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解决小学语文写作难题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小学,语文,写作难题
  • 发布时间:2022-01-23 14:39

  语文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时候,既往主要是按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完成,不仅对小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同时没有给他们带来较好的体验,这对于小学生的素质提升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思维导图的应用,开辟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新方向,对于小学生的问题、不足能够更好的弥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日后,应进一步加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与思维导图的融合。

  现代化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一定要从小学生的角度思考,观察小学生的天赋和不足,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应考虑到小学生的体验,对他们的优势合理利用,对劣势快速的弥补。思维导图的应用,让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体系更加完善,而且对于教学的目标实现,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但是,思维导图的渗透,应一步步开展,不要给小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应加强思维的合理转变、创新。

  1 思维导图给作文教学带来的积极作用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应充分的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传统的手段应用,并不能给小学生带来较多的帮助,反而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导致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得到良好的体验,针对语文写作也产生了错误的想法,对语文写作的排斥性非常高。相对而言,思维导图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让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体系更加完善。思维导图的渗透,能够让同学们在写作的思路方面更加的清晰,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写作,掌握好基础的要点,对于文章的主旨更加清晰,从而减少了跑题的问题,让小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取得了优良的成果。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难度并不低,思维导图的融合,可以让师生在沟通、交流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很大程度上促使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学习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所以,思维导图应加强推广应用。

  2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难题

  2.1 教学内容不完善

  随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关注度提升,教学内容不完善的问题进一步凸显。日常的教学工作开展,大部分教师依然按照个人的经验实施教育,并没有与小学生积极的沟通、交流,看起来能够给同学们带来不错的体验,实际上并没有加强教学内容的优化,始终集中在书本当中,这对于学生的长期进步,必定造成很大的阻碍,而且针对写作的要点难以较好的贯彻、落实。教学内容不完善,是普遍存在的情况,纠正的难度比较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时候,对于内容的设计缺少大量的考察、调研,写作的内容出现了高度的雷同现象,即便是能够在考试当中取得不错的分数,但是对于未来的成长和能力培育,将有可能造成较多的不足。

  2.2 写作框架散乱

  对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写作框架散乱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不能在将来的教育中对此进行合理的纠正,很有可能导致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成果不足,对于小学生的写作培育造成了非常多的挑战。例如,很多小学生在文章书写的过程中,虽然自己的思想比较明确,但是写作的框架没有合理的规划,想起来什么就写什么,没有明确的文章主旨,写作和思想不够统一,整体上的文章框架表现出散乱的特点,很难读出来小学生究竟想要写什么。对于这样的情况,需要在未来的框架设定方面合理的纠正,应给小学生带来科学的指导,让他们在文章写作的锻炼方面,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来完善,不能出现操之过急的情况,否则必定在今后的成长、进步中遇到较多的问题。

  2.3 主题不明确

  近几年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引起了业界的广泛探讨,很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开展时,没有对小学生的写作主题保持高度的明确,更多的是按照传统的方法来指导。例如,当小学生的主题选择不明确的时候,教师开展大量的主题锻炼来完成,最开始是比较有效果的,可是越到后期,越是容易导致同学们的写作主题出现混乱的情况,内容和主题的匹配性并不高,而且在文章的阅读和评判方面,始终难以取得较好的成绩。主题不明确的情况下,小学生的写作过程是非常艰难的,无法对自己真正的想法表达出来,而且还会遇到其他人的不同观点,导致小学生在写作的难题方面无法快速的解决。所以,今后的写作主题指导力度应进一步的加强,促使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体系日趋完善。

  2.4 描绘手段单一

  现如今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正处于非常重要的阶段,由于描绘手段表现出单一的情况,促使小学生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出现了千篇一律的问题,这对于小学生的能力提升、素质锻炼,必定造成非常多的挑战,无法在长期的进步方面得到预期效果。例如,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时候,教师针对各类修辞手法的锻炼,没有加强多元化的指导,而是按照一种形式来锻炼,导致同学们在描绘人物、事物的过程中,也只用单一的修辞手法来完成,看起来是对该修辞手法比较擅长,但是长期写作以后,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局限性,无法对小学生的未来能力更好的开发、锻炼,造成的潜在性挑战是非常多的。

  2.5 学生表达意愿不高

  由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作用突出,因此要对他们的表达意愿更好的提升,引导小学生对各类写作知识、写作技能充分的掌握,这样才能对自身的竞争力更好的提升,针对潜在性的问题、不足进行合理的解决。学生表达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小学生处于被动表达的状态,他们的想法经常遭到教师的否定,没有按照因势利导的模式来优化,导致小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表现出机械性的写作特点,所有的文章都处于中规中矩的状态,虽然是及格以上的水平,但始终无法得到较好的成绩。学生表达意愿不高的问题,应坚持在今后的教育指导力度方面大幅度的提高,观察小学生的内心诉求,想法,督促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按照科学的手段来优化,促使未来的学业得到更好的成绩。

  3 思维导图的应用原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理念的革新,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进行结合,能够帮助小学生在写作的能力、素养方面更好的提高,对一系列的教学问题解决,按照针对性的方法来完善。思维导图的应用,不能盲目的落实,应坚持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渗透力度方面不断的加强,观察同学们的写作思想和特长、短板等,通过思维导图一步步的改变,只有让小学生看到自己的显著进步,才能在未来的学习、锻炼方面得到优良的成绩。另外,思维导图的应用时,教师需深入的思考,加强自我培训,针对不同的应用方法积极的学习,改变固有的观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促使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指导更加权威。所以,思维导图在今后的应用,需按照谨慎的态度开展。

  4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4.1 完善教学内容

  思维导图的应用,更多的是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进行良好的辅助,促使长期的教学能够按照全新的理念、方法来优化,既要给小学生带来不错的体验,又要让教师的素质合理的提升。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融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模式中资源类型丰富的优势,在不断完善教学内容的同时,让小学生的写作视野更好的开阔,对写作的问题从根源解决。例如,《我的植物朋友》在教学的时候,“植物朋友”是一种拟人的方法,也就是指导同学们将植物当成自己的朋友,并且去描述和书写,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此时,针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先明确“植物朋友”的类型,花草树木都是植物,同学们要选择自己了解的、种植过的植物,这样才能在思想感情的真实性方面更好的提高。接下来,要引导同学们对“植物朋友”的重点进行明确,是书写陪伴自己的时光,还是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还是通过“植物朋友”得到了深刻的记忆等,只有明确具体的写作点,才能让同学们的书写更加流畅。通过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内容合理的完善,让小学生的写作压力降低,对思维导图的理念渗透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4.2 优化写作框架

  近几年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需加强框架方面的指导,很多小学生虽然在创意方面比较突出,但是对于框架的融合,完全按照粗放的手段来落实,不仅没有对创意的文章更好的书写,还导致文章的写作素质并不高,难以取得优良的成绩,对于小学生的未来成长、进步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模式鲜明、直接的逻辑性,让学生以最直接的方式来完成如何进行写作框架的设计和优化,为他们的写作质量提升带来帮助。例如,《看图画,写一写》的教学,应让同学们对图画的内容进行分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觉、不同的想法,所以在看图画的时候,尽量结合自己的生活完成,促使图画的分析具有实质性的内容。接下来,按照思维导图的方法,对于自己要写的字数、写作的方向、表达的观点进行明确,同时要限制修辞手法,过多的修辞容易导致图画的写作没有重点,而且在阅读的时候非常的散乱。除此之外,看图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深意的塑造,可以适当的借用名人语句来丰富文章,提升自身的文章内涵。思维导图对于写作框架的优化,能够给同学们带来更好的感悟,整体上对于写作框架的分析是比较透彻的,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传统写作造成的不足。另外,写作框架的优化,还要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评判,观察写作框架缺少了哪些部分,多余了哪些部分,这样能够让大家在写作的时候,每一次都对自己的框架仔细的核对,从而对写作的效率、写作的质量提升。由此可见,思维导图的融合应用,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框架指导是非常不错的,能够对未来的教学质量更好的提升。

  4.3 明确写作主题

  很多小学生的文章写作难以取得较好的成绩,在于自身的文章存在很多的主题,没有朝着明确的方向来书写,在阅读和评判的时候,给人一种云山雾罩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思维导图模式的渗透式应用,可以进一步实现对作文主体的深化和强调,并让学生始终围绕主题进行写作,这对于学生把握主题的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进步都起到了关键辅助作用。例如,《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的教学,在主题的塑造方面,应该是通过实验得到了怎样的感受,或者是通过试验取得了怎样的进步等。明确主题的时候,要通过思维导图分析这个题目。首先,这个题目是用第一人称来书写,因此不能书写其他人的经历,必须是自己经历过的,这样才更加的真实、直观。其次,小实验是重点,小学生不可能做出复杂的试验,小实验要与生活密切的关联,最好是能够得到科学的感悟、生活的帮助、成长的体验,这些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共鸣,书写难度也不高。第三,主题的书写过程中,关于试验的部分要尽量控制字数,关于感悟的部分可以适当的增加字数。

  4.4 丰富描绘方法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时候,必须指导学生拥有丰富的描绘方法,但学生掌握的写作方法较少,再加上他们的思维能力较弱,使得他们很难做好各种描绘方法的应用和融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依靠思维导图具体、形象的表现方式,借助例文片段的分析及仿写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去理解和学习如何进行描写方法的融合应用,这对于他们的写作进步带来了支持。比如,学生在描绘“我的朋友”过程中,体现朋友善良的内容是:“我们两个在路边溜达,发现一只被绳子拴住的小鸟,朋友看到后将小鸟放飞。”这种描绘案例选择良好,但在书写上较为平凡,点缀性的语句不多,无法凸显学生的文化素养,比如,教师将溜达改成赏析美景,对小鸟的描绘改成一只被绳子拴住瑟瑟发抖的小鸟,这种描绘方式能体现小鸟的状态,使情景变得更加丰富。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能理清学习思路,重新对内容进行描绘:“初秋的清晨,天气微凉,我与小明在路边赏析美景,树木下一只被绳子拴住,身体瑟瑟发抖的小鸟进入我们眼帘,小明上前帮助小鸟解脱绳索,助其翱翔天际。”由此可见,描绘方法的丰富,能够让小学生对语文写作的把握能力更好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小学生的局限性,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取得更加卓越的成绩。

  4.5 提升表达意愿

  在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都存在会写但不想写的情况,这说明学生的表达意愿不强。为了改变学生这种学习态度,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模式的应用,来完成对学生思维的梳理,并在互动过程中来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完成对他们的表达意愿提升。例如,《奇妙的想象》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导同学们先去想象,再谈“奇妙”。思维导图的应用,还包括逆向思维的培养。如果先从“奇妙”的角度来研究、表达,小学生对此并不能充分的定义,只能是依靠教师来定义,因此很有可能遭遇到教师的否定,导致他们的表达意愿不够清晰。但是,逆向思维的作用下,先从“想象”的角度表达,然后赋予“奇妙”的分析,反而可以让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好的提升,先让小学生对自己的想象内容书写出来,然后根据教师的观点和小学生的意愿,一步步的修改和调整,本质上和小学生的想法并不冲突,而且不会对他们造成太大的压力,还实现了他们想要表达的内容。思维导图对于小学生的表达意愿激发,需要切实的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教师虽然拥有丰富的经验、能力,但是未必能够得到小学生的认同。所以,思维导图的正向思维、逆向思维要融合应用,促使长期教学的水平更好的提高。

  5 总结

  现如今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按照科学的思路、方法完成,并且给小学生带来的体验是非常不错的,整体上的教学具有较高的创新性。但是,思维导图的渗透,还是要保持循序渐进,小学生对于写作而言,还是存在不小的压力,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既要对他们的压力降低,也要对他们的兴趣合理的培养,引导放大他们的优势,在写作的短板和劣势方面科学的弥补,促使小学生的写作素养更好的提升,赢得好成绩的同时,可以得到更多的认可。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民主实验学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