿意学习英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