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意能力提升的招贴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 来源:新玉文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创新创意,招贴设计,教学改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9-29 11:09
摘 要:《招贴设计》作为平面、数媒等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平面设计人才的重要课程环节,也是学生后续所有专业课程的一个基础必备知识部分。随着新媒体时代所呈现出的多元化形态,整体设计领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社会和市场也对招贴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需求,传统的讲授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已经逐步跟不上设计行业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其能更契合对口工作岗位的新模式,招贴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了迫在眉睫的教学新布局。
招贴设计作为传统平面模块里极具代表性的设计形式,在广告、传统媒体乃至新媒体设计形式中都运用面很广,且有着自身的不可替代性。但新媒介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多维度传播的广告市场里招贴设计如何寻求更具有创新的发展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由此来说,学生作为设计人才的储备力量,在学习基本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培养更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创意设计能力成为了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重点问题。我们应根据目前设计行业的发展,对招贴设计的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体系作出更恰当的调整,结合学生实际学情,探索、解决问题并总结教学经验,推动招贴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
一、招贴设计的教学现状
本门课程从教学内容上来看重点落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意、创新能力和原创设计意识,但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学生很难再在精准的创意构思和主题表达的基础上满足市场和客户的商业需求。学生对于整体的设计学习存在一定的盲从感,理论知识内容可能都能牢牢记住,但如何表现出优秀的创新创意就力不从心。整体来看,招贴设计的课程教学现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存在滞后性
目前来看,部分院校对于招贴设计课程教材的选用跟不上当前设计行业日益更新的发展变化,存在出版时间久远、内容过于陈旧和单一的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内容讲解划分不够契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讲解过程中过于注重概念的讲解,没有切合学情挖掘学生的创意潜力。教师应该将设计行业前沿的信息与变化巧妙的融合进课堂教学中,与时俱进地教导学生提高专业知识技能。
2、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单一性
个别授课教师一直沿用以往的设计经验和设计理论知识进行授课教学,教学方式存在单一化、落后化的问题,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难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目的。作为设计门类教师,在日新月异的设计行业中应该紧跟行业发展方向,及时掌握设计行业内的品牌动向、设计热点咨询、流行风格趋势等等,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结合行业特色,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给学生更加立体化、多元化的课堂体验。
3、教学考核模式存在不合理性
结合课程定位来看招贴设计课程适用考查形式进行学生考核,但有些院校仍然学用笔试的方式进行期末考核,这会导致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不能够被考核认定。并且学生交的设计作业教师有时没有做到及时进行评价反馈,提供修改建议,致使学生认为只要交付完成作业就掌握了课程内容。这样的考核模式难以客观、全面的体现学生的能力水平,更难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意设计能力。
二、招贴设计教学设计改革
高职院校招贴设计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要基于传统平面设计中创意表达,强调设计语言的创新意识,结合平面设计三大元素:图形图像的处理和制作、色彩的运用和字体的变化设计,并注重学生对当前移动互联网及数字终端的媒介变化的适应度,达到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并确保知识体系适应市场的最新需求,能够对接真实的职业岗位标准规范。可以考虑从以下几点思考:
1、结合新媒体的平台特点,合理安排教学与设计实训内容。适时根据新媒介对广告招贴设计有别于传统纸媒的要求,更改教学设计内容。在教学中留存部分传统印刷招贴设计的有关学习内容和设计实训项目安排,引入网页Banner、微信公众号长图海报、 LCD 屏海报设计等新型平面广告设计项目训练,促使学生是创新思维与时代接轨。
2、去除以往的教师自主模拟实践主题,考察市场实际项目引入课堂进行项目化教学。采用实际市场存在的商业实践项目案例作为课程项目主体,整体实践过程中巧妙融和对口职业岗位的标准,坚持培养以市场为基石的创新创意能力,强调艺术性表达和商业实用性水平协同提升。并且对接相关广告比赛项目,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程度,以赛促教,使学生在整体教学环节能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步提高自身的创新创意意识。
3、课时的安排应注重“因地制宜”的模式,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合理减少理论教学内容的课时比例,改变以往过多赘述中外广告发展史、原理等基础理论的课题讲授形式,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线上线下模式让学生更具备探索知识的主观兴趣。
三、招贴设计的教学方式改革
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不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不太强的切实状况,教师应努力调整和改变过往理论讲解、演示然后任由学生模仿完成设计作业,最后教师再点评和打分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双向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际设计操作能力。教师应有效梳理知识体系,充分利用新时代信息化教学模式,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点通过多媒体、多平台进行融合展示,并将知识点巧妙穿插在项目制作实训过程中,理实一体来进行课程教学。
1、选择更能激发学生创新创意思维的案例项目,在案例引入和展示讲解过程中穿插理论知识和设计原则方法,使学生能拥有更高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好奇程度。项目化教学模式采用应更符合市场规范的设计整体环境步骤,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创意和想象力的开发。
2、运用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把教学的场所扩大至课后乃至生活中。在整体项目化教学环节中必须设置市场调研环境,要求学生根据项目课题内容分组分团队进行实际考察,并收集相关素材,带回课堂进行汇报,以此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平台软件,保障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提交展示和师生交流,以此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紧密结合,多方位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3、用更为多元化的成绩评价体系代替传统的单一作业评价方式。对于以往高职院校的课程考核中,教师的主观评价对学生成绩的情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长期以往不利于学生多元化发展。个人对于创意的表现力的审美判定其实并不能完全说明学生设计能力的优劣,为了不打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建立多角度和更为全面的考核方式,例如采取教师团队集中评阅、学生相互评阅、专业比赛成绩等方式。考核的对象也不应仅限于设计成果的展现,应综合考量学生在市场调研、思维导图、创意构思、元素设计、软件操作、作品呈现这一整个设计环节的表现。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动力。
四、结语
招贴设计课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有着更高层次的教学要求,教师应不断提升自我,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授课水平,引导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逐步提高自己创新创意的设计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更结实的基础,也为日后步入工作岗位培养更优质的设计水平。
作者简介:梁蓉蓉(1993.10—),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湖南娄底,职务/ 职称:专任教师,学历:硕士,单位: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 视觉传达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