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信息技术,策略和方法,有效教学
  • 发布时间:2021-11-20 14:55

  新一轮课改的深入,美术在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加强构建美术高效课堂成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以往的美术教学形式以“知识讲授+仿写训练”为主,缺乏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与形象性,难以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也难以满足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学的要求,由此可见,创新美术课程教学理念与方法势在必行。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价值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信息化已经成为新课改下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与方法已经成为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灌输式、填鸭式等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美术知识以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视频、有趣的动画、美妙的声音加以呈现,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审美能力、艺术鉴赏力与创作力的发展。特别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美术教学可以实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目标,美术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富有趣味性、生动性与形象性的信息化课程资源,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需求,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此外,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可以深化学生对美术知识和作品的理解与认识,这样更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美术核心素养。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策略

  1.巧用信息技术,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是美术教学的基础。虽然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的内容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变,其中涵盖了一些图片类、插画类的美术资源,但是小学美术教材内容有限,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多样化需求,如果完全按照美术教材的内容进行授课,会导致学生难以高效、快速地理解美术知识,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的整体效果。当前部分小学美术教材的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不够紧密,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其学习相关美术知识的难度也较大。此时,如果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搜集丰富的美术教学素材,以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化知识补充小学美术课教学的内容,借助信息技术教授美术知识,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提高学习美术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信息化美术教学资源期间,教师应注意结合小学生的兴趣,尽可能地利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信息化美术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在开展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期间,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针对其中的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搜集相关的美术知识。通过下载与小学美术教学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与音乐等资源,在实际的授课中灵活地运用电教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网络化美术课程资源,可以在丰富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资源的同时,增强美术课程知识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营造舒缓、轻松的音乐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发现、欣赏与创造美,借助一系列的美术知识欣赏、学习活动,深化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有效拓展学生的美术知识面,增加美术课程知识的趣味性,进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掌握必要的美术知识。

  2.巧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教学情境。“美”是美术知识的基因,是展现美术作品艺术价值的精髓,也是艺术创作者追求的根本目标之一。但是,“美”这一元素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难以让小学生快速地理解其真正的含义与作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效果。特别是在面对一些较为繁杂、抽象的美术知识时,教师如果直接采取知识灌输式的教学理念,将难以引导学生高效地参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如果可以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结合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目标与要求,从学生的兴趣点、个性特征、学习需求出发,灵活地运用图片、视频与音乐等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美术教学情境,更容易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效果,尤其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美术知识和动手创作的积极性,这也是构建有效美术课堂的重要条件之一。

  3.巧用信息技术,开展微课精讲示范。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微课、翻转课堂等已经成为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重要的教育工具与手段。尤其是微课,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在美术知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其自主学习的效果。小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心较强,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观察和思考事物时不够精确,难以从整体分析问题,且推理论证能力、分析能力等相关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应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利用相关的信息化手段,向学生展示一些贴近其生活实际的美术图片和视频等资料,以此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欲望,使他们逐步养成学习美术知识的习惯,掌握相关的美术技能。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基于微课教学模式,开展美术教学,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需求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与进度,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美术素养。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创造力、审美能力等关键能力。但是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能力还未能得到有效发展,多会利用感性思维理解和看待问题,这种身心发展特征增加了其理解抽象美术知识的难度,进而会限制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以更加具体、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更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是构建高效美术课堂的手段之一。为了顺利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开展微课精讲示范和提升学生美术素养几个方面,力求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