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主游戏分享环节的教育功能探究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幼儿园,游戏,分享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1-23 14:3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而在幼儿教育中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时期进行幼儿优良品性的建立其效果更佳,幼儿园也要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在幼儿发展关键时期幼儿园要培养他们的分享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幼儿园幼儿自主游戏分享环节的教育功能进行了相应探讨,以期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第一,童年游戏消逝的时代寻觅。工业经济对于效率非常渴求,对利益一直在追逐,现代科技也日新月异。在这一系列影响下,人们的生活也在名利的追逐中有了很大的改变,就连幼儿的闲暇时间也被其父母进行了规划。他们的自由游戏时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功利性比较强的游戏,这些游戏能够让幼儿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总而言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让人们的生活空间受到了压缩,原先的开放式院落变成了如今的封闭式楼房,幼儿的生活空间中开阔的场地越来越少,而现代科技所带来的新鲜刺激的娱乐游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幼儿这一游戏群体被分化,游戏逐渐被遗弃。然而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游戏曾经是无数人生活的一种现实存在,它在很多人的记忆中是不可磨灭的,而且它既有开放性又有自然性,对于幼儿的吸引力非常强,能够让幼儿的现实生活得到充实。
第二,幼儿教育游戏精神的现实呼唤。幼儿教育有一个重要目标那就是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除了要让幼儿获得必要的知识经验以外,还要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让他们求真、向善。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幼儿教育却出现了方向上的迷失。很多家长和老师注重幼儿知识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幼儿心灵的塑造。在幼儿园功利化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幼儿园教育中的游戏沦为教育的手段,很多游戏被设计、被教学,游戏中的自由性、体验性受到了很不小的限制。然而,游戏却能够带给幼儿很多的快乐体验,无论是打弹弓还是跳房子,这些游戏都让人们的童年生活更加充实,让人们的童年处处洋溢着游戏的乐趣。面对这里这种情况就需要对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状况进行调查。
1.2 游戏的价值
游戏在幼儿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很多人提出了“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的命题。很多幼儿园也把幼儿参与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游戏的价值就是指它作为一种游戏类型所具有的幼儿学层面的意义。首先,游戏承载并丰富着幼儿文化。幼儿游戏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幼儿游戏的形成方式有直接形成,也有间接形成。直接形成是指人们刻意创造了以娱乐消遣为目的的游戏,间接形成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受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等的影响逐渐发展而来的。间接形成的游戏文化元素丰富、历史悠久,在游戏过程中人们需要相互沟通和交流,需要人类的物质文化环境做支撑。人类社会文化中幼儿文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虽然在人类社会文化中成人文化处在主导地位,幼儿文化受到了漠视和遮蔽,但是幼儿文化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幼儿作为积极主动的客体,他也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他在接受社会文化的熏陶以后,逐步实现自己自身的社会化。游戏产生以后,受到幼儿群体的喜爱,他们参与游戏、享受游戏并以主体身份创造新的游戏。这就使其对游戏的传承以及游戏的内部构成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历史年轮的不断推进,幼儿在参与游戏创造的过程中丰富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蕴。其次,游戏充盈并浸润自己的童年。关于童年的定义众说纷纭,从人类社会的角度来讲童年是人生的根本,童年拥有丰富的天性资源从另一个层面来讲,童年是每一个成人内心都极其渴望却又无法返回的原乡,在童年中有快乐有幸福也有不可磨灭的美好记忆。有对亲情的赞溢,有对友情的珍视。对于每个个体来说,童年的价值非常独特。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人们从童年时代进入成年时代以后仍然无法忘记童年时代的嬉戏娱乐。总而言之,游戏成为人类童年世界的一种象征。虽然如今很多幼儿的闲暇时间被电子游戏所充斥,但是游戏也在不断发展演变,也让参与者感受到了愉悦和自由的体验,浸润着每位幼儿的童年世界。
1.3 幼儿园游戏分享环节的意义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除了对幼儿的各项活动进行引导以外还会帮助幼儿完成他们能力范围以外的活动。实际上,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自己面对的困难,更有利于幼儿个人能力的培养。当儿童的各种行动有了更大自由度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从而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而儿童在自主游戏过程中,不仅实践能力会得到锻炼,主动分享意识也会逐渐建立起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彼此之间的地缘关系情感正在逐渐淡化,人们对于自身的情感和感受更加关注。对于幼儿来讲,他们受成人的影响非常大,而且互联网的发展让幼儿与他人交流的欲望越来越少。面对这种情况,幼儿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引导,引导幼儿与他人分享,而不是独自沉浸于个人世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多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幼儿学习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视,但是对于幼儿的分享意识却不太重视,这对于幼儿的成长是一大损失。在游戏分享过程里面,幼儿可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语言加以表达,幼儿之间建立起友谊和信任。幼儿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对幼儿内心动态加以了解,并与幼儿建立良好的互动。当这种良好的互动建立起来以后,幼儿对自身感受的认知会更进一步。在游戏分享环节,幼儿会主动打开自己的心扉,提升自己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内向的幼儿也会在这个环节感受到强烈的存在感。
2 幼儿园游戏分享环节的开展与实施
对于幼儿园来说,游戏分享环节的开展非常容易,因为幼儿每天都会进行各种游戏。然而,幼儿教师要真正达到让儿童有所成长和感悟的目标却需要更多的努力。一般来讲,幼儿园的游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角色扮演游戏,第二种是体验感悟游戏,第三种是实践操作游戏。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教师会设置一个特定场景,而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大家共同演绎这个故事。教师所设置的场景多种多样,可以是购买东西的超市,也可以是三口之家。实践操作游戏对于幼儿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乐高积木、绘画等游戏正是此类游戏的代表。这些游戏非常简单,但是对于儿童耐心的培养有不少效果。体验感悟游戏,主要是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推动幼儿感受事物变化。
3 幼儿园游戏分享环节的教育功能
在幼儿园中,当幼儿参与各类游戏的时候,幼儿教师为了推动游戏顺利完成可以设置一定的问题。当游戏结束以后,幼儿教师也要鼓励幼儿对游戏过程加以分享,如此以来幼儿的合作分享意识会逐渐建立起来。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此外幼儿的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对于幼儿分享意识的培养要从小做起,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效果,毕竟年龄越小的幼儿及可塑性越强。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对于幼儿分享意识的培养都要加以重视,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幼儿学习成绩的提升方面。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同理心的建立也很关键。总之,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加强幼儿分享意识的培养益处多多。这种幼儿教育方法非常值得学习和推广,是幼儿园游戏分享环节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逐渐推进,人们对于幼儿分享意识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而幼儿园游戏分享在将来幼儿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也会逐渐显现出来,幼儿园游戏分享环节在不久的将来对于游戏形式的展开、思维方式的引导、分享意识的培养方面会逐渐增大力度。当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枷锁加以打破的时候,幼儿思维的教育培养体系会逐渐完善,游戏分享环节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游戏分享环节内容也会逐渐充实。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幼儿园游戏分享环节不但会在城镇各个幼儿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会被推广到乡村各个幼儿园,让幼儿从小所受到的教育更加科学合理,让城乡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小。
另外,分享环节并不仅仅局限于游戏的形式,在田野调查、手工操作等幼儿活动中也可以尝试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真正实现“随时随地教育”,把分享意识的培养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此外,科学技术的进步让教育手段越来越先进,先进科技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幼儿园教育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让幼儿游戏分享环节的开展模式更加多样。模拟信息的普及也让幼儿园教师能够对高端科技产品加以利用,来实现教育目标。当幼儿园教师真正对这些先进科技灵活运用的时候,幼儿园教育也会获得更多的便利。
4 提升幼儿园游戏分享环节开展质量的策略
4.1 教师层面
第一,幼儿园教师要深入掌握三岁到六岁的幼儿五大发展领域里面的核心经验、学习特点、支持性策略等有深入的把握和了解。这样他们在构建领域融合教育目标的时候就会更加的得心应手,在开展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也有更强的自信心。游戏分享与其他领域的教学活动有很大的区别,它具有多重价值,而且属于一类生成性活动。教师要想取得更好的游戏分享效果,就要对幼儿不同领域发展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之上从领域融合的角度来开展游戏的分享交流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教师的自身教育机制对于幼儿全面学习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挖掘幼儿教师自身教育机制在推动幼儿全面发展过程中的潜力。
第二,幼儿教师在游戏分享的具体方法掌握方面要多下功夫,争取让自己所掌握的游戏分享方法更加有效。而且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园自主游戏分享环节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结经验,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各类游戏分享方法的效果有更深的体会。一般来讲,幼儿园教师在组织游戏分享活动的时候所采用的方法为语言讨论法,这种游戏分享方法最为常见,属于传统的游戏分享方法。而作品展示法、照片呈现法等属于比较新颖的游戏分享方法。幼儿园教师如果有余力就可以尝试这类游戏分享方法。此外,网络图示法、绘画表现法也属于创新性比较强的游戏分享方法,幼儿园教师也要试着对这些方法加以掌握和使用,从而提高幼儿园自主游戏分享环节的分享效果。具体来说,绘画表现法指的是幼儿教师推动幼儿用画画的方式来对自己游戏中的各种情况加以表现。幼儿既可以通过绘画来展现自己在自主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绘画来展现自己在自主游戏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经验。这种游戏分享方法有利于幼儿提高自我表达能力,让他们有更多的自我表达机会。幼儿在交流游戏经验的过程中也有了更加有效的媒介。幼儿反串法指的是在幼儿园自主游戏分享环节中幼儿教师和幼儿进行角色互换,如此以来幼儿就成了对游戏分享活动拥有组织权的组织者,而教师则用举手的方式获得组织者的许可,并把自己的游戏体验分享给其他小朋友。这种游戏分享方法对于游戏分享过程里面的自主游戏精神的体现非常准确,有不少小朋友非常喜欢这类游戏分享方法。这是实践过程中所得出的经验。网络图示法指的是在进行游戏分享的过程中,幼儿教师用图标记录的方法来整合幼儿玩游戏过程中的一些比较零散的经验,为他们提供一些真实表象的情景图式。对以往的游戏分享环节效果差、经验零散、目的性较弱等一系列问题加以解决。
4.2 园所层面
第一,幼儿园在对幼儿的一日生活作息进行安排的过程中应坚持自主规划、弹性安排这样的原则,而且幼儿园对幼儿一日生活作息的安排也要保持稳定,这样才能够真正与幼儿发展情况相匹配。为了最大限度提升幼儿自主游戏分享环节的游戏分享质量,幼儿园可以实行弹性作息制度。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相关工作当中,幼儿也要做好相应的配合。只要不影响幼儿园的各类正常活动,就可以把幼儿园一日生活里面的部分环节的自主安排权交给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师获得部分时间的自主安排权以后,他们在开展幼儿自主游戏分享环节的时候所受到的约束就会大大减少。幼儿园可以通过个别时间段固定、零星时段整合的方法推动“时间点”向“时间段”扩展。把幼儿和幼儿园教师自主安排及共同规划进行科学的融合,让一日活动的自主规划性不断提高,让活动组织时间的灵活度也得以提升,活动内容的灵动性随之提高。
第二,幼儿园要想真正在幼儿游戏分享环节中提高这一活动的开展质量,就可以对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根据刘相禹的研究,他采用观察法、访谈法等用准实验设计来对不同师幼比和分组形式影响集体教学质量的各类情形进行研究,根据刘相禹的研究,当师幼比相对较高的时候,半班分组形式的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明显高于全班集体教学。而且在幼儿的各类活动开展过程中,在场教师的观察和指导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在场教师的指导和参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才会获得积极的引导,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效果才会有相应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可以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适当提升游戏活动里面的在场教师幼儿的比例。以此为基础尝试开展半班分组形式的游戏分享环节,让幼儿和幼儿园教师的互动更加频繁,让游戏分享环节的开展效果有更好的保障。
4.3 社会层面
幼儿园教师在日常幼儿的管理活动中,他们的游戏观往往会受到社会大众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社会大众对于幼儿参与游戏比较抵触的时候,幼儿园教师往往也对各类游戏的作用不太重视。而且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他们一直固守着“业精于勤荒于嬉”的传统思想,他们更多的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将来带进入小学的时候能够有更坚实的学习基础。对于幼儿参与各类游戏活动,他们则觉得这是可有可无的。很多家长并没有深刻认识到幼儿参与游戏以及进行游戏之后的分享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整个社会对幼儿游戏的重视力度也远远不够。实际上,幼儿园开展各类游戏活动只是想通过这些基本活动来推动幼儿自身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各类兴趣,让他们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2014年的时候,江苏省开始推行“课程游戏化”项目,这一项目的大力推进让社会大众在对于幼儿参与各类游戏的重要性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总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其最终目的是把游戏精神浸润到幼儿园课程里面,通过对幼儿的吸引使其真正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并培养其主动探索、发现、学习的精神,使其能力和个性都得到全面发展。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教师要坚定以游戏促进幼儿发展的信念,把游戏之于幼儿的重要性向社会大众普及。通过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将科学的游戏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在社会上形成尊重幼儿游戏、保护幼儿游戏权利的氛围。幼儿园游戏分享环节在幼儿兴趣的培养方面和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教育方式值得推广。社会各界也要对这种教育模式加以推进,从而更快实现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惠民教育实验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