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对小学生手机进行有效管理的策略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手机,手机管理,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11-20 14:5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智能手机作为信息沟通的便利工具,备受大家的青睐。手机这个移动网络,不仅使成人成为了“低头族”,而且使不少学生也成为了这个“掌上电脑”的其中一员。如何对学生的手机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成为了学校、老师和家长热切关注的话题,也成为了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智能手机作为信息沟通的便利工具,备受大家的青睐。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每个人都在摆弄着手机。手机这个高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带来了便捷,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备品。同时,手机也在悄无声息中,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在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的驱使下,在通讯信息的丰富、便利化等因素的刺激下,手机这个移动网络,不仅使成人成为了“低头族”,而且使不少学生也成为了这个“掌上电脑”的其中一员。为了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何对学生的手机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成为了学校、老师和家长热切关注的话题,也成为了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寻找解决智能手机使用的良策刻不容缓。针对当前校园手机的普遍现象,本文从以下方面浅谈一下如何对学生的手机进行有效管理。
一、手机进校园的利与弊
拥有一部手机,对于学生来说,就像是拥有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如何对学生携带的手机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我们就必须对手机的利与弊要有清晰地认识,作出客观的评价。
1、学生携带手机的利
手机作为现代通讯工具,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也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着巨大的作用。
(1)便于与父母联系。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把孩子视为手心里的宝,他们除了担心孩子学习外,还时常担心孩子出意外。所以,有些家长便主动给孩子配手机,以便随时可以了解孩子的情况,关注监控孩子的行踪和对孩子进行管理教育,防止不必要的事情发生。
(2)使用手机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渠道。随着我国经济、新文化、新观念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局限于通过课堂,还可以利用手机加速信息的吸纳。手机作为网络通讯的组成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查阅资料,自主解决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在线上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心中的疑惑,还能利用手机与同学互助互学,借鉴更好的学习方法,汲取更多的信息,拓展自己的视野,并且和同学之间建立亲密的友谊。
(3)学生使用手机,可以调节情绪心态,丰富课余生活。随着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现今的学生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日益剧增,不少学生陷于繁重的课业负担,但在父母面前又不能表述自己真实想法,更不能发泄内心的不满。他们在学习之余,与老师或同学进行跨空间交流对话,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以排解内心的苦恼,释放心里的压力。这样,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学生在学习压力相对较大的时候,可以利用手机听听音乐,看看减压的视频,偶尔发一些自拍的照片,一方面,可以调节自己的心情,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增添生活情趣。
2、学生携带手机的弊
使用手机虽然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但使用手机也是一把双刃剑,手机在给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弊端。(1)影响学生的学习、睡眠和视力。手机作为科技时代的一种产物,它就是一个可移动的电脑,手机里的游戏会让学生沉迷。处于儿童期的孩子,大脑尚在发育中,他们的理性思考、制定计划、调控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不足,又缺乏导航的指引和足够灵敏的刹车,结果可想而知,孩子们往往会表现出容易接受各类新奇事物、冲动、做事不计后果的特点。在接触到形形色色的视频、游戏、App 之后,自然就心向往之,自然难以克制玩下去的冲动了。因此,一些学生不论午休、晚上睡觉,甚至课堂和半夜都会悄悄地发信息聊天,玩游戏,这些不仅严重影响自己正常的学习和睡眠,造成自己的视力和专注力急剧下降,形成近视令成绩退步,有时还会影响其他同学。
(2)学生使用手机,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首先,相对学生而言,手机属于贵重物品,学生携带手机,容易成为一些不法份子的抢劫对象。其次,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学生在利用手机上网时,容易被骗子盯上,骗子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抛撒一些较为隐秘的诱饵,使学生上当受骗,造成家庭的经济损失。
(3)容易让学生形成不良的习惯。有些学生,拥有手机后,每天作业时,从不自己思考,而是利用手机上的一些搜题软件刷答案,一旦对搜题软件形成了依赖,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致使成绩一落千丈。同时,学生拥有手机后,容易和其他同学进行攀比,或许会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偷拿家长的手机进行炫耀,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也容易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特别是给家庭困难的学生带来较大的思想负担和影响。
二、对学生的手机进行有效管理的策略
手机作为信息沟通的便利工具,已成为了生活中的必备品,它既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面对手机的双面性,我们该如何对学生的手机进行有效、合理地管理呢?
1、制定学校手机管理制度。为了严格执行教育部“五项管理”的精神,学校应根据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把手机管理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中。特别是对违规携带手机进入校园的处理,全校老师要明确管理措施,思想要统一,在处理违规时,做到有章可循。并通过告家长书告知学生家长,让家长明白学校和班级的规则制度。
2、制定班级手机管理的班规。班主任老师可以利用班会课时间,引导学生认识到使用手机的利弊,宣讲学校手机管理制度,并组织学生根据学校的管理制度共同讨论、商议从而制定出符合班级手机管理的班规,让学生认识到携带手机入校是违反学校和班级规章制度的行为。
3、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制定了学校手机管理制度和班级制定班规后,学校应组织召开家长会,给家长宣讲禁带手机的依据,提高家长的认识,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班主任一方面给家长讲清手机管理是学校的常规管理,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可将制定的班规交由学生家长讨论,共同完善手机管理的班规,让家长更好地认识到,在“双减”政策下,让孩子更好地回归学校、回归课堂,养成自觉自律的习惯。
4、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通讯条件。现在的家长对子女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关注,为了方便学生在特殊情况下便于与家长联系,学校应创设条件,在校园安装磁卡电话,为学生提供正常的联系需求。同时,学校还可以给各班级配备手机管理箱,对一些确有需要带手机入校园的学生提供保管装置,化解由禁带手机带来的需要和压力。
总之,为了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尊重人的尊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下,认真落实“五项管理”中的手机管理,加强家校合作,从而就能对手机进行有效地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